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浇筑用沉降缝的填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9146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物浇筑用沉降缝的填充装置,其包括填充板;在两根长方体金属条之间的已浇筑混凝土单元侧壁上贴合设有填充板;填充板的侧壁分别与相邻的长方体金属条侧壁贴合,长方体金属条的外侧竖直板面与相邻的已浇筑混凝土单元的竖直外壁壁面齐平。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长方体金属条强度高,不易变形,也不易出现因受损而缺失的现象,以此,在向待浇筑混凝土单元进行浇筑时,通过长方体金属条与钢模板抵接,可以有效保证浇筑后的混凝土单元邻近沉降缝的侧棱顺直,提高整个建筑物的美观性,同时,长方体金属条与钢模板接触良好,可以避免出现漏浆的现象,达到节约原料及避免污染环境的目的。

A filling device of settlement joint for building pou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物浇筑用沉降缝的填充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用具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物浇筑用沉降缝的填充装置。
技术介绍
:沉降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当房屋相邻部分的高度、荷载和结构形式差别很大而地基又较弱时,房屋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某些薄弱部位开裂;由此在进行建筑物建设时,通常在适当位置如复杂的平面或体形转折处、高度变化处、荷载、地基的压缩性和地基处理的方法明显不同处设置沉降缝,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可以自由沉降的独立混凝土单元。目前建筑物建设过程中,在已浇筑混凝土单元侧壁按沉降缝的宽度要求贴合一块填充板,然后再使用其他三块钢模板与填充板围成密闭空腔,以此浇筑形成另一个混凝土单元;但是在浇筑过程中,经常由于填充板上与钢模板接触部分存在缺失或变形,导致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单元邻近沉降缝的侧棱凹凸不平,不够顺直,影响整个建筑物的美观;并且在填充板上与钢模板接触部分容易出现漏浆的现象,由此导致原料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沉降缝美观,及有效避免浇筑过程中漏浆,以此节约原料且避免污染环境的建筑物浇筑用沉降缝的填充装置。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建筑物浇筑用沉降缝的填充装置,其包括填充板和长方体金属条;在与待浇筑混凝土单元相对的已浇筑混凝土单元的侧壁两端分别竖直贴合设有一根所述长方体金属条,在两根所述长方体金属条之间的所述已浇筑混凝土单元侧壁上贴合设有所述填充板;所述填充板的侧壁分别与相邻的所述长方体金属条侧壁贴合,所述填充板的外侧竖直板面与两侧相邻的两根所述长方体金属条的外侧竖直板面齐平,所述长方体金属条的外侧竖直板面与相邻的所述已浇筑混凝土单元的竖直外壁壁面齐平。进一步地,所述填充板为硬质泡沫板、沥青木板或竹胶板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地,所述长方体金属条与所述填充板相对的侧壁上嵌入有密封条。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由于长方体金属条强度高,不易变形,也不易出现因受损而缺失的现象,以此,在向待浇筑混凝土单元进行浇筑时,通过长方体金属条与钢模板抵接,可以有效保证浇筑后的混凝土单元邻近沉降缝的侧棱顺直,提高整个建筑物的美观性,同时,长方体金属条与钢模板接触良好,可以避免出现漏浆的现象,达到节约原料及避免污染环境,实现绿色施工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待浇筑混凝土单元完成浇筑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已浇筑混凝土单元1、待浇筑混凝土单元2、长方体金属条3、填充板4、钢模板5、密封条6。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建筑物浇筑用沉降缝的填充装置,其包括填充板4和长方体金属条3;在与待浇筑混凝土单元2相对的已浇筑混凝土单元1的侧壁两端分别竖直贴合设有一根长方体金属条3,在两根长方体金属条3之间的已浇筑混凝土单元1侧壁上贴合设有填充板4;填充板4的侧壁分别与相邻的长方体金属条3侧壁贴合,填充板4的外侧竖直板面与两侧相邻的两根长方体金属条3的外侧竖直板面齐平,长方体金属条3的外侧竖直板面与相邻的已浇筑混凝土单元1的竖直外壁壁面齐平;填充板4为硬质泡沫板、沥青木板或竹胶板中的任意一种,填充板4的顶面及两个长方体金属条3的顶面均与已浇筑混凝土单元1的顶面平齐,填充板4是一块整板或者是由若干块板叠加而成的整体;当混凝土单元发生沉降时,可以有效避免填充板4对混凝土单元造成损坏,同时,通过填充板4还可以对沉降缝起到密封作用,避免因沉降缝内积水而影响混凝土单元的稳定性;由于长方体金属条3强度高,不易变形,也不易出现因受损而缺失的现象,以此,对待浇筑混凝土单元2进行浇筑时,长方体金属条3与钢模板5抵接,可以有效保证浇筑后的混凝土单元邻近沉降缝的侧棱顺直,提高整个建筑物的美观性,同时,长方体金属条3与钢模板5接触良好,可以避免出现漏浆的现象,达到节约原料的目的。长方体金属条3与填充板4相对的侧壁上嵌入有密封条6,密封条6与钢模板5抵接,通过密封条6更有利于防止浇筑过程中,发生漏浆现象;钢模板5安装结束后,将与长方体金属条3邻近的钢模板5通过螺钉依次穿过密封条6和长方体金属条3,并与填充板4螺接,由此当向待浇筑混凝土单元2中浇筑混凝土时,可以进一步保证长方体金属条3的稳定性,避免浇筑过程中因冲击力导致长方体金属条3位置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浇筑质量。使用说明:首先将两根长方体金属条3和填充板4竖直紧靠于已浇筑混凝土单元1的侧壁上,并在每根长方体金属条3的槽内分别填充密封条6,然后通过构建三块钢模板5使其与填充板4围成密闭的待浇筑混凝土单元2,同时将与长方体金属条3邻近的钢模板5通过螺钉依次穿过密封条6和长方体金属条3,与填充板4螺接;待浇筑完成且混凝土硬化后,将钢模板5和密封条6拆卸,为了保证沉降缝内的长方体金属条3更加牢固,且为了美观,再采用较短的螺钉将长方体金属条3与填充板4固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物浇筑用沉降缝的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填充板和长方体金属条;在与待浇筑混凝土单元相对的已浇筑混凝土单元的侧壁两端分别竖直贴合设有一根所述长方体金属条,在两根所述长方体金属条之间的所述已浇筑混凝土单元侧壁上贴合设有所述填充板;所述填充板的侧壁分别与相邻的所述长方体金属条侧壁贴合,所述填充板的外侧竖直板面与两侧相邻的两根所述长方体金属条的外侧竖直板面齐平,所述长方体金属条的外侧竖直板面与相邻的所述已浇筑混凝土单元的竖直外壁壁面齐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浇筑用沉降缝的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填充板和长方体金属条;在与待浇筑混凝土单元相对的已浇筑混凝土单元的侧壁两端分别竖直贴合设有一根所述长方体金属条,在两根所述长方体金属条之间的所述已浇筑混凝土单元侧壁上贴合设有所述填充板;所述填充板的侧壁分别与相邻的所述长方体金属条侧壁贴合,所述填充板的外侧竖直板面与两侧相邻的两根所述长方体金属条的外侧竖直板面齐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龙杨校唐靖杰刘金乐吴平李远见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路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