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电解双层阳极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04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银电解双层阳极袋,包括矩形的袋身a,袋身a下部的外表面加固有袋身b,袋身a的顶部固接有至少两根挂绳。本装置整体为涤纶材质,耐酸耐腐蚀,通过袋身a下半部分加固袋身b,使得阳极袋下部变为双层,更加结实耐用,不易破损,阳极泥不易渗漏,保证了电解银粉的纯度,减少了含量金的损失;同时保持袋身a上半部分仍为单层布,电解液在袋内外流通不受阻碍,不影响银电解生产工艺指标。

A double anode bag for silver electroly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银电解双层阳极袋
本技术属于银电解阳极泥收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电解双层阳极袋。
技术介绍
银电解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粗银的精炼提纯,二是回收粗银中的含量金。银电解生产中,粗银阳极泥收集采用一种阳极袋,这种阳极袋在使用时存在如下问题:(1)单层阳极袋易破损,阳极泥会进入电解液中,污染电解液,进而影响电解银粉的纯度;(2)阳极泥进入电解液会造成阳极泥中金的损失。因此急需一种银电解生产过程中对阳极泥能更有效收集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银电解双层阳极袋,解决了现有单层阳极袋易破损进而影响电解银粉纯度、含量金损失的问题。本技术一种银电解双层阳极袋,包括矩形的袋身a,袋身a下部的外表面加固有袋身b,袋身a的顶部固接有至少两根挂绳,还包括多个绝热圈,每个绝热圈通过挂绳与袋身a连接,每个绝热圈为半筒状,每个绝热圈内嵌有弧形的铁丝,铁丝的弧度与绝热圈弧度一致,每个绝热圈外表面的两端均固接有挡壁,挡壁均沿绝热圈径向向外延伸。袋身b高度占袋身a高度的二分之一。袋身a内撑有长方体形的钛篮,钛篮上方敞口,钛篮的高度等于袋身a的高度,钛篮的棱角为弧形。钛篮表面呈网格状,钛篮网格规格为2厘米×2厘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一种银电解双层阳极袋,通过将单层阳极袋的袋身a下部加固为双层,解决了现有单层阳极袋底部易破损的问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2.一种银电解双层阳极袋,袋身a内设置钛篮用以撑开阳极袋,使得阳极袋更加结实耐用,不易破损,阳极泥不易渗漏,保证了电解银粉的纯度,减少了含量金的损失。3.一种银电解双层阳极袋,通过设置绝热圈,用以隔绝挂绳与阳极铜排的直接接触,避免挂绳长时间高温工作受到破损,同时还可以减少挂绳与阳极铜排的直接磨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银电解双层阳极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银电解双层阳极袋的整体结构的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银电解双层阳极袋的绝缘圈结构示意图a;图4是本技术一种银电解双层阳极袋的绝缘圈结构示意图b;图5是本技术一种银电解双层阳极袋的钛篮结构示意图。图中,1.袋身a,2.挂绳,3.铁丝,4.袋身b,5.钛篮,6.绝热圈,7.挡壁,8.阳极铜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银电解双层阳极袋,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矩形的袋身a1,袋身a1的材质为涤纶,涤纶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耐酸碱腐蚀的特点,袋身a1下部的外表面加固有袋身b4,袋身b4高度占袋身a1高度的二分之一,袋身b4覆盖与袋身a1下部外表面后,使得阳极袋下部整体为双层,结实耐用,不易破损,减少阳极泥渗漏,袋身a1上部依然为单层布,利于电解液在袋内外的流通,袋身a1顶部分别固接有至少两根挂绳2,挂绳2是经阻燃处理过的化纤布条,化纤布条宽度为2厘米,太窄容易断,太宽增加成本,相邻挂绳之间的距离可取10厘米,袋身a1与袋身b4之间的缝制、袋身a1与挂绳2的缝制均采用涤纶线缝制。如图3及图4所示,还包括多个绝热圈6,每个绝热圈6通过挂绳2与袋身a1连接,绝热圈6的材质可选用电木材料,具有耐高温、强度高且绝缘性好的特性,每个绝热圈6为半筒状,半筒状与阳极铜排8的外表面形状相适应,有助于绝热圈扣于其上,每个绝热圈6内嵌有弧形铁丝3,铁丝3的弧度与绝热圈6的弧度一致,设置铁丝3可以使得绝热圈6的韧性、强度增加利于扣合,每个绝热圈6外表面的两侧均固接有挡壁7,挡壁7均沿绝热圈6径向向外延伸,挡壁7使得挂绳2卡在绝热圈6外壁时能够保持在绝热圈上。如图5所示,袋身a1内撑有长方体形的钛篮5,钛篮5为纯钛材质,耐酸碱腐蚀,清洗后可循环使用,钛篮5上方敞口,钛篮5长度比阳极袋短3厘米,宽度比电解槽相邻同极间距短10厘米,钛篮5的高度等于袋身a1的高度,钛篮5表面呈网格状,钛篮5的棱角为弧形,防止刺破阳极袋,放置钛篮5网格规格为2厘米×2厘米,阳极泥可以穿过钛篮,脱落的残极收集在钛篮内,安装钛篮是为了使阳极袋能够被撑开,避免阳极袋与发热的阳极银板接触,造成阳极袋破损。实际生产中使用单层阳极袋,电解银粉中各杂质含量情况如下表1,表1实际生产中使用本技术一种银电解双层阳极袋,电解银粉中各杂质含量情况如下表2,表2从表1和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使用单层阳极袋,电解银粉达不到国标3#银标准;使用双层阳极袋后,电解银粉全部达到国标2#银标准。银粉中金含量从500ppm(0.05%)以上降低至50ppm左右,每吨银粉可回收金450克以上,年产5吨白银可回收金2250克,金价250元/克计算,每年可创造效益562500元。在实际生产中,中小企业单层阳极袋每月需50个,改用双层阳极袋后,每月仅需20个,破损率大大降低,单层阳极袋25元一个,双层阳极袋30元一个,每月节省成本650元,每年可降低生产成本7800元。本技术的一种银电解双层阳极袋,整体为涤纶材质,耐酸耐腐蚀,通过袋身a1下半部分加固袋身b4,使得阳极袋更加结实耐用,不易破损,阳极泥不易渗漏,保证了电解银粉的纯度,减少了含量金的损失;同时保持袋身a上半部分为单层布,电解液在袋内外流通不受阻碍,不影响银电解生产工艺指标。挂绳2为经阻燃处理过的化纤材质,不易烧断,延长了阳极袋使用寿命。钛篮5可以撑开阳极袋,避免阳极袋与发热的阳极银板接触,可有效防止阳极袋的破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银电解双层阳极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的袋身a(1),所述袋身a(1)下部的外表面加固有袋身b(4),所述袋身a(1)的顶部固接有至少两根挂绳(2),还包括多个绝热圈(6),每个所述绝热圈(6)通过挂绳(2)与袋身a(1)连接,每个所述绝热圈(6)为半筒状,每个所述绝热圈(6)内嵌有弧形的铁丝(3),所述铁丝(3)的弧度与绝热圈(6)弧度一致,每个所述绝热圈(6)外表面的两端均固接有挡壁(7),所述挡壁(7)均沿绝热圈(6)径向向外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银电解双层阳极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的袋身a(1),所述袋身a(1)下部的外表面加固有袋身b(4),所述袋身a(1)的顶部固接有至少两根挂绳(2),还包括多个绝热圈(6),每个所述绝热圈(6)通过挂绳(2)与袋身a(1)连接,每个所述绝热圈(6)为半筒状,每个所述绝热圈(6)内嵌有弧形的铁丝(3),所述铁丝(3)的弧度与绝热圈(6)弧度一致,每个所述绝热圈(6)外表面的两端均固接有挡壁(7),所述挡壁(7)均沿绝热圈(6)径向向外延伸。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亮宋振海董文龙吕超飞
申请(专利权)人:潼关中金冶炼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