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梁扶壁卸荷板组合式挡土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122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挑梁扶壁卸荷板组合式挡土墙结构,包括上墙结构和重力式下墙;上墙结构是一横截面成“Z”形的条状结构,包括趾板和踵板、若干搭板、以及若干面板;趾板和踵板沿上墙结构长度方向延伸,且趾板和踵板与面板的下端连接的位置籍由锚杆与重力式下墙的上端连接;每一面板均竖直设置;若干搭板均沿上墙结构长度方向依次首尾相连;每块面板的两端均设有立柱;每块搭板的两侧均设有悬挑梁;每一悬挑梁的固定端均与相应的立柱固定;每一立柱与踵板之间,以及每一面板与踵板之间均设有扶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形式灵活有效的解决陡峭地形条件下路基外侧高临空面支挡结构墙体高大、施工困难、费用高昂等问题,能显著降低相应条件下路基工程的造价。

Composite retaining wall structure with cantilever buttress and unloading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挑梁扶壁卸荷板组合式挡土墙结构
本技术涉及挡土墙建造
,特别涉及挑梁扶壁卸荷板组合式挡土墙结构。
技术介绍
在山区公路、铁路、城市道路的修建过程中挡土墙应用极为普遍,但当遇到特别陡峭的地形导致在路基外侧形成高临空面时,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主要有如下几种:1、在路基外侧边缘(路肩处)设置重力式(衡重式)结构。但随着挡墙高度的增加尤其是墙高超过12m后,墙身体积随墙高的提高成倍数增加,经济性较差。同时其对基底持力层的要求也显著提高,常出现由于地基承载力远不能满足要求而严重限制其应用。2、在路基外侧边缘(路肩处)采用桩板式结构。由于该结构的受力特点,当桩体悬臂高度较大时,由于桩身悬臂段变形较大,需要通过设置的锚杆、锚索进行横向约束,且需要采用更大的桩身尺寸和锚固深度,都导致结构的投资大幅度增加。同时高悬臂桩一般采用矩形截面需要人工挖孔施工,当开挖深度较大时存在施工安全问题,因上述原因都限制了其应用。3、在路基外侧边缘(路肩处)采用加筋土结构。由于加筋土自身稳定的需要,当地形陡峭时为保证加筋材料的锚固长度往往需要对墙背山体进行较大范围开挖,其实施难度较大;同时由于其对填料、施工工艺要求较高且其结构稳定对水的影响极为敏感,故当项目有浸水问题或在砂性填料难以获取、缺乏相应的实施经验的地区难以应用。4、采用“以桥代路”的措施。投资增加较大,低等级道路或投资受到限制时难以采用。由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当地形特别陡峭时,常由于路基向高临空面外侧延伸而导致实施难度较大,甚至出现由此否决建设方案的情况。因此,对现有的挡土墙结构进行改进,考虑将挡土墙结构主体设置于临空面高差相对较低的位置而将部分路基外挑,从而达到有效控制挡土墙高度、降低建设难度、拓展挡土墙应用范围的目的,具有十分显著的工程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挑梁扶壁卸荷板组合式挡土墙结构,实现的目的是充分结合扶壁式结构与卸荷板结构的技术优点,有效解决了陡峭地形条件下路基外侧高临空面支挡结构墙体高大、施工困难、费用高昂等问题,既实现了将部分路基外挑以减小挡墙整体高度,又能利用上墙结构的构造特点,利用土压力计算时的卸荷板效应提高挡墙稳定性,减少重力式下墙的截面体积,显著降低工程造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挑梁扶壁卸荷板组合式挡土墙结构,包括上墙结构,以及设置于所述上墙结构下方的重力式下墙。其中,所述上墙结构和所述重力式下墙之间籍由锚杆连接;所述上墙结构是一横截面成“Z”形的条状结构,包括位于所述上墙结构下部的趾板和踵板,位于所述上墙结构上部的若干搭板,以及垂直于所述趾板和踵板的若干面板;所述趾板和所述踵板沿所述上墙结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趾板和所述踵板与所述面板的下端连接的位置籍由所述锚杆与所述重力式下墙的上端连接;每一所述面板均竖直设置,用于支挡墙后填土;若干所述搭板均沿所述上墙结构长度方向依次首尾相连拼接呈一条状结构,并向外侧伸出;每块所述面板的两端均设有立柱;每块所述搭板的两侧均设有悬挑梁用于支撑所述搭板;每一所述悬挑梁的固定端均与相应的所述立柱固定;每一所述立柱与所述踵板之间,以及每一所述面板与所述踵板之间均设有扶壁。优选的,所述上墙结构和所述重力式下墙之间接触的部分均设有相配的抗滑榫头,并籍由所述抗滑榫头连接。优选的,每一所述立柱与所述踵板之间设有加强型扶壁。优选的,每一所述面板与所述踵板之间均设有普通扶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形式灵活能有效的解决陡峭地形条件下路基外侧高临空面支挡结构墙体高大、施工困难、费用高昂等问题,能显著降低相应条件下路基工程的造价,且具有结构安全、施工简单、布置灵活的特点,特别在山区公路、铁路、城市道路的新改建工程中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应用前景。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示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挑梁扶壁卸荷板组合式挡土墙结构,包括上墙结构1,以及设置于上墙结构1下方的重力式下墙2。其中,上墙结构1和重力式下墙2之间籍由锚杆3连接;上墙结构1是一横截面成“Z”形的条状结构,包括位于上墙结构1下部的趾板14和踵板13,位于上墙结构1上部的若干搭板11,以及垂直于趾板14和踵板13的若干面板15;趾板14和踵板13沿上墙结构1长度方向延伸,且趾板14和踵板13与面板15的下端连接的位置籍由锚杆3与重力式下墙2的上端连接;每一面板15均竖直设置,用于支挡墙后填土;若干搭板11均沿上墙结构1长度方向依次首尾相连拼接呈一条状结构,并向外侧伸出;每块面板15的两端均设有立柱16;每块搭板11的两侧均设有悬挑梁12用于支撑所述搭板11;每一悬挑梁12的固定端均与相应的立柱16固定;每一立柱16与踵板13之间,以及每一面板15与踵板13之间均设有扶壁。本技术的原理在于,以悬挑梁、扶壁式挡土墙、卸荷板重力式挡土墙的理论及结构特点为基础进行组合,并根据需要通过调整悬挑梁12的悬挑长度实现将部分路基向外侧悬挑以减少在陡峭地形条件下挡墙高度;利用扶壁式挡土墙扶壁构造提高上墙结构的刚度,增强对悬挑梁12的支撑效果并控制结构变形;通过调整扶壁式挡土墙的踵板13的长度提高整个上墙结构1的稳定性,同时充分利用踵板13对重力式下墙2显著的“卸荷板效应”,有效降低重力式下墙2的土压力作用点位置,减小其倾覆力矩和基底偏心,提高全墙的稳定性并减少重力式下墙的截面体积。在某些实施例中,上墙结构1和重力式下墙2之间接触的部分均设有相配的抗滑榫头,并籍由抗滑榫头连接。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立柱16与踵板13之间设有加强型扶壁18。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面板15与踵板13之间均设有普通扶壁17。在实际应用中,首先施工重力式下墙2,并待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分层进行墙背回填;待施工至重力式下墙2顶面时实施锚杆3;施工趾板14和踵板13以及面板15、立柱16、普通扶壁17、加强型扶壁18部分,待其达到设计强度后分层进行上墙结构1的墙背回填;施工悬臂梁12,并预制搭板11;最后,待悬臂梁12达到设计强度后装配搭板11。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挑梁扶壁卸荷板组合式挡土墙结构,包括上墙结构(1),以及设置于所述上墙结构(1)下方的重力式下墙(2);其特征在于:/n所述上墙结构(1)和所述重力式下墙(2)之间籍由锚杆(3)连接;/n所述上墙结构(1)是一横截面成“Z”形的条状结构,包括位于所述上墙结构(1)下部的趾板(14)和踵板(13),位于所述上墙结构(1)上部的若干搭板(11),以及垂直于所述趾板(14)和踵板(13)的若干面板(15);/n所述趾板(14)和所述踵板(13)沿所述上墙结构(1)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趾板(14)和所述踵板(13)与所述面板(15)的下端连接的位置籍由所述锚杆(3)与所述重力式下墙(2)的上端连接;/n每一所述面板(15)均竖直设置,用于支挡墙后填土;/n若干所述搭板(11)均沿所述上墙结构(1)长度方向依次首尾相连拼接呈一条状结构,并向外侧伸出;/n每块所述面板(15)的两端均设有立柱(16);/n每块所述搭板(11)的两侧均设有悬挑梁(12)用于支撑所述搭板(11);/n每一所述悬挑梁(12)的固定端均与相应的所述立柱(16)固定;/n每一所述立柱(16)与所述踵板(13)之间,以及每一所述面板(15)与所述踵板(13)之间均设有扶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挑梁扶壁卸荷板组合式挡土墙结构,包括上墙结构(1),以及设置于所述上墙结构(1)下方的重力式下墙(2);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墙结构(1)和所述重力式下墙(2)之间籍由锚杆(3)连接;
所述上墙结构(1)是一横截面成“Z”形的条状结构,包括位于所述上墙结构(1)下部的趾板(14)和踵板(13),位于所述上墙结构(1)上部的若干搭板(11),以及垂直于所述趾板(14)和踵板(13)的若干面板(15);
所述趾板(14)和所述踵板(13)沿所述上墙结构(1)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趾板(14)和所述踵板(13)与所述面板(15)的下端连接的位置籍由所述锚杆(3)与所述重力式下墙(2)的上端连接;
每一所述面板(15)均竖直设置,用于支挡墙后填土;
若干所述搭板(11)均沿所述上墙结构(1)长度方向依次首尾相连拼接呈一条状结构,并向外侧伸出;
每块所述面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古诚严国香许瑞红罗洪邹瑜刘晓江郭维王泸文戢华彬何莉赵鹏任现峰罗欢张启威杨书楼何思宇钟蕤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千年城市规划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