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蕊专利>正文

一种血管外科用血管瘤患者术后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0386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术后护理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血管外科用血管瘤患者术后护理装置,其可以方便对术后患处进行冰敷,并且可以减少抓挠触碰患处的情况,减少对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包括垫板、连接板、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两组调节螺纹杆、两组移动螺纹管、两组定位螺纹杆、两组定位螺纹管、两组挤压板、多组直角固定架和多组固定螺钉,上固定板上设置有两组通孔,两组调节螺纹杆与两组通孔之间分别设置有两组机械密封件,两组调节螺纹杆右端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旋转块,两组挤压板底部分别设置有两组固定槽,两组固定槽中分别设置有两组滚珠轴承,还包括两组左定位环、两组右定位环、两组固定带、两组魔术贴子贴和两组魔术贴母贴。

A postoperative nursing device for hemangioma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管外科用血管瘤患者术后护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术后护理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血管外科用血管瘤患者术后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血管瘤(hemangioma)是由胚胎期间成血管细胞增生而形成的常见于皮肤和软组织内的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活跃的内皮样胚芽向邻近组织侵入,形成内皮样条索,经管化后与遗留下的血管相连而形成血管瘤,瘤内血管自成系统,不与周围血管相连。血管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次是躯干(25%)和四肢(15%)。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黏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女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1:3~1∶4。在血管瘤发生的早期及时进行1~3次激光治疗可以有效阻止血管瘤的迅速增生,目前比较好的治疗方式采用双波长激光设备进行治疗,促使血管瘤及早过度到消退期。在经过双波长激光设备进行治疗后,局部皮肤的颜色一般会变成紫红色,或者深红色,必须充分的冷却,一般建议术后冰敷的时间为30分钟。但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些血管瘤患者虽然在术后也按照3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进行冰敷了,但是还是产生了术后并发症,经过双波长激光设备进行治疗后的局部皮肤出现了水疱,此时,医护人员会用一次性注射器的针头刺破疱皮,轻轻挤出疱液,然后涂抹一些药液,但是在此后,一定要注意到不能触碰到水疱位置的皮肤,否则容易造成皮肤感染,形成瘢痕。但是在术后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冰敷时,由于不可抗因素,患者总会发生一定的移动,造成冰敷效果较差,并且由于患者多为儿童,则容易出现抓挠触碰患处的情况,造成术后恢复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对术后患处进行冰敷,并且可以减少抓挠触碰患处的情况,减少对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的血管外科用血管瘤患者术后护理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血管外科用血管瘤患者术后护理装置,包括垫板、连接板、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两组调节螺纹杆、两组移动螺纹管、两组定位螺纹杆、两组定位螺纹管、两组挤压板、多组直角固定架和多组固定螺钉,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分别安装在连接板顶端和底端,并在上固定板上设置有两组通孔,所述两组调节螺纹杆左端分别穿过两组通孔,并在两组调节螺纹杆与两组通孔之间分别设置有两组机械密封件,所述两组移动螺纹管分别螺装至两组调节螺纹杆上,并且两组移动螺纹管左端均与垫板右端连接,所述两组调节螺纹杆右端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旋转块,所述下固定板上设置有两组固定孔,所述两组定位螺纹管分别固定安装在两组固定孔内壁上,所述两组定位螺纹杆顶端分别螺装通过两组定位螺纹管,所述两组挤压板底部分别设置有两组固定槽,所述两组固定槽中分别设置有两组滚珠轴承,所述两组定位螺纹杆顶端分别插入并固定至两组滚珠轴承中,并在两组定位螺纹杆底端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二旋转块,所述多组直角固定架分别与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连接板接触,所述多组固定螺钉分别螺装通过多组直角固定架,并且多组固定螺钉分别螺装至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连接板中,还包括两组左定位环、两组右定位环、两组固定带、两组魔术贴子贴和两组魔术贴母贴,所述两组左定位环和两组右定位环分别安装在垫板顶部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所述两组固定带一端分别与两组右固定环连接,并且两组固定带分别穿过两组左定位环,所述两组魔术贴子贴和两组魔术贴母贴均安装在两组固定带上。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血管外科用血管瘤患者术后护理装置,还包括第一缓冲垫和两组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一缓冲垫安装在垫板顶部,所述两组第二缓冲垫分别安装在两组固定带上。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血管外科用血管瘤患者术后护理装置,还包括两组防滑垫,所述两组防滑垫分别安装在两组挤压板顶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血管外科用血管瘤患者术后护理装置,还包括两组旋转齿轮和传动链条,所述两组旋转齿轮上分别设置有两组定位孔,并且两组旋转齿轮分别套装固定至两组调节螺纹杆上,所述两组旋转齿轮通过传动链条传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血管外科用血管瘤患者术后护理装置,还包括两组挡板和保护板,所述两组挡板左端均安装在上固定板右侧壁上,并且两组挡板右端均与保护板连接,所述保护板上设置有两组穿孔,所述两组调节螺纹杆分别穿过两组穿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血管外科用血管瘤患者术后护理装置,所述两组穿孔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两组橡胶垫,所述两组橡胶垫分别与两组调节螺纹杆接触。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血管外科用血管瘤患者术后护理装置,还包括多组直角限位架,所述多组直角限位架分别安装在连接板左侧壁顶端和底端,并且多组直角限位架分别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接触。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血管外科用血管瘤患者术后护理装置,还包括两组限位绳,所述两组限位绳两端分别设置有两组左连接环和两组右连接环,所述两组左连接环和两组右连接环分别安装在垫板右端和上固定板左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转动两组第二旋转块使两组挤压板下降至最低点,并将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根据所需要固定的位置夹装于病床的指定地点,并反向转动两组第二旋转块,使两组定位螺纹杆沿两组定位螺纹管上升并将两组挤压板上抬使其与病床底部接触,并加紧病床,从而可以固定垫板的位置,并且根据使用要求转动两组第一旋转块,使两组调节螺纹杆同时转动,从而使两组移动螺纹管根据两组调节螺纹杆的转动方向沿两组调节螺纹杆向左或向右移动,以调整垫板的位置,当调整完成后,将患者的患肢放置于垫板上,并将两组固定带拉紧后,将两组魔术贴子贴分别粘贴在两组魔术贴母贴上,从而可以方便对患肢进行固定,减少患肢的随意乱动,进而可以方便对术后患处进行冰敷,并且可以同时使用多件本装置进行辅助固定患者的手臂,降低患者手臂的可操控性,从而可以减少抓挠触碰患处的情况,减少对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上固定板、调节螺纹杆和机械密封件的连接示意右视图;图5是限位绳、左连接环和右连接板的连接示意图;图6是保护板、调节螺纹杆和橡胶垫的连接示意右视图;附图中标记:1、垫板;2、连接板;3、上固定板;4、下固定板;5、调节螺纹杆;6、移动螺纹管;7、定位螺纹杆;8、定位螺纹管;9、挤压板;10、直角固定架;11、固定螺钉;12、机械密封件;13、第一旋转块;14、滚珠轴承;15、第二旋转块;16、左定位环;17、右定位环;18、固定带;19、魔术贴子贴;20、魔术贴母贴;21、第一缓冲垫;22、第二缓冲垫;23、防滑垫;24、旋转齿轮;25、传动链条;26、挡板;27、保护板;28、橡胶垫;29、直角限位架;30、限位绳;31、左连接环;32、右连接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血管外科用血管瘤患者术后护理装置,包括垫板1、连接板2、上固定板3、下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管外科用血管瘤患者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垫板(1)、连接板(2)、上固定板(3)、下固定板(4)、两组调节螺纹杆(5)、两组移动螺纹管(6)、两组定位螺纹杆(7)、两组定位螺纹管(8)、两组挤压板(9)、多组直角固定架(10)和多组固定螺钉(11),所述上固定板(3)和下固定板(4)分别安装在连接板(2)顶端和底端,并在上固定板(3)上设置有两组通孔,所述两组调节螺纹杆(5)左端分别穿过两组通孔,并在两组调节螺纹杆(5)与两组通孔之间分别设置有两组机械密封件(12),所述两组移动螺纹管(6)分别螺装至两组调节螺纹杆(5)上,并且两组移动螺纹管(6)左端均与垫板(1)右端连接,所述两组调节螺纹杆(5)右端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旋转块(13),所述下固定板(4)上设置有两组固定孔,所述两组定位螺纹管(8)分别固定安装在两组固定孔内壁上,所述两组定位螺纹杆(7)顶端分别螺装通过两组定位螺纹管(8),所述两组挤压板(9)底部分别设置有两组固定槽,所述两组固定槽中分别设置有两组滚珠轴承(14),所述两组定位螺纹杆(7)顶端分别插入并固定至两组滚珠轴承(14)中,并在两组定位螺纹杆(7)底端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二旋转块(15),所述多组直角固定架(10)分别与上固定板(3)、下固定板(4)和连接板(2)接触,所述多组固定螺钉(11)分别螺装通过多组直角固定架(10),并且多组固定螺钉(11)分别螺装至上固定板(3)、下固定板(4)和连接板(2)中,还包括两组左定位环、两组右定位环、两组固定带(18)、两组魔术贴子贴(19)和两组魔术贴母贴(20),所述两组左定位环和两组右定位环分别安装在垫板(1)顶部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所述两组固定带(18)一端分别与两组右固定环(17)连接,并且两组固定带(18)分别穿过两组左定位环,所述两组魔术贴子贴(19)和两组魔术贴母贴(20)均安装在两组固定带(18)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管外科用血管瘤患者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垫板(1)、连接板(2)、上固定板(3)、下固定板(4)、两组调节螺纹杆(5)、两组移动螺纹管(6)、两组定位螺纹杆(7)、两组定位螺纹管(8)、两组挤压板(9)、多组直角固定架(10)和多组固定螺钉(11),所述上固定板(3)和下固定板(4)分别安装在连接板(2)顶端和底端,并在上固定板(3)上设置有两组通孔,所述两组调节螺纹杆(5)左端分别穿过两组通孔,并在两组调节螺纹杆(5)与两组通孔之间分别设置有两组机械密封件(12),所述两组移动螺纹管(6)分别螺装至两组调节螺纹杆(5)上,并且两组移动螺纹管(6)左端均与垫板(1)右端连接,所述两组调节螺纹杆(5)右端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旋转块(13),所述下固定板(4)上设置有两组固定孔,所述两组定位螺纹管(8)分别固定安装在两组固定孔内壁上,所述两组定位螺纹杆(7)顶端分别螺装通过两组定位螺纹管(8),所述两组挤压板(9)底部分别设置有两组固定槽,所述两组固定槽中分别设置有两组滚珠轴承(14),所述两组定位螺纹杆(7)顶端分别插入并固定至两组滚珠轴承(14)中,并在两组定位螺纹杆(7)底端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二旋转块(15),所述多组直角固定架(10)分别与上固定板(3)、下固定板(4)和连接板(2)接触,所述多组固定螺钉(11)分别螺装通过多组直角固定架(10),并且多组固定螺钉(11)分别螺装至上固定板(3)、下固定板(4)和连接板(2)中,还包括两组左定位环、两组右定位环、两组固定带(18)、两组魔术贴子贴(19)和两组魔术贴母贴(20),所述两组左定位环和两组右定位环分别安装在垫板(1)顶部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所述两组固定带(18)一端分别与两组右固定环(17)连接,并且两组固定带(18)分别穿过两组左定位环,所述两组魔术贴子贴(19)和两组魔术贴母贴(20)均安装在两组固定带(18)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外科用血管瘤患者术后护理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蕊
申请(专利权)人:刘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