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37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实验室用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过滤漏斗,包括滤纸托圈、支架结构和多个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滤纸托圈的下表面,沿所述滤纸托圈的周向设置,每个所述支撑结构均包括:支撑条和卡条,所述支撑条的第一端与所述滤纸托圈连接,所述支撑条的第二端与其对应的所述卡条连接;所述支架结构设置在所述滤纸托圈的上表面,套接在所述滤纸托圈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滤纸托圈的下表面设置多个支撑结构,并在滤纸托圈上设置支架结构,使在使用该过滤漏斗时,能够简化整个过滤过程,同时该过滤漏斗可进行多个滤液同时提取,结构简单便于清洗和晾干,极大地节省了人力和水资源,有效提升了实验效率,适合在广大实验室推广使用。

A filter f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漏斗
本技术涉及化学实验室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过滤漏斗。
技术介绍
在化学、生物的实验中,时常需要进行过滤操作,以提取滤液。过滤分别为常压过滤、减压过滤(抽吸过滤)和热过滤等三种方法。其中,常压过滤是最为简便和常用的方法,但在这些过滤实验中所使用的过滤装置大部分都是普通的过滤漏斗,操作比较麻烦,且专业操作性较强;同时普通的玻璃漏斗易碎且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多个滤液同时提取,以及玻璃漏斗的清洗工作繁重和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玻璃棒的扶持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鉴于上述技术缺陷和应用需求,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应当是:现有过滤漏斗操作繁琐、实验效率低等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过滤漏斗,包括:滤纸托圈、支架结构和多个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滤纸托圈的下表面,沿所述滤纸托圈的周向设置,每个所述支撑结构均包括:支撑条和卡条,所述支撑条的第一端与所述滤纸托圈连接,所述支撑条的第二端与其对应的所述卡条连接;所述支架结构设置在所述滤纸托圈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n滤纸托圈、支架结构和多个支撑结构;/n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滤纸托圈的下表面,沿所述滤纸托圈的周向设置;每个所述支撑结构均包括:支撑条和卡条,所述支撑条的第一端与所述滤纸托圈连接,所述支撑条的第二端与其对应的所述卡条连接;/n所述支架结构设置在所述滤纸托圈的上表面,套接在所述滤纸托圈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
滤纸托圈、支架结构和多个支撑结构;
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滤纸托圈的下表面,沿所述滤纸托圈的周向设置;每个所述支撑结构均包括:支撑条和卡条,所述支撑条的第一端与所述滤纸托圈连接,所述支撑条的第二端与其对应的所述卡条连接;
所述支架结构设置在所述滤纸托圈的上表面,套接在所述滤纸托圈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结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套管、第二支架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套管可活动的连接在所述滤纸托圈上,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套管可活动的连接在所述滤纸托圈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漏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棒;所述第一支架通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支架通的第二端相互铰接并形成凹槽,所述导流棒卡接在所述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漏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试管;所述试管卡接在多个所述卡条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严根土石建斌许庆华周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