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899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6:29
一种振动器,包括一框体、一振动装置、一配重装置、至少一稳定装置及一驱动装置,其中该振动装置结合于上述的框体内,该振动装置设有多个定位装置与固定装置,使通过一体成型制出时,该多个定位装置用于在模具上作为定位并固定振动装置,而该固定装置则用于与框体的衔接固定,该配重装置供置放于振动装置上,其上设有与上述定位装置对应的穿孔,该稳定装置供置放于配重装置上,该驱动装置用以容置于上述的配重装置中。

Vib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振动器
本技术有关一种结构简单、小型化且组装后精度高的振动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便携式的电子产品中(如手机、游戏机、可携式资讯终端等),都安装有不同类型的振动器,作为静音输入信号发生器,而随着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及智能化,安装于电子产品中的线性振动器需要做到更小及性能更优良以适用于电子产品中。由于目前在机械领域中,对于震动多以零部件人工或机械组配弹片、弹簧的形式为主,然而,在现今振动器上,若采用组配的方式,则造成配重装置及振动装置位置精度的降低,影响性能,故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振动器,在机构上,首先振动装置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制成,后续通过注塑或压铸成型工艺整合其他零件,这样处理既实现了振动器小型化,也保证了零部件的位置精度。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小型化且组装后精度高的振动器。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所设的一种振动器,包括一框体、一振动装置、一配重装置、至少一稳定装置及一驱动装置,其中该振动装置结合于上述的框体内,该振动装置设有多个定位装置与固定装置,使通过一体成型制出时,该多个定位装置用于在模具上作为定位并固定振动装置,而该固定装置则用于与框体的衔接固定,该配重装置供置放于振动装置上,其上设有与上述定位装置对应的穿孔,该稳定装置供置放于配重装置上,该驱动装置用以容置于上述的配重装置中。实施时,还包括一底盖、一隔离装置、一上盖及一控制基板,其中该底盖结合于该框体下方,该隔离装置则设于该底盖与该框体之间,该上盖供结合于该框体上方,该控制基板则设置于该上盖上。实施时,该驱动装置为一磁铁或线圈。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以下举较佳的实施例,配合附图,将本技术的具体构成内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振动器的外观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振动器组合后的外观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另一振动器的外观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框体2:振动装置21:定位装置22:固定装置3:稳定装置4:配重装置41:穿孔5:驱动装置6:稳定装置7:底盖8:驱动装置9:上盖10:控制基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请参阅图1、图2,其为本技术振动器的一实施例,其由一框体1、一振动装置2、一稳定装置3、一配重装置4、一驱动装置5、一稳定装置6所组成。该振动装置2结合于上述的框体1内,该振动装置2设有多个定位装置21与固定装置22,使通过一体成型制出时,该多个定位装置21用于在模具上作为定位并固定振动装置2,而该固定装置22则用于与框体1的衔接固定,该配重装置4供置放于振动装置2上,其上设有与上述定位装置21对应的穿孔41,该驱动装置5为一磁铁或线圈,用以容置于上述的配重装置4中,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将磁铁或线圈对好模具上的定位柱,以装配到位。该稳定装置3、6为一液态磁流体,而在强磁场作用下,悬浮颗粒因磁感应由磁中性变为强磁性,因此彼此之间相互作用,而在磁极之间形成链状的桥,进而转化成宏观的柱状结构,使其在瞬间由液体变为粘塑体,其流变性质发生急剧变化,表现出类似固体的力学性质,磁流变液会发生剪切流动,磁流变液主要工作在后屈服阶段,其关键参数为动态屈服应力,是外部磁场强度的函数。其固-液转换在毫秒量级内完成,而且去除磁场后这种材料又迅速恢复其流动性与电流变液相比,磁流变液具有较高的屈服应力,而且所用的驱动电源为低压电流源,其温度稳定性和抗杂质污染能力均较强。当震动系统作用时以此稳定装置,可使震动做动时获得更多的动能与作动的控制能力,依其磁流体的特性可使至震动系统做动时约束运动方向与位置。是否装配该稳定装置3及稳定装置6,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调整振动器的所属零件的数量、材质、尺寸及装配关系。此外,如图3所示,实施时,还包括一底盖7、一驱动装置(上)8、一上盖9及一控制基板10,其中该底盖5结合于该框体1下方,该上盖9供结合于该框体1上方,该控制基板10则设置于该上盖9内,借以整合形成一新型的振动器。因此,本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技术主要是通过振动装置一体成型及注塑或压铸成型整合零件实现振动器的组合,既实现了振动器小型化,也保证了零部件的位置精度。2.通过本技术的设计,振动器可批量化,达到节省人工成本。以上所述乃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手段,根据本文的公开或教导可衍生推导出许多的变更与修正,仍可视为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等效改变,其所产生的作用仍未超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框体;/n一振动装置,结合于上述的框体内,该振动装置设有多个定位装置与固定装置,该定位装置用于在模具上作为定位并固定振动装置,该固定装置用于与框体的衔接固定;/n一配重装置,供置放于振动装置上,其上设有与上述定位装置对应的穿孔;/n至少一稳定装置,供置放于配重装置上;以及/n一驱动装置,用以容置于上述的配重装置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框体;
一振动装置,结合于上述的框体内,该振动装置设有多个定位装置与固定装置,该定位装置用于在模具上作为定位并固定振动装置,该固定装置用于与框体的衔接固定;
一配重装置,供置放于振动装置上,其上设有与上述定位装置对应的穿孔;
至少一稳定装置,供置放于配重装置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敏杰
申请(专利权)人:宏钜光电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