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口内上颌前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02201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口内上颌前牵装置,包括上牙冠和下牙冠,所述上牙冠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上牙冠的另一侧表面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钩环,所述上牙冠的内侧设置有螺旋扩弓器,所述下牙冠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卡合钩座,所述卡合钩座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钩状金属条,所述钩状金属条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钩,两个所述下牙冠之间设置有连接条;通过口腔印模后于上下颌牙列粘附个性化制作的铸造金属矫正装置,可以使整个装置处于患者的口中,固定更加牢固,牙冠不会活动,且不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在治疗的同时有效的保护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矫正效果远远大于常规的矫正装置,减少佩戴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内上颌前牵装置
本技术属于前牵装置
,具体涉及口内上颌前牵装置。
技术介绍
在口腔正畸的临床矫正中,经常可以碰到许多的唇腭裂患者,他们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上颌骨后缩,对于其中还尚有生长发育潜力的青少年患者,需要配合上颌前牵装置,促进患者上颌骨的发育和生长,以期达到上下颌骨。现有的是面具式的上颌前牵装置,即利用颌面部作为支抗牵引上颌前牵,青少年患者要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需要每天至少佩戴面罩十二个小时,而青少年患者往往处于青春期,心理尚未成熟,相对内心比较敏感,在学校佩戴面罩势必会导致同学异样的眼光,很可能导致青少年患者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甚至一生之中都留下心里阴影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口内上颌前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口内上颌前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是面具式的上颌前牵装置,即利用颌面部作为支抗牵引上颌前牵,青少年患者要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需要每天至少佩戴面罩十二个小时,而青少年患者往往处于青春期,心理尚未成熟,相对内心比较敏感,在学校佩戴面罩势必会导致同学异样的眼光,很可能导致青少年患者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甚至一生之中都留下心里阴影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口内上颌前牵装置,包括上牙冠和下牙冠,所述上牙冠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上牙冠的另一侧表面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钩环,所述上牙冠的内侧设置有螺旋扩弓器,所述下牙冠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卡合钩座,所述卡合钩座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钩状金属条,所述钩状金属条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钩,两个所述下牙冠之间设置有连接条。优选的,所述上牙冠与下牙冠通过钩状金属条与连接钩环卡合固定。优选的,所述卡合钩座与下牙冠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钩状金属条与卡合钩座通过活动槽卡合固定。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为一种“L”型构件,所述固定支架与上牙冠通过焊接固定。优选的,所述限位钩与钩状金属条为一体式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口腔印模后于上下颌牙列粘附个性化制作的铸造金属矫正装置,可以使整个装置处于患者的口中,固定更加牢固,牙冠不会活动,且不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在治疗的同时有效的保护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矫正效果远远大于常规的矫正装置,减少佩戴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牙冠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铰链固定结构示意图;图中:1、螺旋扩弓器;2、上牙冠;3、固定支架;4、连接条;5、卡合钩座;6、下牙冠;7、钩状金属条;8、连接钩环;9、连接杆;10、活动槽;11、限位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口内上颌前牵装置,包括上牙冠2和下牙冠6,上牙冠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固定支架3,上牙冠2的另一侧表面设置有连接杆9,连接杆9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钩环8,上牙冠2的内侧设置有螺旋扩弓器1,下牙冠6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卡合钩座5,卡合钩座5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10,活动槽10的内部设置有钩状金属条7,钩状金属条7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钩11,两个下牙冠6之间设置有连接条4。为了使上牙冠2与下牙冠6方便连接牵引,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上牙冠2与下牙冠6通过钩状金属条7与连接钩环8卡合固定。为了使卡合钩座5与下牙冠6结合紧密,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卡合钩座5与下牙冠6为一体式结构,钩状金属条7与卡合钩座5通过活动槽10卡合固定。为了使上牙冠2不会活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支架3为一种“L”型构件,固定支架3与上牙冠2通过焊接固定。为了使限位钩11与钩状金属条7结合紧密,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钩11与钩状金属条7为一体式结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把上牙冠2套在上颌的牙齿上,这时固定支架3会限位在上颌牙齿的内侧,而连接杆9会暴露在上颌牙齿的外侧,然后把螺旋扩弓器1固定在上颌的中间位置,再把下牙冠6套在下颌牙齿上,这时卡合钩座5会处于下颌牙齿的外侧,然后旋转钩状金属条7使钩状金属条7在活动槽10内部转动,直至钩状金属条7的另一端卡进连接钩环8内部即安装成功,这是上颌前牵引的力量来源,以下颌作为支抗,促使上颌前牵。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口内上颌前牵装置,包括上牙冠(2)和下牙冠(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牙冠(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固定支架(3),所述上牙冠(2)的另一侧表面设置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钩环(8),所述上牙冠(2)的内侧设置有螺旋扩弓器(1),所述下牙冠(6)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卡合钩座(5),所述卡合钩座(5)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10),所述活动槽(10)的内部设置有钩状金属条(7),所述钩状金属条(7)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钩(11),两个所述下牙冠(6)之间设置有连接条(4)。/n

【技术特征摘要】
1.口内上颌前牵装置,包括上牙冠(2)和下牙冠(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牙冠(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固定支架(3),所述上牙冠(2)的另一侧表面设置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钩环(8),所述上牙冠(2)的内侧设置有螺旋扩弓器(1),所述下牙冠(6)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卡合钩座(5),所述卡合钩座(5)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10),所述活动槽(10)的内部设置有钩状金属条(7),所述钩状金属条(7)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钩(11),两个所述下牙冠(6)之间设置有连接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内上颌前牵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一力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