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刚专利>正文

一种炉灶新型渣水过滤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094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炉灶新型渣水过滤漏斗,包括壳体和滤框,所述的壳体顶部一侧开口,开口侧为过滤室,封闭侧为缓冲室,所述的滤框活动设置在所述的过滤室内,且滤框与缓冲室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的缓冲室包括二块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上挡板,以及一块下端封闭、上端开口的下挡板,所述的下挡板位于二块上挡板之间,所述的缓冲室底部远离过滤室处设置有导通缓冲室内外的导筒,所述的导筒和下挡板的顶部不低于上挡板的底部,所述的滤框上部开口,四侧和底部设置有若干滤孔,上部设置有第一提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以做到小尺寸安装于每个炉灶处,从源头上杜绝饭渣、菜渣和废油进入下水道。

A new slag water filter funnel for st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炉灶新型渣水过滤漏斗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炉灶用的过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渣水过滤漏斗。
技术介绍
厨房炉灶产生的废水中通常包括大量的废油和菜渣或饭渣,如果直接导入下水道容易造成下水道堵塞。一般大型厨房可以通过安装过滤设备来解决这一问题,但相关的过滤设备通常较大,成本较高,并且安装于整个厨房的末端,即各个进水点(每个炉灶)的汇集处,具体进水点与汇集处也只能通过管道连接,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尺寸较小、使用方便的炉灶新型渣水过滤漏斗。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炉灶新型渣水过滤漏斗,包括壳体和滤框,所述的壳体顶部一侧开口,开口侧为过滤室,封闭侧为缓冲室,所述的滤框活动设置在所述的过滤室内,且滤框与缓冲室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的缓冲室包括二块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上挡板,以及一块下端封闭、上端开口的下挡板,所述的下挡板位于二块上挡板之间,所述的缓冲室底部远离过滤室处设置有导通缓冲室内外的导筒,上挡板、下挡板的高度均不小于壳体高度的一半,所述的导筒和下挡板的顶部不低于上挡板的底部,所述的滤框上部开口,四侧和底部设置有若干滤孔,上部设置有第一提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缓冲室顶部设置有第二提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提手为设置在滤框内侧相对两侧顶部的横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滤框底部和侧面的外部设置有若干隔块或隔条,或者过滤室的内侧和底部设置有若干隔块或隔条,避免滤框和过滤室内壁直接接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以做到小尺寸安装于每个炉灶处,从源头上杜绝饭渣和菜渣进入下水道。在饭渣或菜渣积累到一定量时或定时通过第一提手直接将滤框取出清理即可。一般而言,废油因密度小于水,通常能漂浮在废水表面,但如果水流过快,废油会随水流流走,因此本专利技术设置缓冲室对水流进行限速,避免废水中的废油流入下水道,使其随废渣留在滤框内。若干隔块或隔条将滤框与过滤室内壁隔开,避免过滤室内壁挡住滤框上的滤孔,保证废水能流出。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爆炸图。图3是壳体的主视剖视图,图中箭头表示废水的流向。图4是壳体的部分剖视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炉灶新型渣水过滤漏斗,包括壳体1和滤框2,所述的壳体1顶部一侧开口,开口侧为过滤室3,封闭侧为缓冲室4,所述的滤框2活动设置在所述的过滤室3内,所述的缓冲室4包括二块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上挡板5,以及一块下端封闭、上端开口的下挡板6,所述的下挡板6位于二块上挡板5之间,所述的缓冲室4底部远离过滤室3处设置有导通缓冲室内外的导筒7,上挡板5、下挡板6的高度均不低于壳体1高度的一半,所述的导筒7和下挡板6的顶部不低于上挡板5的底部,所述的滤框2上部开口,四侧和底部设置有若干滤孔8,上部设置有第一提手9。所述的缓冲室4顶部设置有第二提手10,用于漏斗的整体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提手9为设置在滤框2内侧相对两侧顶部的横杆。滤框与缓冲室内壁之间应当具有间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滤框2底部和侧面的外部设置有若干隔块11,避免滤框和过滤室内壁直接接触。显然,也可以在过滤室的内侧和底部设置隔块,或者滤框和过滤室之一设置隔条,或者采用其他形式的间隔装置,只要能将滤框和过滤室内壁隔开,避免过滤室内壁完全遮盖住滤孔即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以做到小尺寸(如壳体长、宽、高为300*60*80mm,则上挡板、下挡板和导筒高度为40mm以上,最好为50-60mm)安装于每个炉灶的炉帮内,从源头上杜绝饭渣和菜渣进入下水道。使用时,将废水直接倒入滤框,废水中的废渣和废油留在滤框内,水通过上、下挡板的折流减速,并从导筒内流出。在使用间隙,只需将滤框提出清洗,基本不会有油流入并附着在缓冲室内壁。实验发现即便使用较长时间后缓冲室积聚了部分油脂,用热水进行简单冲洗即可清理干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炉灶新型渣水过滤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滤框,所述的壳体顶部一侧开口,开口侧为过滤室,封闭侧为缓冲室,所述的滤框活动设置在所述的过滤室内,且滤框与缓冲室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的缓冲室包括二块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上挡板,以及一块下端封闭、上端开口的下挡板,所述的下挡板位于二块上挡板之间,所述的缓冲室底部远离过滤室处设置有导通缓冲室内外的导筒,上挡板、下挡板的高度均不小于壳体高度的一半,所述的导筒和下挡板的顶部不低于上挡板的底部,所述的滤框上部开口,四侧和底部设置有若干滤孔,上部设置有第一提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灶新型渣水过滤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滤框,所述的壳体顶部一侧开口,开口侧为过滤室,封闭侧为缓冲室,所述的滤框活动设置在所述的过滤室内,且滤框与缓冲室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的缓冲室包括二块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上挡板,以及一块下端封闭、上端开口的下挡板,所述的下挡板位于二块上挡板之间,所述的缓冲室底部远离过滤室处设置有导通缓冲室内外的导筒,上挡板、下挡板的高度均不小于壳体高度的一半,所述的导筒和下挡板的顶部不低于上挡板的底部,所述的滤框上部开口,四侧和底部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王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