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通风系统及浅埋式移动通信微型基站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9979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地下通风系统及浅埋式移动通信微型基站,一种地下通风系统,用于对埋于地下的机柜进行通风,该机柜上端设置有与大气连通的风道,地下通风系统包括:上通风装置和下通风装置。在气温较低、干旱少雨、土壤中水分含量少的地区设置埋于地下的机柜,通过设置本地下通风系统,采用风冷进行有效的降温,使在该地区能可靠的将埋于地下的机柜进行使用。浅埋式移动通信微型基站,包括地表天线、RRU设备、恒温柜,恒温柜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柜、主体柜、底柜;RRU设备通过电缆与地表天线的接头连接;微型基站还包括地下通风系统;地下通风系统的上进风通道、上出风通道、下进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

A kind of underground ventilation system and shallow buried mobile communication micro base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通风系统及浅埋式移动通信微型基站
本技术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地下通风系统及浅埋式移动通信微型基站。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推进,密集城区优质站点资源的稀缺问题日益凸显,常规的地面站点占据空间且信号辐射存在角度,单靠楼顶天线不能解决高层楼宇小区里中高层信号全部覆盖的要求,部分楼层会大量出现局部盲区,所以合理进行盲点覆盖的问题不容忽视。密集城区优质站点资源的稀缺问题日益凸显,常规的地面站点占据空间且信号辐射存在角度,单靠楼顶天线不能解决高层楼宇小区里中高层信号全部覆盖的要求,部分楼层会大量出现局部盲区或信号品质降低从而导致高楼的某些楼层存在信号盲点,并且小区业主对常规的地面站点存有抵触情绪,所以合理进行盲点覆盖的问题不容忽视,另外,屋顶天线林立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美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针对在干旱少雨、土壤中水分含量少的地区中使用、隐蔽地下的浅埋式移动通信微型基站的地下通风系统,以及带有地下通风系统的浅埋式移动通信微型基站。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通风系统,用于对埋于地下的机柜进行通风,该机柜上端设置有与大气连通的风道,上述地下通风系统包括:上通风装置,包括上进风通道和上出风通道,上述上进风通道的出风端通过机柜上部内腔与上出风通道的进风端连通;上述上进风通道的进风端、下进风通道的出风端均与上述风道连通;下通风装置,包括下进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上述下进风通道的出风端通过机柜下部内腔与下出风通道的进风端连通;上述上进风通道的进风端、下进风通道的出风端均与上述风道连通;上述上进风通道、上出风通道、下进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上均设置有用于引风的风扇。在气温较低、干旱少雨、土壤中水分含量少的地区设置埋于地下的机柜,通过设置本地下通风系统,采用风冷进行有效的降温,使在该地区能可靠的将埋于地下的机柜进行使用,在经济性、可靠性上做到较好的平衡,本地下通风系统对机柜进行有效的风冷散热,十分适合用在安装在气温较低、干旱少雨、土壤中水分含量少的地区的浅埋式的机柜。进一步的是,上述上进风通道和上出风通道上均设置向上弯曲的弯管部;或者,上述上进风通道、上出风通道、下进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上均设置向上弯曲的弯管部。进一步的是,上述上进风通道的风扇位于该上进风通道的进风端,上述上出风通道的风扇位于该上出风通道的出风端;上述下进风通道的风扇位于该下进风通道的进风端,上述下出风通道的风扇位于该下出风通道的出风端。进一步的是,上述上进风通道的出风端设置有漏斗状的扩散盒,该扩散盒的小端与上述进风通道的出风端连接,该小端为进风侧,另一侧为开放的大端,该大端为用于将气流导出的出风侧。进一步的是,上述出风侧设置有栅栏。这样以利于用于换热的气流均匀分布。进一步的是,上述下进风通道的出风端设置有用于将气流方向换向的换向挡板。以方便气流向指定的区域流动。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浅埋式移动通信微型基站,包括地表天线和RRU设备,上述微型基站还包括侧壁与底面封闭的恒温柜,上述恒温柜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连接座组件,上述地表天线设置于该连接座组件内,该连接座组件上设置有U型通风道用于与地表大气连通,上述U型通风道向下弯曲;主体柜,上述RRU设备设置于该主体柜内;底柜,位于整个浅埋式移动通信微型基站底部;上述RRU设备通过电缆与地表天线的接头连接;上述微型基站还包括地下通风系统;上述地下通风系统的上进风通道、上出风通道、下进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上述上进风通道的进风端、上出风通道的出风端、下进风通道的进风端和下出风通道的出风端均与连接座组件的U型通风道连通;上进风通道通过主体柜内腔与上出风通道连通,下进风通道通过底柜内腔与下出风通道连通。通过设置带有本地下通风系统的浅埋式移动通信微型基站,这样可以使本浅埋式移动通信微型基站能可靠的在气温较低、干旱少雨、土壤中水分含量少的地区使用。进一步的是,上述连接座组件包括井圈、井盖和连接座,上述井圈通过连接座与主体柜连接;上述连接座侧壁设置有与U型通风道连通的夹层,上述进风端、上出风通道的出风端、下进风通道的进风端和下出风通道的出风端均位于该夹层内。进一步的是,上述底柜上端设置有用于将该底柜与主体柜隔离的金属板,上述底柜通过盖上盖金属板形成密封的柜体,内腔通过下进风通道、下出风通道与外界大气互通;上述底柜的底板为金属板。进一步的是,浅埋式移动通信微型基站还包括用于控制地下通风系统中风扇的启动、停止的温度控制器,上述主体柜、底柜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上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器通信连接。通过设置温度控制器控制风扇,以优化本浅埋式移动通信微型基站温控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辅助对本技术的理解,附图中所提供的内容及其在本技术中有关的说明可用于解释本技术,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地下通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采用本技术的地下通风系统的浅埋式移动通信微型基站的示意图(省去主柜体主要的侧板);图3为本技术浅埋式移动通信微型基站的井盖和井圈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U型通风道立体局部示意图;上述附图中的有关标记为:1-井盖、2-井圈、21-U型通风道、3-地表天线、4-天线支架、5-连接座、6-主体柜、631-上进风通道、632-上出风通道、731-下进风通道、732-下出风通道、7-底柜、8-扩散盒、9-换向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技术。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技术中在包括下述说明在内的各部分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技术一分部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关于本技术中术语和单位。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有关的部分中的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如图1,一种地下通风系统,用于对浅埋式移动通信微型基站进行通风,该机柜上端设置有与大气连通的风道,上述地下通风系统包括上通风装置和下通风装置;上通风装置,包括上进风通道631和上出风通道,上述上进风通道631的出风端通过机柜上部内腔与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通风系统,用于对埋于地下的机柜进行通风,该机柜上端设置有与大气连通的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通风系统包括:/n上通风装置,包括上进风通道(631)和上出风通道(632),所述上进风通道(631)的出风端通过机柜上部内腔与上出风通道(632)的进风端连通;所述上进风通道(631)的进风端、下进风通道(731)的出风端均与所述风道连通;/n下通风装置,包括下进风通道(731)和下出风通道(732),所述下进风通道(731)的出风端通过机柜下部内腔与下出风通道(732)的进风端连通;所述上进风通道(631)的进风端、下进风通道(731)的出风端均与所述风道连通;/n所述上进风通道(631)、上出风通道(632)、下进风通道(731)和下出风通道(732)上均设置有用于引风的风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通风系统,用于对埋于地下的机柜进行通风,该机柜上端设置有与大气连通的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通风系统包括:
上通风装置,包括上进风通道(631)和上出风通道(632),所述上进风通道(631)的出风端通过机柜上部内腔与上出风通道(632)的进风端连通;所述上进风通道(631)的进风端、下进风通道(731)的出风端均与所述风道连通;
下通风装置,包括下进风通道(731)和下出风通道(732),所述下进风通道(731)的出风端通过机柜下部内腔与下出风通道(732)的进风端连通;所述上进风通道(631)的进风端、下进风通道(731)的出风端均与所述风道连通;
所述上进风通道(631)、上出风通道(632)、下进风通道(731)和下出风通道(732)上均设置有用于引风的风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进风通道(631)和上出风通道(632)上均设置向上弯曲的弯管部;或者,所述上进风通道(631)、上出风通道(632)、下进风通道(731)和下出风通道(732)上均设置向上弯曲的弯管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进风通道(631)的风扇位于该上进风通道(631)的进风端,所述上出风通道(632)的风扇位于该上出风通道(632)的出风端;所述下进风通道(731)的风扇位于该下进风通道(731)的进风端,所述下出风通道(732)的风扇位于该下出风通道(732)的出风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进风通道(631)的出风端设置有漏斗状的扩散盒(8),该扩散盒(8)的小端与所述进风通道的出风端连接,该小端为进风侧,另一侧为开放的大端,该大端为用于将气流导出的出风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侧设置有栅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进风通道(731)的出风端设置有用于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军张平邓凯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伟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