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于记事本表面的U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691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嵌于记事本表面的U盘;包括芯片、U盘固定套和容纳槽;所述U盘固定套嵌有U盘芯片;其中,所述U盘固定套中还设置有第一磁体;所述容纳槽嵌入所述卡接缺口,所述U盘固定套卡接在所述容纳槽中,所述容纳槽的底部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体对应的第二磁体;U盘固定套通过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相互吸附固定在所述容纳槽中;也就不需要卡槽的结构来实现固定,只需两个互相吸附的磁体来实现U盘的固定,在还置到容纳槽中时不需要精准对位,只需要大概调整方位,利用两个磁体的吸附就能够将U盘还置到容纳槽中,整体结构精妙,对于这种体积本身就很小的U盘组件来说,这样的设计非常巧妙并且人性化,也方便了用户使用。

USB flash disk embedded in Notepad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嵌于记事本表面的U盘
本技术涉及U盘
,尤其涉及一种嵌于记事本表面的U盘。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U盘,全称USB闪存盘,英文名“USBflashdisk”。它是一种使用USB接口的无需物理驱动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动存储产品,通过USB接口与电脑连接,实现即插即用。笔记本是人们在学习、工作中常用的文化用品,能够满足记录需要和办公需要,是我们工作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外出时必备物品之一。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具有U盘的记事本,但是其固定在记事本上的方式往往是通过相互配合的卡槽,也就是说在这种U盘的取用时,利用卡槽来固定U盘,防止U盘的掉落;但是,也因此产生了一个问题,也就是在放回去的时候非常的不方便,由于安装在记事本上的U盘自身体积比较小,在插接回去时,往往会对不准卡槽,反倒是卡槽凸起块的存在阻碍了U盘的归还,也就会给用户带来非常不好的体验。所以,市场上亟需一种更加巧妙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嵌于记事本表面的U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以卡槽或者是榫槽来固定U盘而出现的U盘归置时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诉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嵌于记事本表面的U盘,包括记事本,所述记事本包括封面、封底和连接封面和封底的侧封,所述封面、封底或侧封的边缘设置有卡接缺口;还包括U盘芯片、U盘固定套和容纳槽;U盘固定套:所述U盘固定套嵌有U盘芯片;其中,所述U盘固定套中还设置有第一磁体;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嵌入所述卡接缺口,所述U盘固定套卡接在所述容纳槽中,所述容纳槽的底部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体对应的第二磁体;所述U盘固定套通过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相互吸附固定在所述容纳槽中。其中,所述U盘固定套设置有第一内卡腔和第二内卡腔;所述第一内卡腔和所述第二内卡腔相邻设置,且第一内卡腔设置在所述U盘固定套的头端;所述U盘芯片嵌套在所述第一内卡腔内;所述第一磁体嵌套在所述第二内卡腔中。其中,所述U盘芯片嵌套在所述U盘固定套的头端;所述U盘固定套的尾端的上表面设置有推拨凸起部。其中,所述容纳槽底部与记事本接触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磁体粘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其中,所述容纳槽包括第一侧挡板、第二侧挡板和第一正挡板;所述第一侧挡板、第二侧挡板和第一正挡板围合成所述容纳槽;其中,所述第一侧挡板、第二侧挡板和第一正挡板还设置有在水平方向上向外延伸的缘边。其中,所述U盘固定套与所述容纳槽使用不会被磁化的金属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有技术中,设置在记事本上的U盘通常使用卡槽来固定U盘,由于笔记簿上的U盘体积本身就较小,对于用户来说还得自己观察后瞄准卡槽的位置将U盘还置到卡槽中,此时卡槽中的凸起块反而是还置的阻碍;给用户带来了非常不好的体验;而在本技术中,包括U盘芯片、U盘固定套和容纳槽;所述U盘固定套嵌有U盘芯片;其中,所述U盘固定套中还设置有第一磁体;所述容纳槽嵌入所述卡接缺口,所述U盘固定套卡接在所述容纳槽中,所述容纳槽的底部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体对应的第二磁体;所述U盘固定套通过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相互吸附固定在所述容纳槽中;也就不需要卡槽的结构来实现固定,只需要两个互相吸附的磁体来实现U盘的固定,并且在还置到容纳槽中时不需要精准对位,只需要大概调整方位,利用两个磁体的吸附就能够将U盘还置到容纳槽中,整个结构简单,对于这种体积小的物体来说,设计的非常巧妙并且人性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配在记事本上时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装配时爆炸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记事本;11、卡接缺口;2、U盘固定套;21、U盘芯片;22、第一磁体;23、第一内卡腔;24、第二内卡腔;25、推拨凸起部;3、容纳槽;31、第二磁体;32、第一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一种嵌于记事本表面的U盘,包括记事本1,所述记事本包括封面、封底和连接封面和封底的侧封,所述封面、封底或侧封的边缘设置有卡接缺口11;还包括U盘固定套2、U盘芯片21和容纳槽3;U盘固定套2:U盘固定套2嵌有U盘芯片21;其中,U盘固定套2中还设置有第一磁体22;容纳槽3:容纳槽3嵌入所述卡接缺口11,U盘固定套2卡接在容纳槽3中,容纳槽3的底部还设置有与第一磁体22对应的第二磁体31;并且此处所说的对应关系是在位置上的对应,在U盘固定套放置在容纳槽中,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正好吸附面积最大;U盘固定套2通过第一磁体22和第二磁体31相互吸附固定在容纳槽3中。也就是说,在记事本或者市场上常见的多功能记事本的封面或者封底上压印一个卡接缺口,而这个缺口就是为了容置容纳槽,由于市面上还有很多的多功能记事本,所以封面的外表面和内表面都可以压印这么一个卡接缺口;再利用强力胶等方式将其固定连接在卡接缺口中,而U盘芯片和第一磁体也利用强力胶粘接在U盘固定套上,而U盘固定套就利用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吸附作用固定在容纳槽。请参阅图1-图4;在使用时只需将U盘固定套从容纳槽中滑出,还置时可以随意放在容纳槽中,一般情况下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吸附作用可以将U盘固定套自动归位到容纳槽中,如果在并未完全契合的情况下,用户只需稍稍拨动U盘固定器的位置就能被吸附到容纳槽中。而正是因为采用了这种U盘固定套嵌U盘芯片,再将整体容置于容纳槽中的结构,又因为其是嵌合在记事本表面的,所以具有类似记事本结构的应用场景都可以使用;比如有笔记本、日记本、手账本、经理夹和包包等,因为这些物品在制作时都可以先在封皮的模具上压制出一个匹配容纳槽大小的卡接缺口,所以可以将本技术很好的应用在这些物品上,让使用这些物品的用户也能够感受到本技术带来的便利性。在现有技术中,我们常常接触的多功能记事本上的U盘,多为利用卡槽固定的方式,但是在使用时也常常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也正是因为这种U盘比我们的大拇指还小,所以在将U盘插回之时,往往会对不准槽位,那时就会造成手指猛然碰到U盘卡槽的尖角,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但是利用本技术的话,就很好的杜绝了这个情况的发生,用户不需要对准所谓的槽位,只需要将其随意的放在容纳槽周边,就会被磁体吸附归位,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3;U盘固定套2设置有第一内卡腔23和第二内卡腔24;所述第一内卡腔23和所述第二内卡腔24相邻设置,且第一内卡腔23设置在U盘固定套2的头端;U盘芯片21嵌套在第一内卡腔23内;第一磁体22嵌套在第二内卡腔24中,如此设置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使用和保护U盘芯片,并且第一磁体和U盘芯片分别嵌在了第一内卡腔和第二内卡腔内,所以整个内表面并不会有异常凸起,能够更好的配合在容纳槽中。其中,U盘固定套2的尾端的上表面设置有推拨凸起部25。这是为了能够方便用户使用方便,能够更好的拔取U盘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嵌于记事本表面的U盘,包括记事本,所述记事本包括封面、封底和连接封面和封底的侧封,所述封面、封底或侧封的边缘设置有卡接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盘芯片、U盘固定套和容纳槽;/nU盘固定套:所述U盘固定套嵌有U盘芯片;其中,所述U盘固定套中还设置有第一磁体;/n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嵌入所述卡接缺口,所述U盘固定套卡接在所述容纳槽中,所述容纳槽的底部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体对应的第二磁体;/n所述U盘固定套通过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相互吸附固定在所述容纳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于记事本表面的U盘,包括记事本,所述记事本包括封面、封底和连接封面和封底的侧封,所述封面、封底或侧封的边缘设置有卡接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盘芯片、U盘固定套和容纳槽;
U盘固定套:所述U盘固定套嵌有U盘芯片;其中,所述U盘固定套中还设置有第一磁体;
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嵌入所述卡接缺口,所述U盘固定套卡接在所述容纳槽中,所述容纳槽的底部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体对应的第二磁体;
所述U盘固定套通过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相互吸附固定在所述容纳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于记事本表面的U盘,其特征在于,所述U盘固定套设置有第一内卡腔和第二内卡腔;所述第一内卡腔和所述第二内卡腔相邻设置,且第一内卡腔设置在所述U盘固定套的头端;所述U盘芯片嵌套在所述第一内卡腔内;所述第一磁体嵌套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万嘉恒通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