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鼠标垫及其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9390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鼠标垫及其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PCB电路板上设置有发光体,所述发光体包括不少于两个的发光源,所述发光源背靠背的设置在所述定位板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鼠标垫及其发光装置,将发光源背靠背的设置在一起,保证光源能水平射,保证所述发光路径形成一个环形回路;而且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整个发光装置的整体面积,使PCB电路板达到最精简单的布局,减少所述发光装置的体积,实现发光装置超薄小巧却能够与导光条稳固连接的技术效果。

A luminous mouse pad and its luminous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鼠标垫及其发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发光鼠标垫
,特别涉及一种发光鼠标垫及其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电脑游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目前市面上的鼠标垫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其中一部分鼠标垫本体可以发光,使得鼠标垫更炫,可以更好的满足电脑游戏的气氛。但这些鼠标垫的发光装置有的是体积较大,影响用户的操作体验;有的是定位差且装配效率低;有的是发光装置的导光条之间的连接不稳固易脱落;有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发光装置与导光条接触不良,从而导致左右导光条的亮度不一致或严重衰减的情形,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光鼠标垫及其发光装置,通过将发光源背靠背的设置在一起,有效避免发光装置因其他方式排列导致的占用大量体积的问题,保证光源能水平射,保证所述发光路径形成一个环形回路;而且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整个发光装置的整体面积,使PCB电路板3达到最精简单的布局,实现发光装置超薄小巧却能够与导光条稳固连接的技术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光装置,包括:壳体和PCB电路板3,所述PCB电路板3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PCB电路板3上设置有发光体34,所述发光体34包括不少于两个的发光源342,所述发光源342背靠背的设置在一起。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发光体34的放置位11,所述放置位1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定位导槽12。优选的,还包括导光条5,所述导光条5通过所述定位导槽12与所述发光源342连接,所述发光源342为RGB灯。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2和下壳体1,所述放置位11和定位导槽12均设置在下壳体1上,所述定位导槽12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定位柱14。优选的,所述PCB电路板上还设置有主控制器31和开关装置,所述主控制器31包括USB接口,所述主控制器31与所述USB接口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器31与所述开关装置信号连接,所述开关装置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发光源342亮灭的开关键32和用于控制所述发光源342颜色转换的转换键33。优选的,所述下壳体1上设置有安装柱,所述上壳体2上设置有所述安装柱对应的安装孔。一种发光鼠标垫,包括鼠标垫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发光装置。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发光鼠标垫及其发光装置,保证光源能水平射,保证所述发光路径形成一个环形回路;而且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整个发光装置的整体面积,使PCB电路板达到最精简单的布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发光装置的PCB电路板和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发光装置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和PCB电路板3,所述PCB电路板3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PCB电路板3上设置有发光体34,所述发光体34包括不少于两个的发光源342,优选的,所述发光体34还包括定位板341,所述定位板341通过强力胶或者焊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PCB电路板3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源342可以为个两个以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源342为两个,所述两个发光源342背靠背的设置在所述定位板341的两侧,所述发光源342背靠背设置,所述背靠背的设计方便发光源342稳固的设置在所述PCB电路板3上,而且减少的发光源342设置在所述PCB电路板3上的焊接点,所述发光源342分开设计时需要8个手工焊接点,背靠背设置仅需要5个焊接点,提高生产效率且降低加工成本。当PCB电路板3设置在壳体内时,所述发光源342与壳体和PCB电路板紧密贴合,保证光源能水平射,保证所述发光路径形成一个环形回路;而且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整个发光装置的整体面积,使PCB电路板3达到最精简单的布局,从而实现外壳尺寸的最小化,同样体积的外壳,采用背靠背设计能在内部放置更多的元器件实现更多的功能。也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减小发光装置的整体体积,使所述发光装置整体变的即薄又小巧精致。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还包括导光条5,所述导光条5优选为圆形的长条形状,所述导光条5可为塑料材质或者硅材质,所述导光条5通过所述定位导槽12与所述发光源342连接,所述发光源342为LED灯珠,所述LED灯珠是具备RGB三原色的灯珠。所述发光源342与所述导光条5连接的部位设置有向内凹起的凹槽,方便所述导光条5恰好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发光源342连接,使得所述导光条5与所述发光源342的连接更加稳固。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其他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PCB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中间,所述壳体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是分开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是分开的,包括上壳体2和下壳体1,所述下壳体1上设置有放置位11,用于放置所述发光体34,所述放置位1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定位导槽12,所述定位导槽可将导光条5与发光源342快速且稳固的连接在一起,有效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导光条5和发光源342出现断裂,从而导致导光条5不能正常发光的情形。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其他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2和下壳体1,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壳体的形状可以为半圆形、跑道型或者梯形,所述定位槽可以是弯曲的,也可以是直线形的,所述放置位11和定位导槽12均设置在下壳体1上,所述定位导槽12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定位柱14。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1-2所示,所述定位柱14的高度长于所述导光条5的直径,保证所述导光条5稳固的与所述发光源342连接。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更近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PCB电路板(印制电路板)上还设置有主控制器31和开关装置,优选的,所述主控制器31为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Unit;MCU),是把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Unit;CPU)的频率与规格做适当缩减,并将内存(memory)、计数器(Timer)、USB(通用串行总线)、A/D转换、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DMA(直接内存存取)等周边接口和LCD驱动电路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所述主控制器31包括USB接口,所述主控制器31与所述USB接口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SB接口优选为USBHUB(USB集线器)接口,是一种可以将一个USB接口扩展为多个,并可以使这些接口同时使用的装置。所述主控制器31与所述开关装置信号连接,所述开关装置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发光源342亮灭的开关键32和用于控制所述发光源342颜色转换的转换键33。所述开关装置与所述主控制器31信号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装置有两个,一个是用于控制发光体开启和关闭的开关键,一个是用于控制发光体的灯光颜色转换的转换键,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PCB电路板(3),所述PCB电路板(3)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PCB电路板(3)上设置有发光体(34),所述发光体(34)包括不少于两个的发光源(342),所述发光源(342)背靠背的设置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PCB电路板(3),所述PCB电路板(3)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PCB电路板(3)上设置有发光体(34),所述发光体(34)包括不少于两个的发光源(342),所述发光源(342)背靠背的设置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发光体(34)的放置位(11),所述放置位(1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定位导槽(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光条(5),所述导光条(5)通过所述定位导槽(12)与所述发光源(342)连接,所述发光源(342)为RGB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2)和下壳体(1),所述放置位(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王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宏峰欣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