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缸摩托车用发动机气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26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气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多缸摩托车用发动机气门,包括发动机气门组件,所述发动机气门组件包括气门密封板、气门连杆、压缩弹簧、支撑垫板和偏心轮,所述气门密封板固定在气门连杆的一端,所述支撑垫板固定在气门连杆的另一端,所述压缩弹簧套接在气门连杆的外部,所述偏心轮转动连接在发动机气门组件的内部;通过发动机气门组件内部安装的密封圈,使得密封圈套在气门连杆的外部,同时密封圈内表面开设的储油环内部注入润滑油,降低了气门连杆在发动机气门组件内部移动时的摩擦阻力,提高了气门连杆移动的稳定性,同时密封圈内表面位于储油环两侧的刮油环,避免储油环内部的润滑油外泄,避免了往储油环内部重复注油。

A kind of engine valve for multi cylinder motor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缸摩托车用发动机气门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气门
,具体涉及一种多缸摩托车用发动机气门。
技术介绍
发动机气门,气门的作用是专门负责向发动机内输入空气并排出燃烧后的废气。从发动机结构上,分为进气门和排气门,进气门的作用是将空气吸入发动机内,与燃料混合燃烧;排气门的作用是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并散热,传统的发动机气门在使用的过程中,气门连杆在发动机气门组件内部移动时存在移动的摩擦阻力,降低了发动机能量转环率,同时气门连杆与支撑垫板连接方式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缸摩托车用发动机气门,具有气门连杆在发动机气门组件内部移动通过润滑油进行润滑,降低了气门连杆在发动机气门组件内部的摩擦阻力,同时气门连杆与支撑垫板连接便捷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缸摩托车用发动机气门,包括发动机气门组件,所述发动机气门组件包括气门密封板、气门连杆、压缩弹簧、支撑垫板和偏心轮,所述气门密封板固定在气门连杆的一端,所述支撑垫板固定在气门连杆的另一端,所述压缩弹簧套接在气门连杆的外部,所述偏心轮转动连接在发动机气门组件的内部,且所述偏心轮与支撑垫板接触,所述气门连杆的外部套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安装在发动机气门组件的内部,所述密封圈的内表面开设有储油环,所述密封圈靠近储油环两侧的内表面一体成型有刮油环,所述发动机气门组件靠近密封圈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安装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与密封圈一体成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垫板包括上垫板和下垫板,所述上垫板和下垫板的连接处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安装有强力磁铁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槽和强力磁铁环均为环形结构,所述上垫板和下垫板表面开设卡槽的深度为强力磁铁环高度的一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垫板的内部镶嵌有定位钢珠,所述气门连杆的上端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钢珠的外部与下垫板接触,所述定位钢珠的内部卡合在定位槽的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垫板内部镶嵌的定位钢珠共设置有三圈,每圈所述定位钢珠共设置有十二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圈管状结构,所述密封圈内表面开设的储油环共设置有两个,所述密封圈内表面一体成型的刮油环共设置有三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刮油环的截面为二分之一圆,且所述刮油环的内表面紧贴气门连杆的外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发动机气门组件内部安装的密封圈,使得密封圈套在气门连杆的外部,同时密封圈内表面开设的储油环内部注入润滑油,降低了气门连杆在发动机气门组件内部移动时的摩擦阻力,提高了气门连杆移动的稳定性,同时密封圈内表面位于储油环两侧的刮油环,避免储油环内部的润滑油外泄,避免了往储油环内部重复注油,同时密封圈通过一体成型的限位块卡合在限位槽的内部,避免密封圈跟随气门连杆在发动机气门组件内部移动,增加了密封圈安装在发动机气门组件内部的稳定性。2、通过上垫板和下垫板构成的支撑垫板,使得气门连杆的上端通过定位槽和定位钢珠固定在上垫板和下垫板的内部,同时定位钢珠在下垫板的作用下卡合在定位槽的内部,提高了气门连杆固定在上垫板和下垫板内部的稳定性,同时上垫板和下垫板通过卡槽和强力磁铁环连接,同时强力磁铁环吸附在上垫板和下垫板表面开设的卡槽的内部,增加了上垫板和下垫板连接的便捷性,降低了支撑垫板组装的难度。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密封圈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支撑垫板和气门连杆剖面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的支撑垫板和气门连杆剖面连接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发动机气门组件;2、气门密封板;3、气门连杆;31、定位槽;4、压缩弹簧;5、支撑垫板;51、上垫板;52、下垫板;53、定位钢珠;54、卡槽;55、强力磁铁环;6、偏心轮;7、密封圈;8、储油环;9、刮油环;10、限位槽;11、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缸摩托车用发动机气门,包括发动机气门组件1,发动机气门组件1包括气门密封板2、气门连杆3、压缩弹簧4、支撑垫板5和偏心轮6,气门密封板2固定在气门连杆3的一端,支撑垫板5固定在气门连杆3的另一端,压缩弹簧4套接在气门连杆3的外部,偏心轮6转动连接在发动机气门组件1的内部,且偏心轮6与支撑垫板5接触,气门连杆3的外部套接有密封圈7,密封圈7安装在发动机气门组件1的内部,密封圈7的内表面开设有储油环8,密封圈7靠近储油环8两侧的内表面一体成型有刮油环9,发动机气门组件1靠近密封圈7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10,限位槽10的内部安装有限位块11,且限位块11与密封圈7一体成型。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发动机气门组件1内部安装的密封圈7,使得密封圈7套在气门连杆3的外部,同时密封圈7内表面开设的储油环8内部注入润滑油,降低了气门连杆3在发动机气门组件1内部移动时的摩擦阻力,提高了气门连杆3移动的稳定性,同时密封圈7内表面位于储油环8两侧的刮油环9,避免储油环8内部的润滑油外泄,避免了往储油环8内部重复注油,同时密封圈7通过一体成型的限位块11卡合在限位槽10的内部,避免密封圈7跟随气门连杆3在发动机气门组件1内部移动,增加了密封圈7安装在发动机气门组件1内部的稳定性。具体的,支撑垫板5包括上垫板51和下垫板52,上垫板51和下垫板52的连接处均开设有卡槽54,卡槽54的内部安装有强力磁铁环55,卡槽54和强力磁铁环55均为环形结构,上垫板51和下垫板52表面开设卡槽54的深度为强力磁铁环55高度的一半,上垫板51的内部镶嵌有定位钢珠53,气门连杆3的上端开设有定位槽31,定位钢珠53的外部与下垫板52接触,定位钢珠53的内部卡合在定位槽31的内部,上垫板51内部镶嵌的定位钢珠53共设置有三圈,每圈定位钢珠53共设置有十二个。本实施例中,通过上垫板51和下垫板52构成的支撑垫板5,使得气门连杆3的上端通过定位槽31和定位钢珠53固定在上垫板51和下垫板52的内部,同时定位钢珠53在下垫板52的作用下卡合在定位槽31的内部,提高了气门连杆3固定在上垫板51和下垫板52内部的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缸摩托车用发动机气门,包括发动机气门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气门组件(1)包括气门密封板(2)、气门连杆(3)、压缩弹簧(4)、支撑垫板(5)和偏心轮(6),所述气门密封板(2)固定在气门连杆(3)的一端,所述支撑垫板(5)固定在气门连杆(3)的另一端,所述压缩弹簧(4)套接在气门连杆(3)的外部,所述偏心轮(6)转动连接在发动机气门组件(1)的内部,且所述偏心轮(6)与支撑垫板(5)接触,所述气门连杆(3)的外部套接有密封圈(7),所述密封圈(7)安装在发动机气门组件(1)的内部,所述密封圈(7)的内表面开设有储油环(8),所述密封圈(7)靠近储油环(8)两侧的内表面一体成型有刮油环(9),所述发动机气门组件(1)靠近密封圈(7)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10),所述限位槽(10)的内部安装有限位块(11),且所述限位块(11)与密封圈(7)一体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缸摩托车用发动机气门,包括发动机气门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气门组件(1)包括气门密封板(2)、气门连杆(3)、压缩弹簧(4)、支撑垫板(5)和偏心轮(6),所述气门密封板(2)固定在气门连杆(3)的一端,所述支撑垫板(5)固定在气门连杆(3)的另一端,所述压缩弹簧(4)套接在气门连杆(3)的外部,所述偏心轮(6)转动连接在发动机气门组件(1)的内部,且所述偏心轮(6)与支撑垫板(5)接触,所述气门连杆(3)的外部套接有密封圈(7),所述密封圈(7)安装在发动机气门组件(1)的内部,所述密封圈(7)的内表面开设有储油环(8),所述密封圈(7)靠近储油环(8)两侧的内表面一体成型有刮油环(9),所述发动机气门组件(1)靠近密封圈(7)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10),所述限位槽(10)的内部安装有限位块(11),且所述限位块(11)与密封圈(7)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缸摩托车用发动机气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板(5)包括上垫板(51)和下垫板(52),所述上垫板(51)和下垫板(52)的连接处均开设有卡槽(54),所述卡槽(54)的内部安装有强力磁铁环(55)。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举才杜学坤徐巍巍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光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