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319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输液瓶,包括瓶体及瓶盖,所述瓶盖包括与所述瓶体固定连接且具有内腔的内盖,以及扣合在所述内盖上且具有内腔的外盖;所述内盖的内腔壁上设有用于密封所述瓶体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的顶面设有用于将所述密封部从所述内盖拉出的拉起部,所述密封部的底面设有开口;所述外盖内腔固定有胶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避免药液在灭菌、运输等过程中的渗漏;容易开启,不需借助其他工具。

An infusion bo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瓶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输液瓶。
技术介绍
输液瓶是用于分装大输液常见的药品包装容器。传统的输液瓶材质有玻璃、聚氯乙烯(PVC),其中玻璃输液瓶体积大且较重、易碎,运输成本和使用过程均有不便;PVC中的增塑剂可溶于药液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稳定性较差。而聚丙烯则质轻、不易破碎,韧性、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药物相容性好,不含增塑剂,能够替代传统输液瓶材质,可用于生产聚丙烯输液瓶。现有旋盖聚丙烯输液瓶的瓶盖主要由外盖、胶塞、内盖组成,其密封是通过内盖与瓶口外壁之间的螺纹扣紧密配合来实现的。而内盖与瓶口外壁螺纹扣在加工时存在一定偏差,使内盖与瓶口外壁螺纹扣之间存在缝隙,密封不严,会使瓶内药液在灌装后的高温高压灭菌过程中以及运输时容易渗漏。有的聚丙烯输液瓶在瓶口处封有密封膜,在需要倾倒输液瓶内容物(如回收、检测等)的情况下,需要人为使用工具去除瓶口的密封膜,操作不便,增加了工作量,使用的工具还会污染输液瓶中的液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瓶,旨在解决目前输液瓶中的药液在灌装后的高温高压灭菌过程中以及运输时容易渗漏及去除密封膜操作复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液瓶,包括瓶体及瓶盖,所述瓶盖包括与所述瓶体固定连接且具有内腔的内盖,以及扣合在所述内盖上且具有内腔的外盖;所述内盖的内腔壁上设有用于密封所述瓶体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的顶面设有用于将所述密封部从所述内盖拉出的拉起部,所述密封部的底面设有开口;所述外盖内腔固定有胶塞。进一步地,所述拉起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密封部顶面且与其一体成型的凸块,以及与所述凸块连接的拉环。进一步地,所述拉起部、所述内盖及所述密封部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密封部设于所述内盖内腔的中部。进一步地,所述开口为设置于所述密封部底面上且纵截面为V型的环形凹槽。进一步地,所述胶塞的一端与所述外盖的顶壁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拉起部且位于所述密封部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胶塞的顶面设有向下凹陷的胶塞凹槽,所述密封部的顶面设有位于所述胶塞凹槽正下方且向下凹陷的密封凹槽。进一步地,所述胶塞的顶面与所述外盖的顶壁外侧面齐平,且所述外盖的顶壁外侧面热封有用于封塑所述胶塞的密封膜。进一步地,所述内盖与所述瓶体焊接;所述外盖与所述内盖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外盖的下缘设有脱落部以及与所述脱落部连接的外套环,所述外套环的内壁设有外防转齿,所述内盖下缘设有与所述外防转齿的相配合连接的内防转齿。进一步地,所述内盖上于所述内防转齿的上方设有凸环,用于防止所述外套环与所述内盖脱离。本技术提供的输液瓶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将内盖与瓶体固定连接,并在内盖的内腔壁上设置密封部,能够对瓶体内部的液体实现全面而有效的密封,避免药液在灭菌、运输等过程中的渗漏。由于密封部顶面设有拉起部及密封部底面的开口,在需要倾倒输液瓶内容物(如回收、检测时等)的时,只需拉起密封部上的拉起部就能够快速在密封部形成用于液体倒出的破口,不需借助其他工具,操作方便快捷,且不会污染输液瓶中的液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盖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外盖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瓶盖整体示意图。1瓶体2瓶盖21内盖22外盖211内盖侧壁212密封部213拉起部214内防转齿215凸环2152121密封凹槽2122开口2131拉环2132凸块221胶塞腔222胶塞223脱落部224外套环225密封膜2221胶塞凹槽2241外防转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现对本技术提供的输液瓶进行说明。该输液瓶包括瓶体1及瓶盖2,瓶盖2包括与瓶体1固定连接且具有内腔的内盖21,以及扣合在内盖21上且具有内腔的外盖22;内盖21的内腔壁上设有用于密封瓶体1的密封部212;密封部212的顶面设有用于将密封部212从内盖21拉出的拉起部213,密封部212底面设有开口2122,外盖22内腔固定有胶塞222。本技术提供的输液瓶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将内盖21与瓶体1固定连接,并在内盖21的内腔壁上设置密封部212,能够对瓶体1内部的液体实现全面而有效的密封,避免药液在灭菌、运输等过程中的渗漏。由于密封部212顶面设有拉起部213及密封部底面的开口2122,在需要倾倒输液瓶内容物(如回收、检测时等)的时,只需拉起密封部212,密封部212即可从开口2122处断开,从而能够在密封部212形成用于液体倒出的破口,不需借助其他工具,操作方便快捷,且不会污染输液瓶中的液体。进一步地,拉起部213包括设置于密封部212顶面且与其一体成型的凸块2132,以及与凸块2132连接的拉环2131,便于使用过程中拉起。可选地,作为本技术输液瓶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拉起部213、内盖21及密封部212为一体式结构,且密封部212设于内盖21内腔的中部。一体式结构简化了内盖21的生产工序,并使拉起部213与密封部212结合更牢固。可选地,作为本技术输液瓶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开口2122为设置于密封部212底面上且纵截面为V型的环形凹槽,以减少拉起拉环2131时的阻力,并保证破口沿环形凹槽所形成的形状延伸,以免破口过小不便于倾倒,或破口过大。可选地,作为本技术输液瓶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胶塞222的一端与外盖22的顶壁连接,另一端穿过拉起部213且位于密封部212的上方。该结构能够减小胶塞与密封部212的距离,从而能够在灭菌过程中对密封部212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避免密封部212在瓶内气压升高的情况下破裂,特别是防止密封部212从开口2122处破裂。可选地,胶塞222与密封部212的距离为0.1~0.5mm。进一步优选地,外盖22的顶壁设有胶塞腔221,胶塞222与胶塞腔221内壁贴合,胶塞腔221穿过拉起部213且位于密封部212的上方。可选地,作为本技术输液瓶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胶塞222的顶面设有向下凹陷的胶塞凹槽2221,密封部212的顶面设有位于胶塞凹槽2221正下方且向下凹陷的密封凹槽2121,胶塞凹槽2221及密封凹槽2121用于方便快速地插入针头,减少针头穿入时的阻力。可选地,胶塞222的底面设有向上凹陷的凹槽,可进一步减少针头穿入时的阻力。进一步地,作为本技术输液瓶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胶塞222的顶面与外盖22的顶壁外侧面齐平,且外盖22的顶壁外侧面热封有用于封塑胶塞222的密封膜。使用时可以直接对密封膜2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瓶,包括瓶体及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包括与所述瓶体固定连接且具有内腔的内盖,以及扣合在所述内盖上且具有内腔的外盖;所述内盖的内腔壁上设有用于密封所述瓶体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的顶面设有用于将所述密封部从所述内盖拉出的拉起部,所述密封部的底面设有开口;所述外盖内腔固定有胶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瓶,包括瓶体及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包括与所述瓶体固定连接且具有内腔的内盖,以及扣合在所述内盖上且具有内腔的外盖;所述内盖的内腔壁上设有用于密封所述瓶体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的顶面设有用于将所述密封部从所述内盖拉出的拉起部,所述密封部的底面设有开口;所述外盖内腔固定有胶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起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密封部顶面且与其一体成型的凸块,以及与所述凸块连接的拉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起部、所述内盖及所述密封部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密封部设于所述内盖内腔的中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为设置于所述密封部底面上且纵截面为V型的环形凹槽。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塞的一端与所述外盖的顶壁连接,另一端穿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锴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科星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