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服液药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28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服液药瓶,涉及药瓶技术领域,包括有瓶体和瓶盖,瓶体包括有瓶身和瓶口,瓶盖包括有弹性卡接于瓶口处的内塞体,内塞体与瓶口整体包覆有铝箔盖,且铝箔盖的轴心位置处设置为薄壁状的穿设位置;铝箔盖外弹性卡接包覆有外塞体,且外塞体的底端水平延伸至瓶口的外边沿底部,并与瓶口的外边沿底部弹性卡接固定。外塞体弹性卡接固定于瓶口外,即外塞体整体包覆固定于瓶口和铝箔盖外,从而达到保护和遮蔽铝箔盖的穿设位置的目的。外塞体与瓶口的弹性卡接固定结构稳定,不易受外力作用而产生分离或者脱落现象,进而达到提高外塞体保护、遮蔽稳定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服液药瓶
本技术涉及药瓶
,尤其是涉及一种口服液药瓶。
技术介绍
药瓶,是医药领域中用于承装液体药品、粉末状药品或者颗粒状药品的容器。药品的种类、存储条件等各不相同,则药瓶的结构也不尽相同。口服液,是以中药汤剂为基础,提取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并加入矫味剂、抑菌剂等附加剂,并按注射剂安瓿灌封处理工艺制成的一种无菌或者半无菌的口服液体制剂,因此亦称为口服安瓿剂。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709350Y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口服液瓶盖,包括有盖体,盖体的轴心位置处开设有穿孔,且盖体的上表面处横贯开设有穿设穿孔的凹槽。盖体的边沿处通过韧带翻转连接有与凹槽嵌设配合的翻盖,且翻盖的内表面中心位置处形成有与穿孔配合使用的凸缘;当翻盖翻转并与凹槽嵌合配合时,凸缘刚好封堵穿孔。穿孔为饮用插口,翻盖保护、遮蔽穿孔,饮用插口不裸露在外,不易受污染。在实际生产或者运输过程中,翻盖与盖体相连接处的韧带较薄,受到外力作用容易产生开裂或者断裂现象,进而导致翻盖密封不严甚至是脱落的问题,现有技术存在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服液药瓶,外塞体包覆铝箔盖和瓶口,且外塞体与铝箔盖、瓶口弹性卡接的稳定性好,进而达到稳定遮蔽铝箔盖的穿设位置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服液药瓶,包括有瓶体和瓶盖,所述瓶体包括有瓶身和瓶口,所述瓶盖包括有弹性卡接于瓶口处的内塞体,所述内塞体与瓶口整体包覆有铝箔盖,且所述铝箔盖的轴心位置处设置为薄壁状的穿设位置;所述铝箔盖外弹性卡接包覆有外塞体,且所述外塞体的底端水平延伸至瓶口的外边沿底部,并与所述瓶口的外边沿底部弹性卡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铝箔盖的穿设位置设置为薄壁状结构,即将药瓶的饮用插口设置为薄壁状结构,以便于使用者插孔饮用瓶体内的液体药品。外塞体弹性卡接固定于瓶口外,即外塞体整体包覆固定于瓶口和铝箔盖外,从而达到保护和遮蔽铝箔盖的穿设位置的目的。外塞体与瓶口的弹性卡接固定结构稳定,不易受外力作用而产生分离或者脱落现象,进而达到提高外塞体保护、遮蔽稳定性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塞体的周侧圆柱面上一体成型有环形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通过手指夹持环形凸起向外拉拽外塞体,从而达到提高使用者分离外塞体的便利性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塞体的底端边沿处对称开设形成有两豁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通过手指伸入两豁口处的方式向外拉拽外塞体,从而达到提高使用者分离外塞体的便利性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塞体的顶面中心位置处一体成型有环形拉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通过手指穿设环形拉环的方式向外拉拽外塞体,从而达到提高使用者分离外塞体的便利性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铝箔盖的顶面同轴形成有环状外凸起,所述外塞体的内底面上同轴形成有环状外凹槽,且所述环状外凸起与环状外凹槽嵌设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铝箔盖顶面处的环状外凸起与外塞体内底面处的环状外凹槽相配合,既起到定位安装外塞体的作用,又起到提高外塞体与瓶口弹性卡接稳定性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铝箔盖的底面同轴形成有环状内凸起,所述内塞体的外顶面上同轴形成有环状内凹槽,且所述环状内凸起与环状外凹槽嵌设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铝箔盖底面处的环状内凸起与内塞体顶面处的环状内凹槽相配合,既起到定位安装铝箔盖的作用,又起到提高铝箔盖包覆内塞体稳定性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铝箔盖在穿设位置处朝向瓶体的内部方向弯曲形成有中心凹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铝箔盖上开设中心凹陷,以便于使用者穿设中心凹陷,饮用瓶体内的液体药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塞体上相对于铝箔盖的穿设位置处设置为薄壁状结构,且所述内塞体在薄壁状结构的中心位置处朝向瓶体的内部方向弯曲形成有穿设凹陷,所述穿设凹陷与中心凹陷对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塞体上开设穿设凹陷,且穿设凹陷与中心凹陷相对应设置,以达到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穿孔饮用瓶体内的液体药品的目的。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外塞体弹性卡接固定于瓶口外,即外塞体整体包覆固定于瓶口和铝箔盖外,从而达到保护和遮蔽铝箔盖的穿设位置的目的。外塞体与瓶口的弹性卡接固定结构稳定,不易受外力作用而产生分离或者脱落现象,进而达到提高外塞体保护、遮蔽稳定性的目的;其二:使用者可根据实际生产条件和生产成本选择在外塞体上成型环形凸起,或者是选择在外塞体上成型环形拉环,又或者是选择在外塞体上开设豁口。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口服液药瓶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口服液药瓶的爆炸示意图;图4是主要用于展示豁口和环状外凹槽的外塞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主要用于展示环形拉环的外塞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瓶体;11、瓶身;12、瓶口;2、瓶盖;21、内塞体;211、环状内凹槽;212、穿设凹陷;22、外塞体;221、环状外凹槽;23、铝箔盖;231、环状外凸起;232、环状内凸起;233、中心凹陷;3、穿设位置;4、贯穿孔;5、环形卡接部;6、豁口;7、环形凸起;8、环形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图1和图3所示,一种口服液药瓶,包括有瓶体1,瓶体1包括有瓶身11以及成型于瓶身11顶端的瓶口12,且瓶口12处设置有瓶盖2。瓶盖2包括有内塞体21和外塞体22,且内塞体21与外塞体22之间夹设有铝箔盖23;铝箔盖23的轴心中间位置处设置为穿设位置3,穿设位置3即指使用者用于穿孔饮用瓶体1内药品的位置。内塞体21弹性卡接固定于瓶口12处,铝箔盖23包覆于内塞体21和瓶口12外,且外塞体22弹性卡接固定于铝箔盖23和瓶口12外;内塞体21与铝箔盖23相配合实现对瓶口12的封闭,而外塞体22起到保护和遮蔽铝箔盖23的穿设位置3的作用。内塞体21弹性卡接固定于瓶口12处,且内塞体21的底端中心位置处竖直开设有贯穿孔4,使用者需要通过吸管穿透铝箔盖23和内塞体21,并沿贯穿孔4伸入至瓶身11内,才可吸食瓶身11内的口服液。铝箔盖23一般是通过封口机或者上盖机包覆固定于内塞体21和瓶口12外的。为了达到提高外塞体22与瓶口12弹性卡接固定稳定性的目的,外塞体22的底端周侧边沿朝向瓶口12的底端水平延伸形成有环形卡接部5,且环形卡接部5与瓶口12的底端弹性卡接固定;当使用者需要饮用液体药品时,需要较大的力量以及合适的角度才可分离外塞体22和瓶口12。结合图2和图3所示,铝箔盖23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同轴成型有环状外凸起231和环状内凸起232,且外塞体22的内底面上同轴成型有环状外凹槽221(参照图4所示),内塞体21的外顶面上同轴成型有环状内凹槽211。当外塞体22、铝箔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服液药瓶,包括有瓶体(1)和瓶盖(2),所述瓶体(1)包括有瓶身(11)和瓶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2)包括有弹性卡接于瓶口(12)处的内塞体(21),所述内塞体(21)与瓶口(12)整体包覆有铝箔盖(23),且所述铝箔盖(23)的轴心位置处设置为薄壁状的穿设位置(3);所述铝箔盖(23)外弹性卡接包覆有外塞体(22),且所述外塞体(22)的底端水平延伸至瓶口(12)的外边沿底部,并与所述瓶口(12)的外边沿底部弹性卡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服液药瓶,包括有瓶体(1)和瓶盖(2),所述瓶体(1)包括有瓶身(11)和瓶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2)包括有弹性卡接于瓶口(12)处的内塞体(21),所述内塞体(21)与瓶口(12)整体包覆有铝箔盖(23),且所述铝箔盖(23)的轴心位置处设置为薄壁状的穿设位置(3);所述铝箔盖(23)外弹性卡接包覆有外塞体(22),且所述外塞体(22)的底端水平延伸至瓶口(12)的外边沿底部,并与所述瓶口(12)的外边沿底部弹性卡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服液药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塞体(22)的周侧圆柱面上一体成型有环形凸起(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服液药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塞体(22)的底端边沿处对称开设形成有两豁口(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服液药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塞体(22)的顶面中心位置处一体成型有环形拉环(8)。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口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燕枫王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久正医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