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用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968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用散热装置,包括罩体,所述罩体设有内腔,内腔底部设有冷凝板,所述冷凝板与中央处理器上表面贴合,所述罩体底部设有凸缘,一侧凸缘上表面安装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通过冷凝管与冷凝板形成换热回路;所述冷凝板上表面还竖直安装有若干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内填充有散热工质。该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用散热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冷凝组件对中央处理器进行集中散热,冷凝板中设置螺旋回型管,换热翅片为堆叠毛细管,增加换热表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冷凝板上方设置球型散热管对热量进行二次吸收,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确保中央处理器产生的热量能被迅速散发,保证中央处理器的正常运行。

A heat sink for CP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用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是一种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用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中央处理器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它的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中央处理器主要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和高速缓冲存储器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及状态的总线。它与内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合称为电子计算机三大核心部件。由于中央处理器是整个计算机的中枢,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中央处理器需要对外部输入信号进行大量运算转换,因此其产生的热量也是巨大的,为了维持中央处理器的正常运行,通常需要对其进行散热,保证其工作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因高温产生故障;目前市面上使用的中央处理器的散热装置基本上都是采用散热片加风扇的形式,散热效率比较低,尤其是中央处理器大功率运作的时候,这种简单的散热装置显然满足不了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用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用散热装置,包括罩体,所述罩体设有内腔,内腔底部设有冷凝板,所述冷凝板与中央处理器上表面贴合,所述罩体底部设有凸缘,一侧凸缘上表面安装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通过冷凝管与冷凝板形成换热回路;所述冷凝板上表面还竖直安装有若干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内填充有散热工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凝板包括板体和盘管,所述盘管水平铺设在板体上,所述盘管设有与冷凝器连接的进液口和回液口。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盘管为螺旋回型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凝器包括换热扇和换热翅片,所述换热扇竖直安装在冷凝器的左侧内壁上,所述换热翅片安装在冷凝器右侧内壁上,所述换热翅片下方与进液口和回液口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热翅片下方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左侧连接有排水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管为球型长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工质为压缩氦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热翅片为竖直堆叠的S型毛细管,所述毛细管包括流入端、流出端和分支,各层毛细管的流入端均与回液口连通,各层毛细管的流出端均与进液口连通,所述流入端与流出端之间设有分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罩体上方设有风箱,所述风箱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下端连接有通入风箱内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安装有叶片,所述叶片设为两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用散热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冷凝组件对中央处理器进行集中散热,冷凝板中设置螺旋回型管,换热翅片为堆叠毛细管,增加换热表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冷凝板上方设置球型散热管对热量进行二次吸收,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确保中央处理器产生的热量能被迅速散发,保证中央处理器的正常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用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用散热装置中的冷凝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用散热装置中的换热翅片的毛细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央处理器、2-罩体、3-冷凝板、301-板体、302-盘管、303-进液口、304-回液口、4-冷凝管、5-冷凝器、6-换热扇、7-换热翅片、8-散热管、9-散热工质、10-凸缘、11-风箱、12-传动轴、13-叶片、14-微型电机、15-集水槽、16-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一种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用散热装置,包括罩体2,所述罩体2设有内腔,内腔底部设有冷凝板3,所述冷凝板3与中央处理器1上表面贴合,所述罩体2底部设有凸缘10,一侧凸缘10上表面安装有冷凝器5,所述冷凝器5通过冷凝管4与冷凝板3形成换热回路;所述冷凝板3上表面还竖直安装有若干散热管8,所述散热管8内填充有散热工质9;请参阅图2,所述冷凝板3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冷凝板3包括板体301和盘管302,所述盘管302水平铺设在板体301上,为了提高换热效率,将所述盘管302设为螺旋回型管,所述盘管302设有与冷凝器5连接的进液口303和回液口304;低温冷凝液从进液口303流入盘管302中对中央处理器1进行吸热冷却,吸收热量后的高温冷凝液从回液口304回流至冷凝器5中;所述冷凝器5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冷凝器5包括换热扇6和换热翅片7,所述换热扇6竖直安装在冷凝器5的左侧内壁上,所述换热翅片7安装在冷凝器5右侧内壁上,所述换热翅片7下方与进液口303和回液口304连接,回液口304中的高温冷凝液流入换热翅片7后开始分流,从而大大增加换热面积,在左侧换热扇6的风力作用下,高温冷凝液中的热量被快速散出,冷却后的冷凝液重新从进液口303流到冷凝板3中进行循环换热;由于冷凝器5在换热过程中高温冷凝液散热液化会产生冷凝水,因此在换热翅片7下方设有集水槽15,所述集水槽15左侧连接有排水管16;所述散热管8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散热管8为球型长管,可以进一步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所述散热管8内填充的散热工质9具体材质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散热工质9为压缩氦气;为了使散热管8散出的热量能不在罩体2内聚集,在罩体2上方设有风箱11,所述风箱1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14,所述微型电机14下端连接有通入风箱11内的传动轴12,所述传动轴12上安装有叶片13;为了提高风箱11的散热效率,所述叶片13设为两排;微型电机14带动叶片13转动,可以快速将散热管8散发出的热量排放到罩体2外部。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该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用散热装置的冷凝板3与中央处理器1上表面贴合,冷凝管3内盘管302中流动的冷凝液吸收中央处理器的热量并从回液口304流入冷凝器5中的换热翅片7后开始分流,从而大大增加换热面积,在左侧换热扇6的风力作用下,高温冷凝液中的热量被快速散出,冷却后的冷凝液重新从进液口303流到冷凝板3中进行循环换热;冷凝板3上方设置的散热管8对热量进行二次吸收,散发出的热量在风箱11的作用下被排至罩体2外部,实现中央处理器的散热。实施例2请参阅图3,由于从回液管304流入换热翅片7中的冷凝液吸收了中央处理器散发的大量热量,因此要使高温冷凝液快速降温,需尽可能使换热翅片7的表面积大一些,为此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改进之处为:所述换热翅片7为竖直堆叠的S型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毛细管包括流入端701、流出端702和分支703,各层毛细管的流入端701均与回液口304连通,各层毛细管的流出端702均与进液口303连通,所述流入端701与流出端702之间设有分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用散热装置,包括罩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2)设有内腔,内腔底部设有冷凝板(3),所述冷凝板(3)与中央处理器(1)上表面贴合,所述罩体(2)底部设有凸缘(10),一侧凸缘(10)上表面安装有冷凝器(5),所述冷凝器(5)通过冷凝管(4)与冷凝板(3)形成换热回路;所述冷凝板(3)上表面还竖直安装有若干散热管(8),所述散热管(8)内填充有散热工质(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用散热装置,包括罩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2)设有内腔,内腔底部设有冷凝板(3),所述冷凝板(3)与中央处理器(1)上表面贴合,所述罩体(2)底部设有凸缘(10),一侧凸缘(10)上表面安装有冷凝器(5),所述冷凝器(5)通过冷凝管(4)与冷凝板(3)形成换热回路;所述冷凝板(3)上表面还竖直安装有若干散热管(8),所述散热管(8)内填充有散热工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板(3)包括板体(301)和盘管(302),所述盘管(302)水平铺设在板体(301)上,所述盘管(302)设有与冷凝器(5)连接的进液口(303)和回液口(3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302)为螺旋回型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5)包括换热扇(6)和换热翅片(7),所述换热扇(6)竖直安装在冷凝器(5)的左侧内壁上,所述换热翅片(7)安装在冷凝器(5)右侧内壁上,所述换热翅片(7)下方与进液口(303)和回液口(304)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劲宇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