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植物人和全瘫偏瘫患者的护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249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植物人和全瘫偏瘫患者的护理设备,包括水平放置的支撑架、用于放置患者的支撑体以及转动布置的转动立柱,转动立柱上设有沿转动立柱的高度延伸布置的轨道,支撑架的内侧与支撑体连接,支撑架的外侧与转动立柱的轨道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用于植物人和全瘫偏瘫患者的护理设备,当患者置于支撑体上时,转动立柱可以带动支撑体绕着转动立柱转动,且支撑体可以沿着转动立柱上下移动,从而根据需要自由挪动支撑体的位置,便于对支撑体上的患者进行不同角度的护理操作。

Nursing equipment for vegetative and hemiplegic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植物人和全瘫偏瘫患者的护理设备
本技术专利涉及医疗护理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用于植物人和全瘫偏瘫患者的护理设备。
技术介绍
植物人(PVS)是与植物生存状态相似的特殊的人体状态,除保留一些本能性的神经反射和进行物质及能量的代谢能力外,认知能力(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知力)已完全丧失,无任何主动活动。植物人又称植质状态、不可逆昏迷。植物人的脑干仍具有功能,向其体内输送营养时,还能消化与吸收,并可利用这些能量维持身体的代谢,包括呼吸、心跳、血压等,对外界刺激也能产生一些本能的反射,如咳嗽、喷嚏、打哈欠等,但是,机体已没有意识、知觉、思维等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目前,导致人们成为植物人的原因有很多,如疾病或者外来祸事等等,且现在的植物人数量也不少;由于植物人并非死亡状态,且存在具有奇迹恢复的可能性,但是,由于植物人完全没有主动活动能力,因此,需要针对植物人进行专门的护理。现有技术中,对于植物人的护理,往往都是将植物人放置在床位上,或在医院,或在家庭中,利用人工二十四小时护理,当需要对植物人转移位置等时,则需要多人协助,且转移操作非常麻烦,不便于对植物人的护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植物人和全瘫偏瘫患者的护理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植物人挪动麻烦及不便于护理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用于植物人和全瘫偏瘫患者的护理设备,包括水平放置的支撑架、用于放置患者的支撑体以及转动布置的转动立柱,所述转动立柱上设有沿所述转动立柱的高度延伸布置的轨道,所述支撑架的内侧与支撑体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外侧与所述转动立柱的轨道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立柱沿自下而上的方向偏离所述支撑架倾斜布置。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立柱的底部连接有固定座,所述转动立柱的底部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体的背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撑架的内侧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呈水平放置。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朝下延伸有连接结构,所述支撑体通过所述连接结构与移动设备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体具有朝上的上端面,所述支撑体的上端面具有朝下凹陷的人形凹腔,所述人形凹腔的底部具有承载患者背面的曲形支撑面。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体包括放置患者胯部的胯部段,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胯部段的背部。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体包括放置患者上半身的上身段,所述上身段与所述胯部段转动连接,所述上身段相对于所述胯部段上下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体包括两个放置患者腿部的腿部段,两个所述腿部段并排分布在所述胯部段的下方,所述腿部段的顶部与所述胯部段的下部转动连接;所述腿部段相对于所述胯部段上下转动,且两个所述腿部段之间相对合拢转动或相互背离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用于植物人和全瘫偏瘫患者的护理设备,当患者置于支撑体上时,转动立柱可以带动支撑体绕着转动立柱转动,且支撑体可以沿着转动立柱上下移动,从而根据需要自由挪动支撑体的位置,便于对支撑体上的患者进行不同角度的护理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植物人和全瘫偏瘫患者的护理设备的支撑体的仰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植物人和全瘫偏瘫患者的护理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植物人和全瘫偏瘫患者的护理设备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支撑体移动至移动设备上的主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支撑体移动至移动设备上的主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支撑体变形后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支撑架22;胯部段30;上身段17;收集器24;连接板21;移动设备23;插入管25;上身连接架15;胯部连接架16;第一水平转动轴33;腿部段10;下弯折架18;第一纵向转动轴19;第二水平转动轴31;大腿段101;小腿段102;脚掌段103;手臂段12;上弯折架13;第二纵向转动轴14;第三水平转动轴32;大臂段122;小臂段121;头部段11;转动立柱20;机械手2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6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用于植物人和全瘫偏瘫患者的护理设备,可以运用在医院中,或者运用在家庭中,用于供植物人躺卧,且可以用于对植物人进行护理。用于植物人和全瘫偏瘫患者的护理设备包括水平放置的支撑架22、放置患者的支撑体以及转动布置的转动立柱20,转动立柱20可以绕其自身中轴线转动,且转动立柱20上设有沿着其高度方向延伸的轨道;支撑架22的内侧与支撑体连接,支撑架的外侧与转动立柱20的轨道活动连接。当患者置于支撑体上时,转动立柱20可以带动支撑体绕着转动立柱转动,且支撑体可以沿着转动立柱20上下移动,从而根据需要自由挪动支撑体的位置,便于对支撑体上的患者进行不同角度的护理操作。转动立柱20呈倾斜状布置,且转动立柱20沿自下而上的方向偏离支撑架22倾斜布置,这样,便于支撑体的空间布置,且进一步增强转动立柱20的支撑强度。本实施例中,转动立柱20的底部连接有固定座,转动立柱20的底部与固定座转动连接,这样,固定座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转动立柱20发生倾倒的现象。支撑体的背部连接有连接板21,连接板21与支撑架22的内侧活动连接,通过设置连接板21,便于支撑体与支撑架22之间的连接。另外,连接板21呈水平状布置,且连接板21与支撑架22的内侧活动连接。连接板21朝下延伸有连接结构,支撑体通过连接结构与移动设备连接。利用机械手26将支撑体移动至移动设备23上,通过连接结构与移动设备23连接,这样,则可以将移动设备23与支撑体形成轮椅形状,便于推动患者至户外等等。连接结构为插入管25,当然,连接结构也可以是卡块等等。支撑体具有朝上的上端面,支撑体的上端面具有朝下凹陷的人形凹腔,人形凹腔的底部具有承载患者背面的曲形支撑面,当植物人置于人形凹腔时,其背部抵接在曲形支撑面上。人形凹腔的开口处设置有多个绑定结构,可以将放置在人形凹腔内的患者固定在人形凹腔内,从而,支撑体在移动或变形的过程中,都可以保证人形凹腔内的患者的安全。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植物人和全瘫偏瘫患者的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支撑架、用于放置患者的支撑体以及转动布置的转动立柱,所述转动立柱上设有沿所述转动立柱的高度延伸布置的轨道,所述支撑架的内侧与支撑体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外侧与所述转动立柱的轨道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植物人和全瘫偏瘫患者的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支撑架、用于放置患者的支撑体以及转动布置的转动立柱,所述转动立柱上设有沿所述转动立柱的高度延伸布置的轨道,所述支撑架的内侧与支撑体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外侧与所述转动立柱的轨道活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植物人和全瘫偏瘫患者的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立柱沿自下而上的方向偏离所述支撑架倾斜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植物人和全瘫偏瘫患者的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立柱的底部连接有固定座,所述转动立柱的底部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植物人和全瘫偏瘫患者的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的背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撑架的内侧活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植物人和全瘫偏瘫患者的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呈水平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植物人和全瘫偏瘫患者的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朝下延伸有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汉良
申请(专利权)人:浪尖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