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板的光伏太阳能电池背板封装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799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板的光伏太阳能电池背板封装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材质的光伏太阳能电池背板,所述光伏太阳能电池背板的背侧板面凹陷设置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内的左右侧边分别为左槽边和右槽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闭环式沟槽式结构配合压胶凸起结构能更好的提高背板封盖的密封性能;流过冷却水流通道的冷却液实时带走冷却背板上的热量,进而达到强制冷却降温的效果。

A back panel packaging layer for photovoltaic solar cel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板的光伏太阳能电池背板封装层
本技术属于光伏背板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太阳能电池背板为单纯的支撑和密封太阳能电池板的作用;而背板本身具备一定厚度,传统的背板还有一定的保温效果,因此不利于光伏电池板的散热;光伏板在阳光暴晒的情形下,太阳能电池板的温度还会上升至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能主动散热的一种光伏板的光伏太阳能电池背板封装层。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光伏板的光伏太阳能电池背板封装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材质的光伏太阳能电池背板,所述光伏太阳能电池背板的背侧板面凹陷设置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内的左右侧边分别为左槽边和右槽边;所述矩形凹槽内沿左槽边的长度方向等距阵列有若干左引流条,各所述左引流条的根部均垂直一体化连接所述左槽边,各所述左引流条的末端与所述右槽边之间的间隙形成右连通通道;所述矩形凹槽内沿右槽边的长度方向等距阵列有若干右引流条,各所述右引流条的根部均垂直一体化连接所述右槽边,各所述右引流条的末端与所述左槽边之间的间隙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板的光伏太阳能电池背板封装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材质的光伏太阳能电池背板(5),所述光伏太阳能电池背板(5)的背侧板面凹陷设置有矩形凹槽(15),所述矩形凹槽(15)内的左右侧边分别为左槽边(15.1)和右槽边(15.2);/n所述矩形凹槽(15)内沿左槽边(15.1)的长度方向等距阵列有若干左引流条(17),各所述左引流条(17)的根部均垂直一体化连接所述左槽边(15.1),各所述左引流条(17)的末端与所述右槽边(15.2)之间的间隙形成右连通通道(20);所述矩形凹槽(15)内沿右槽边(15.2)的长度方向等距阵列有若干右引流条(18),各所述右引流条(18)的根部均垂直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板的光伏太阳能电池背板封装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材质的光伏太阳能电池背板(5),所述光伏太阳能电池背板(5)的背侧板面凹陷设置有矩形凹槽(15),所述矩形凹槽(15)内的左右侧边分别为左槽边(15.1)和右槽边(15.2);
所述矩形凹槽(15)内沿左槽边(15.1)的长度方向等距阵列有若干左引流条(17),各所述左引流条(17)的根部均垂直一体化连接所述左槽边(15.1),各所述左引流条(17)的末端与所述右槽边(15.2)之间的间隙形成右连通通道(20);所述矩形凹槽(15)内沿右槽边(15.2)的长度方向等距阵列有若干右引流条(18),各所述右引流条(18)的根部均垂直一体化连接所述右槽边(15.2),各所述右引流条(18)的末端与所述左槽边(15.1)之间的间隙形成左连通通道(21);各所述右引流条(18)与各所述左引流条(17)相互交错分布;相邻右引流条(18)与左引流条(17)之间均形成冷却水道(23);若干冷却水道(23)通过右连通通道(20)和左连通通道(21)首尾连通成曲折的冷却水流通道(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淑丽罗欢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