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填埋场好氧修复的湿度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960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填埋场好氧修复的湿度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多个监测井组成的监测井网,多个所述监测井设置在垃圾堆体中的抽气井和注气井之间,所述监测井包括井管、湿度传感器、井帽、集成模块,集成模块包括处理模块和电源,井管设置在垃圾堆体中,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井管内,并通过传输线与处理模块电连接。采用模块化设计,拆装方便,运行稳定,方便对填埋体内部全方位进行湿度监测。

An on-line humidity monitoring system for aerobic remediation of landfi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填埋场好氧修复的湿度在线监测系统
本技术属于垃圾填埋
,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好氧修复的湿度在线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垃圾填埋是现阶段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产生量日益增长,卫生填埋所占用的土地资源也越来越多,再加上我国遗留的为数众多的非正规填埋场,漫长的厌氧降解使得巨量的土地资源长期浪费,协调好垃圾处理与土地资源占用的问题迫在眉睫。而且,垃圾填埋场对外部环境存在着填埋气泄漏和高浓度渗滤液污染的风险,因此,填埋场都存在着污染防治及修复后再利用的需求。填埋气的产生情况与垃圾堆体内部环境密切相关,通过对填埋场垃圾堆体内部环境进行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填埋体内部垃圾的降解情况及填埋气产生情况,进而了解填埋体的稳定化情况。近年来,随着好氧修复技术的兴起,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速度大大加快,填埋场的稳定化进程有了质的改变,好氧修复技术将填埋体稳定化时间由传统厌氧降解的数十年缩短至2~3年。好氧修复技术将填埋体分为若干个反应单元,通过向填埋体中注入空气,来增加填埋堆体中的氧含量,将堆体内部的厌氧环境转化为有氧环境,同时将气体抽出并辅以渗滤液回灌等措施来加速垃圾降解,这需要对每一个反应区的运行环境进行监测,以便实时了解反应进程,并根据情况及时对堆体内部抽注气、渗滤液回灌等进行调控,使得好氧修复系统稳定高效运行,而传统的垃圾填埋场监测技术已不能满足好氧修复技术对填埋体内部各种环境因子监测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垃圾填埋场好氧修复的湿度在线监测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拆装方便,运行稳定,方便对填埋体内部全方位进行湿度监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填埋场好氧修复的湿度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多个监测井组成的监测井网,多个所述监测井设置在垃圾堆体中的抽气井和注气井之间,所述监测井包括井管、湿度传感器、井帽、集成模块,集成模块包括处理模块和电源,井管设置在垃圾堆体中,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井管内,并通过传输线与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井管上端设有井帽,井帽起到密闭井管,与外界隔离防止产生干扰的作用,井管在湿度传感器所在的位置设有均匀的开孔段,所述处理模块与电源电连接,且处理模块和电源设置在井帽上,距离较近的多个监测井组成一组数据发射单元,位于中心的监测井上有无线模块,邻近的监测井通过传输线与之连接。传输线通过在井管顶端一侧开孔方式出井管,将传感器吊放至预定深度后,开孔用胶密封,通过线缆接头与信号处理转换单元相连。监测井间距为20~50m。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井帽外设有防水罩,该防水罩为透明的防水罩。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湿度传感器设有一个或多个,当湿度传感器有多个时,多个湿度传感器均匀的从上到下布置在井管内,湿度传感器之间的间距为2-10m。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井管底部设有0.5-1m的壤土层,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壤土层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湿度传感器为电阻式湿度传感器、电容式湿度传感器或温湿传感器中的一种,测量范围为0%~100%,测量精度为±0.1~1%。湿度传感器通过传输线与信号处理转换单元相连,传输线兼具信号传输与固定作用,与信号处理转换单元连接处为线缆接头。湿度监测井可作为综合监测井,可同时用于温度、气体等的监测。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无线模块为WiFi模块、ZigBee模块、Z-wave模块中的一种,监测井A的处理模块与监测井B的处理模块之间为RS-232传输协议、RS-422传输协议、RS-485传输协议中的一种。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处理模块电连接有显示模块。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显示模块为显示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系统将湿度监测与填埋场好氧修复技术实际应用相结合,能够更加准确地反应对好氧降解反应的实际情况;多个临近的监测井组成的无线传输单元,可提高无线传输质量;而且本系统的每个监测单元采用模块化设计,拆装方便,运行稳定,改变了传统填埋场湿度监测模式,可对填埋体内部湿度就地进行实时监测,亦可通过无线模块将湿度数据发射至数据中心,对填埋体内部全方位进行湿度监测;本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垃圾填埋场或其他污染场地的湿度监测或者对湿度监测要求更高的好氧降解技术的湿度监测,以便实时监控填埋体内部的反应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布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监测井A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集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湿度传感器,2.传输线,3.井管,4.防水罩,5.集成模块,6.井帽,7.处理模块,8.显示模块,9.无线模块,10.电源,11.壤土层,A.监测井,B.注气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垃圾填埋场好氧修复的湿度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多个监测井组成的井网,所述监测井设置在垃圾堆体中的抽气井和注气井B之间,所述监测井A包括井管3、湿度传感器1、井帽6、集成模块5,所述处理模块7与电源10电连接,井管3设置在垃圾堆体中,所述湿度传感器1设置在井管3内,并通过传输线2与处理模块5电连接,所述井管3上端设有井帽6,井管3在湿度传感器1所在的位置设有均匀的开孔段,开孔段长度为1m,且处理模块7和电源10设置在井帽6上,距离较近的多个监测井通过传输线组成一组数据发射单元,选取位于中心处的一个监测井连接无线模块9。好氧修复技术在垃圾堆体上钻包括抽气井、注气井B、综合监测井、渗滤液收集井在内的多种井,因注气井周围氧含量较高,该区域垃圾降解速度远远超过氧含量较低的区域,不能真实反映填埋堆体中垃圾的整体降解程度,故填埋体内部的湿度监测应与注气井B保持一定距离。监测井A位于注气井B与抽气井(图中未画出)之间,氧含量介于注气井与抽气井周边氧含量之间,是好氧降解反应较活跃的区域,可对垃圾堆体内的多种环境因子进行监测,以反应好氧降解的进程。在实际应用中,监测井A的间距一般取20~50m,每9个监测井A为一组数据发射单元,以保证无线信号传输质量。亦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其他的监测井间距及组合。井管3顶端用井帽6密封防止外界环境对堆体内部监测指标的干扰,井帽上显示模块8,用以显示湿度数据。传输线通过在井管顶端一侧开孔方式出井管,开孔用胶密封,通过线缆接头与信号处理转换单元相连。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井帽6外设有防水罩4,该防水罩4为透明的防水罩,以防止雨水浸入。所述无线模块为WiFi模块、ZigBee模块、Z-wave模块中的一种,监测井A的处理模块与监测井B的处理模块之间为RS-232传输协议、RS-422传输协议、RS-485传输协议中的一种。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湿度传感器1设有一个或多个,当湿度传感器有多个时,多个湿度传感器均匀的上下布置在井管3内。相邻两个湿度传感器1间距为2~5m,湿度传感器等间距放置。如在一个深度为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填埋场好氧修复的湿度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多个监测井组成的井网,监测井设置在垃圾堆体中的抽气井和注气井之间,所述监测井包括井管、湿度传感器、井帽、集成模块,集成模块包括处理模块和电源,井管设置在垃圾堆体中,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井管内,并通过传输线与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井管上端设有井帽,井管在湿度传感器所在的位置设有均匀的开孔段,开孔段长度为1m,所述处理模块与电源电连接,且处理模块和电源设置在井帽上,距离较近的多个监测井通过传输线组成一组数据发射单元,选取位于中心处的监测井连接无线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填埋场好氧修复的湿度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多个监测井组成的井网,监测井设置在垃圾堆体中的抽气井和注气井之间,所述监测井包括井管、湿度传感器、井帽、集成模块,集成模块包括处理模块和电源,井管设置在垃圾堆体中,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井管内,并通过传输线与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井管上端设有井帽,井管在湿度传感器所在的位置设有均匀的开孔段,开孔段长度为1m,所述处理模块与电源电连接,且处理模块和电源设置在井帽上,距离较近的多个监测井通过传输线组成一组数据发射单元,选取位于中心处的监测井连接无线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好氧修复的湿度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是:传输线通过在井管顶端一侧开孔方式出井管,开孔用胶密封,通过线缆接头与信号处理转换单元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好氧修复的湿度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是:监测井之间的间距为20-50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好氧修复的湿度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井帽外设有防水罩,该防水罩为透明的防水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好氧修复的湿度在线监测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靖邦鲁巍何高昂徐涛王浩文王紫张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景弘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