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工厂化制造的模块化节能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434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5:20
一种适合工厂化制造的模块化节能灶,包括炉膛本体,炉膛本体放置在灶底座上表面中部,炉膛本体外部设有炉膛外框架,炉膛外框架放置在灶底座上,炉膛外框架上放置有框架盖板,框架盖板中间设有灶口,灶口用于放置炒锅;炉膛本体外部设有三通烟管,所述的三通烟管的第一烟道口连通炉膛本体,三通烟管的第二烟道口和第三烟道口贯穿炉膛外框架设置;三通烟管的第二烟道口与排烟管承插连接。本专利提供的节能灶,采用模块化的设计,能够实现流水线作业,从而提高工厂制造效率;并且方便运输和组装。

A modular energy-saving stove suitable for factory manufactu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合工厂化制造的模块化节能灶
本技术属于节能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合工厂化制造的模块化节能灶。
技术介绍
节能灶是炉灶的一种,在农村和乡镇区域使用的非常广泛;以前的炉灶采用砖土砌筑,燃烧腔的空间比较大,比较浪费柴火,而节能灶是在普通的炉灶基础上改进的产品,燃烧腔的热量比较集中,可以起到节约木材的效果,另外,利用燃料产生的烟气或余热加热其他物体,从而进一步达到节能的目的。节能灶的燃料也有很多选择,可以烧燃气,也可以烧煤球,对于山区的用户来讲,还可以烧柴火;无论采用什么燃料,都会产生烟气,并且都有热量的散失,而节能灶就是将这些浪费的能量收集起来并再次利用。随着节能灶销量的增加,工厂制造节能灶的效率也需要不断提高,目前的节能灶采用整台加工成型,然后整台出售的方式生产;这样存在以下缺点:1、节能灶的制造效率不高,工厂每月的制造数量得不到突破;2、不方便运输,整台节能灶的体积过大;3、有些节能灶在运输过程中,将部件的螺栓拆卸,等运输到指定的地点后,再重新安装,这样虽然方便了运输,但是现场安装需要耗费时间。目前,很多设备的制造越来越趋于模块化的设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制造效率,还可以方便运输;而现有的节能灶,在模块化的设计中,没有很好的突破,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8418844U记载的“一种节能灶”,CN207815396U记载的“多功能节能灶”;这两个专利文献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节能灶能源再次利用的问题,但是在节能灶模块化的设计上,没有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适合工厂化制造的模块化节能灶,采用模块化的设计,能够实现流水线作业,从而提高工厂制造效率;并且方便运输和组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适合工厂化制造的模块化节能灶,包括炉膛本体,炉膛本体放置在灶底座上表面中部,炉膛本体外部设有炉膛外框架,炉膛外框架放置在灶底座上,炉膛外框架上放置有框架盖板,框架盖板中间设有灶口,灶口用于放置炒锅;炉膛本体外部设有三通烟管,所述的三通烟管的第一烟道口连通炉膛本体,三通烟管的第二烟道口和第三烟道口贯穿炉膛外框架设置;三通烟管的第二烟道口与排烟管承插连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炉膛本体内设有炉芯,炉芯与进料管连通,进料管贯穿炉膛本体外壁设置,且进料管外端设有进料门;炉膛本体底部设有炉膛底板,炉膛底板中部设有漏渣格栅;灶底座上表面设有第一固定桩,炉膛底板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的第一定位孔用于套接第一固定桩上。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炉膛外框架的下边缘设有第二定位孔,灶底座上表面边缘设有第二固定桩;所述的第二定位孔用于套接在第二固定桩上。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炉膛外框架外壁设有进料管槽,进料管槽与进料管相配合。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框架盖板下边缘设有第三定位孔,炉膛外框架上边缘设有第三固定桩,所述的第三定位孔用于套接在第三固定桩上。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灶口内壁上设有多个托板,灶口口径与炒锅口径相等,炒锅放置在灶口处,所述的托板将炒锅外边缘托起。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灶底座上表面中部设有漏渣口,所述的漏渣口位于漏渣格栅下方;漏渣口下方设有装渣抽屉;所述的装渣抽屉与灶底座可拆卸地连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三通烟管的第三烟道口设有烟管封盖。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炒锅、框架盖板、炉膛外框架、炉膛本体、灶底座和装渣抽屉构成了一个节能灶本体,多个节能灶本体并排连接组成了节能灶群组,所述的节能灶群组共用一个排烟管;相邻两个节能灶本体之间,三通烟管的第三烟道口与另一个三通烟管的第二烟道口连通。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相邻两个节能灶本体之间,两个灶底座之间通过卡槽和卡板连接。本专利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提供的节能灶,采用模块化的设计,能够实现流水线作业,从而提高工厂制造效率;2、方便运输,一个节能灶包括了炒锅、框架盖板、炉膛外框架、炉膛本体、灶底座和装渣抽屉,以及排烟管几个大部件,可以分开包装,避免了整台节能灶的体积过大不方便搬运和运输;3、本专利提供的节能灶,组装比较方便,当节能灶其中某一个部件损坏时,可以随时更换,不需要请专业的维修工进行修理。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本技术纵向展开图;图2为实施例1中本技术灶底座结构图;图3为实施例1中本技术炉膛本体结构图;图4为实施例1中本技术炉膛外框架结构图;图5为实施例2中本技术灶底座结构图;图6为实施例2中本技术整体结构图。图中:炒锅1、框架盖板2、灶口201、托板202、第三定位孔203、炉膛外框架3、第三固定桩301、进料管槽302、炉膛本体4、炉芯401、三通烟管402、进料管403、进料门404、炉膛底板405、第一定位孔406、灶底座5、第一固定桩501、第二固定桩502、漏渣口503、装渣抽屉6、排烟管7、烟管封盖8、节能灶群组9、卡槽10、卡板11。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优选的方案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适合工厂化制造的模块化节能灶,包括炉膛本体4,炉膛本体4放置在灶底座5上表面中部,炉膛本体4外部设有炉膛外框架3,炉膛外框架3放置在灶底座5上,炉膛外框架3上放置有框架盖板2,框架盖板2中间设有灶口201,灶口201用于放置炒锅1;炉膛本体4外部设有三通烟管402,所述的三通烟管402的第一烟道口连通炉膛本体4,三通烟管402的第二烟道口和第三烟道口贯穿炉膛外框架3设置;三通烟管402的第二烟道口与排烟管7承插连接。进一步地,炉膛本体4内设有炉芯401,炉芯401与进料管403连通,进料管403贯穿炉膛本体4外壁设置,且进料管403外端设有进料门404;炉膛本体4底部设有炉膛底板405,炉膛底板405中部设有漏渣格栅;灶底座5上表面设有第一固定桩501,炉膛底板405上设有第一定位孔406,所述的第一定位孔406用于套接第一固定桩501上,从而实现炉膛本体4与灶底座5的连接;炉芯401用于放置煤球、煤炭或木材,煤球、煤炭或木材燃烧产生的渣灰会通过漏渣格栅下漏,所述的漏渣格栅为圆形结构;炉膛本体4的外壳和炉芯401均为圆筒形状,炉膛本体4的外壳与炉芯401之间存在空隙。进一步地,炉膛外框架3的下边缘设有第二定位孔,灶底座5上表面边缘设有第二固定桩502;所述的第二定位孔用于套接在第二固定桩502上,从而实现炉膛外框架3与灶底座5的连接;这里需要解释的是,说明书附图4中显示的炉膛外框架3结构,由于视角是俯视向下,第二定位孔未显示。进一步地,炉膛外框架3外壁设有进料管槽302,进料管槽302与进料管403相配合;当炉膛外框架3框架放置在灶底座5上时,进料管403刚好位于进料管槽302内,所述的进料管槽302为方槽结构,进料管403为方管结构。进一步地,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合工厂化制造的模块化节能灶,包括炉膛本体(4),其特征在于:炉膛本体(4)放置在灶底座(5)上表面中部,炉膛本体(4)外部设有炉膛外框架(3),炉膛外框架(3)放置在灶底座(5)上,炉膛外框架(3)上放置有框架盖板(2),框架盖板(2)中间设有灶口(201),灶口(201)用于放置炒锅(1);炉膛本体(4)外部设有三通烟管(402),所述的三通烟管(402)的第一烟道口连通炉膛本体(4),三通烟管(402)的第二烟道口和第三烟道口贯穿炉膛外框架(3)设置;三通烟管(402)的第二烟道口与排烟管(7)承插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工厂化制造的模块化节能灶,包括炉膛本体(4),其特征在于:炉膛本体(4)放置在灶底座(5)上表面中部,炉膛本体(4)外部设有炉膛外框架(3),炉膛外框架(3)放置在灶底座(5)上,炉膛外框架(3)上放置有框架盖板(2),框架盖板(2)中间设有灶口(201),灶口(201)用于放置炒锅(1);炉膛本体(4)外部设有三通烟管(402),所述的三通烟管(402)的第一烟道口连通炉膛本体(4),三通烟管(402)的第二烟道口和第三烟道口贯穿炉膛外框架(3)设置;三通烟管(402)的第二烟道口与排烟管(7)承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工厂化制造的模块化节能灶,其特征在于:炉膛本体(4)内设有炉芯(401),炉芯(401)与进料管(403)连通,进料管(403)贯穿炉膛本体(4)外壁设置,且进料管(403)外端设有进料门(404);炉膛本体(4)底部设有炉膛底板(405),炉膛底板(405)中部设有漏渣格栅;灶底座(5)上表面设有第一固定桩(501),炉膛底板(405)上设有第一定位孔(406),所述的第一定位孔(406)用于套接第一固定桩(5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工厂化制造的模块化节能灶,其特征在于:炉膛外框架(3)的下边缘设有第二定位孔,灶底座(5)上表面边缘设有第二固定桩(502);所述的第二定位孔用于套接在第二固定桩(502)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适合工厂化制造的模块化节能灶,其特征在于:炉膛外框架(3)外壁设有进料管槽(302),进料管槽(302)与进料管(403)相配合。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兆周周鹏吕正军
申请(专利权)人:长阳清江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