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建中小型水库的导流隧洞改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110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建中小型水库的导流隧洞改造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导流洞,导流洞由进口控制段、无压隧洞段以及消能段组成,导流洞内位于进口控制段的进水口处设置有闸室,进口控制段与无压隧洞段之间设置有有压隧洞段以及竖井闸室控制段,水从闸室进入导流洞后依次经过进口控制段、有压隧洞段、竖井闸室控制段、无压隧洞段以及消能段,闸室开合设置在进口控制段的进水口处,闸室的顶壁上开设有落水孔,导流洞内开设有与竖井闸室控制段连通的取水井,取水井竖直开设在竖井闸室控制段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在导流洞导流完成之后通过导流洞用于取水以及放空从而避免工程投资的浪费的优点。

A new structure of diversion tunnel for medium and small reservoi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建中小型水库的导流隧洞改造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建中小型水库的导流隧洞改造结构。
技术介绍
导流明渠,有进行大坝分期施工的条件和场地,截流之前向开挖明渠,在截流时河水从明渠流走。在以后的施工阶段,在对明渠进行二次截流时,河水就可以从已经完工的第一期工程的泄流洞中流出,在不具备条件建设导流明渠的大坝施工,如在山体内开挖大断面的隧洞,在截流的时候,河水从隧洞中流走;在工程竣工后,这个隧洞封堵或另作它用;这个隧洞,就称为导流洞。新建中小型水库时通常需布置导流洞,导流洞建设对地形地质条件要求高、工程投资大。现有工程建设中通常在工程建成后封堵导流洞,未作其他利用,造成工程投资浪费较大,而在后期进行取水以及放空时,又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取水以及放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建中小型水库的导流隧洞改造结构,具有在导流洞导流完成之后通过导流洞用于取水以及放空从而避免工程投资的浪费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建中小型水库的导流隧洞改造结构,包括导流洞,所述导流洞由进口控制段、无压隧洞段以及消能段组成,所述导流洞内位于进口控制段的进水口处设置有闸室,所述进口控制段与无压隧洞段之间设置有有压隧洞段以及竖井闸室控制段,水从闸室进入导流洞后依次经过进口控制段、有压隧洞段、竖井闸室控制段、无压隧洞段以及消能段,所述闸室开合设置在所述进口控制段的进水口处,所述闸室的顶壁上开设有落水孔,所述导流洞内开设有与竖井闸室控制段连通的取水井,所述取水井竖直开设在竖井闸室控制段的正上方。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打开闸室上的闸门,在导流期间让水从闸室前进入到导流洞内,依次经过进口控制段、有压隧洞段、竖井闸室控制段以及无压隧洞段,最后进入消能段;导流结束后,将闸室关闭,需要取水或者放空水库内的水时,通过闸室上方的落水孔将水库内的水再次通入到导流洞内,通过取水井把水从竖井闸室控制段取出即可;这样设置后,导流洞在工程建成之后,不用进行封堵,可将导流洞用作取水以及放空,从而解决导流高程与取水、放空高程不一致的问题,不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额外修筑其它导流设施,从而达到节约工程投资的效果。进一步,所述闸室的迎水侧开设有预留孔,所述闸室上设置有控制预留孔启闭的闸门。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打开闸门,将预留孔暴露出来,便能够直接让水库内的水通过闸室上的预留孔进入到导流洞内;而将闸门遮盖在预留孔处,从而让水不能通过,达到实现启闭较为直观的效果。进一步,所述闸室上位于落水孔处设置有进水格栅。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进水格栅的设置能达到使得水库内的一些漂浮污染物不易通过落水孔进入到闸室内的效果。进一步,所述闸室顶高程与水库的死水位的高度持平。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死水位是指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水库消落的最低水位。曾称为设计低水位,而闸室顶高程与死水位高度持平之后,能够让落水孔正常地将水库内的水放入导流洞内。进一步,所述闸室上位于预留孔的两侧开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燕尾槽,所述闸门上设置有在所述燕尾槽内滑动的燕尾块,所述闸室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闸门在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组件,让闸门开始竖直移动,此时闸门上的燕尾块在燕尾槽内滑动,使得闸门整体竖直往上移动,从而将预留孔打开,而燕尾块和燕尾槽的设置使得闸门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较为稳定地移动。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闸室上位于闸门上方的防水气缸,所述防水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往下延伸且与所述闸门的顶部连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防水气缸让防水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延伸,进而推动闸门竖直往下移动,在闸门完全将预留孔遮挡后关闭防水气缸;而需要打开预留孔时,启动防水气缸让防水气缸的活塞杆回缩,此时闸门就会在竖直方向向上被拉动,使得闸门竖直向上移动,预留孔便会被打开,从而达到驱动闸门启闭较为方便的效果。进一步,所述预留孔的周边设置有防水密封圈,在所述闸门将预留孔遮盖时,所述闸门与所述防水密封圈贴合。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密封圈的设置使得闸门在遮盖住预留孔处时,能够让水更不易进入预留孔内,使得防水的效果更高。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打开闸室上的闸门,在导流期间让水从闸室前进入到导流洞内,依次经过进口控制段、有压隧洞段、竖井闸室控制段以及无压隧洞段,最后进入消能段;导流结束后,将闸室关闭,需要取水或者放空水库内的水时,通过闸室上方的落水孔将水库内的水再次通入到导流洞内,通过取水井把水从竖井闸室控制段取出即可;这样设置后,导流洞在工程建成之后,不用进行封堵,可将导流洞用作取水以及放空,从而解决导流高程与取水、放空高程不一致的问题,不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额外修筑其它导流设施,从而达到节约工程投资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展示闸室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导流洞;11、进口控制段;12、有压隧洞段;13、竖井闸室控制段;14、无压隧洞段;15、消能段;16、取水井;2、闸室;21、落水孔;22、预留孔;23、进水格栅;24、燕尾槽;3、闸门;31、燕尾块;4、防水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新建中小型水库的导流隧洞改造结构,包括导流洞1,导流洞1由进口控制段11、无压隧洞段14以及消能段15组成,导流洞1内位于进口控制段11的进水口处设置有闸室2,进口控制段11与无压隧洞段14之间设置有有压隧洞段12以及竖井闸室控制段13,水从闸室2进入导流洞1后依次经过进口控制段11、有压隧洞段12、竖井闸室控制段13、无压隧洞段14以及消能段15,闸室2开合设置在进口控制段11的进水口处,闸室2的顶壁上开设有落水孔21,导流洞1内开设有与竖井闸室控制段13连通的取水井16,取水井16竖直开设在竖井闸室控制段13的正上方。如图1、2所示,闸室2的迎水侧开设有预留孔22,闸室2上设置有控制预留孔22启闭的闸门3,即闸室2上位于预留孔22的两侧开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燕尾槽24,闸门3上设置有在燕尾槽24内滑动的燕尾块31,燕尾槽24的长度长于预留孔22的高度,闸室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闸门3在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为设置在闸室2上位于闸门3上方的防水气缸4,防水气缸4的活塞杆竖直往下延伸且与闸门3的顶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现有的电学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在总控制室操控防水气缸4的开启和关闭,这里便不多赘述,而防水气缸4在市面上能直接购买到。启动防水气缸4让防水气缸4的活塞杆竖直向下延伸,进而推动闸门3竖直往下移动,在闸门3完全将预留孔22遮挡后关闭防水气缸4;而需要打开预留孔22时,启动防水气缸4让防水气缸4的活塞杆回缩,此时闸门3就会在竖直方向向上被拉动,使得闸门3竖直向上移动,预留孔22便会被打开,而燕尾块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建中小型水库的导流隧洞改造结构,包括导流洞(1),所述导流洞(1)由进口控制段(11)、无压隧洞段(14)以及消能段(15)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洞(1)内位于进口控制段(11)的进水口处设置有闸室(2),所述进口控制段(11)与无压隧洞段(14)之间设置有有压隧洞段(12)以及竖井闸室控制段(13),水从闸室(2)进入导流洞(1)后依次经过进口控制段(11)、有压隧洞段(12)、竖井闸室控制段(13)、无压隧洞段(14)以及消能段(15),所述闸室(2)开合设置在所述进口控制段(11)的进水口处,所述闸室(2)的顶壁上开设有落水孔(21),所述导流洞(1)内开设有与竖井闸室控制段(13)连通的取水井(16),所述取水井(16)竖直开设在竖井闸室控制段(13)的正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建中小型水库的导流隧洞改造结构,包括导流洞(1),所述导流洞(1)由进口控制段(11)、无压隧洞段(14)以及消能段(1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洞(1)内位于进口控制段(11)的进水口处设置有闸室(2),所述进口控制段(11)与无压隧洞段(14)之间设置有有压隧洞段(12)以及竖井闸室控制段(13),水从闸室(2)进入导流洞(1)后依次经过进口控制段(11)、有压隧洞段(12)、竖井闸室控制段(13)、无压隧洞段(14)以及消能段(15),所述闸室(2)开合设置在所述进口控制段(11)的进水口处,所述闸室(2)的顶壁上开设有落水孔(21),所述导流洞(1)内开设有与竖井闸室控制段(13)连通的取水井(16),所述取水井(16)竖直开设在竖井闸室控制段(13)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建中小型水库的导流隧洞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室(2)的迎水侧开设有预留孔(22),所述闸室(2)上设置有控制预留孔(22)启闭的闸门(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建中小型水库的导流隧洞改造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昌东江启升吴涛王勇许健夏洋谢曌涂瑶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