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处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04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处理机,包括机架,机架设置有转盘和带动转盘转动的电机,转盘水平设置,转盘的周向均布的设置有若干容置铜管的容置槽,转盘的外侧还设置有上料组件、加热组件和下料组件,加热组件包括沿转盘的周向延伸的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以及将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连接的连接管,第一加热管设置于容置槽远离转盘中心的一侧,第二加热管设置于容置槽靠近转盘中心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热处理机,可以高效的对铜管进行热处理,同时,降低能耗,提高产出。

A heat treatment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处理机
本技术涉及热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热处理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铜管是管类产品的原材料,铜管一般还需要进行再加工才能形成最终的产品,再加工的内容主要是对铜管的端部进行扩口。也即,使铜管套在锥形柱上,锥形柱将铜管的一端撑大,使铜管端部的内径和外径均大于铜管的另一端。为避免扩口时铜管涨裂,还需要使用热处理设备对铜管进行加热,以消除应力。然而,现有的热处理设备主要是加热炉,能耗高,热处理速度慢,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热处理机,可以高效的对铜管进行热处理,同时,降低能耗,提高产出。本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热处理机,包括机架,机架设置有转盘和带动转盘转动的电机,转盘水平设置,转盘的周向均布的设置有若干容置铜管的容置槽,转盘的外侧还设置有上料组件、加热组件和下料组件,加热组件包括沿转盘的周向延伸的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以及将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连接的连接管,第一加热管设置于容置槽远离转盘中心的一侧,第二加热管设置于容置槽靠近转盘中心的一侧。优选的,容置槽将转盘的顶部和底部连通,转盘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盘,固定盘设置有能够与容置槽同轴的出料孔。进一步的,出料孔的直径大于容置槽的径向尺寸。优选的,机架设置有带动加热组件升降的第一升降组件。优选的,下料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下料导轨,下料导轨的顶部设置于容置槽的底部,下料导轨的底部设置有容置铜管的物料框。>进一步的,下料导轨的底部还设置有带动物料框移动的输送轨道。进一步的,输送轨道沿上料组件与下料组件的连线方向延伸设置。进一步的,输送轨道设置有隔板,隔板与机架上下翻转连接,隔板设置有便于手持提升隔板的手柄。优选的,上料组件包括上料导轨,上料导轨包括靠近容置槽的竖直段、远离容置槽的水平段、将竖直段和水平段连接的扭转段。进一步的,水平段设置有扁平的进料口,进料口的截面积沿靠近竖直段的方向变小。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热处理机通过设置上料组件,便于将铜管导入容置槽内,省去目视确认的步骤,降低操作工的劳动强度;还通过将容置槽设置在转盘的周向,并通过设置电机带动转盘转动,进而,铜管依次经过加热组件,使得铜管的热处理近似流水线加工,减少了在制品数量降低了成本,还能满足后工序对热处理产量的要求;还通过使加热组件具有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并使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位于铜管的两侧,形成一个加热腔,可以高效的加热铜管;再者,加热组件只对铜管的一端加热,所需的能量少,降低了能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热处理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技术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常规的,热处理机一般是加热炉结构,一次需要将大量的铜管装入,然后对所有铜管进行整体加热,待热处理完毕后,还需要等待铜管冷却。因而加热炉结构的热处理机存在诸多缺点:1、需要前工序一次生产大量的铜管,才能满足热处理机的处理能力,否则经济性低;2、热处理后又给后工序产生大量的铜管,增加后工序的处理压力;3、热处理工序积存大量铜管,增加在制品数量,增加生产成本;4、对铜管整体加热,耗费热量多。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热处理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设置有转盘2和带动转盘2转动的电机4,转盘2水平设置,转盘2的周向均布的设置有若干容置铜管的容置槽3,转盘2的外侧还设置有上料组件5、加热组件6和下料组件,加热组件6包括沿转盘2的周向延伸的第一加热管61和第二加热管62以及将第一加热管61和第二加热管62连接的连接管63,第一加热管61设置于容置槽3远离转盘2中心的一侧,第二加热管62设置于容置槽3靠近转盘2中心的一侧。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上料组件5,便于将铜管导入容置槽3内,省去目视确认的步骤,降低操作工的劳动强度;还通过将容置槽3设置在转盘2的周向,并通过设置电机4带动转盘2转动,进而,铜管依次经过加热组件6,使得铜管的热处理近似流水线加工,减少了在制品数量降低了成本,还能满足后工序对热处理产量的要求;还通过使加热组件6具有第一加热管61和第二加热管62,并使第一加热管61和第二加热管62位于铜管的两侧,形成一个加热腔,可以高效的加热铜管;再者,加热组件6只对铜管的一端加热,所需的能量少,降低了能耗。为了使得铜管能够自动从容置槽3排出进而避免手工取放导致烫伤,可以使容置槽3将转盘2的顶部和底部连通,转盘2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盘7,固定盘7设置有能够与容置槽3同轴的出料孔。为了避免铜管在出料孔卡滞,可以使出料孔的直径大于容置槽3的径向尺寸。为了对不同长度的铜管进行热处理,可以使机架1设置有带动加热组件6升降的第一升降组件。对于下料组件的设置,可以使下料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下料导轨8,下料导轨8的顶部设置于容置槽3的底部,下料导轨8的底部设置有容置铜管的物料框9。也即,铜管经过热处理后自动沿下料导轨8进入物料框9内,省去人工取放的操作。为方便将铜管转移至后工序,可以使下料导轨8的底部还设置有带动物料框9移动的输送轨道。为方便操作工操作以及方便前后工序衔接,可以使输送轨道沿上料组件5与下料组件的连线方向延伸设置。为了避免铜管不经热处理而转移至下工序,可以使输送轨道设置有隔板10,隔板10与机架1上下翻转连接,隔板10设置有便于手持提升隔板10的手柄,也即,当物料框9内的铜管均被取出进行热处理时,物料框9才会转移至下料组件处收集热处理完毕的铜管。为方便员工装料,可以使上料组件5包括上料导轨,上料导轨包括靠近容置槽3的竖直段51、远离容置槽3的水平段52、将竖直段51和水平段52连接的扭转段53。也即,先以操作工方便的姿势将铜管水平装入,在上料导轨中,上料导轨将铜管转移成竖直状态,便于铜管进入容置槽3。为了使得铜管顺利的进入上料导轨,可以使水平段52设置有扁平的进料口,进料口的截面积沿靠近竖直段51的方向变小。以上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处理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机架(1)设置有转盘(2)和带动转盘(2)转动的电机(4),转盘(2)水平设置,转盘(2)的周向均布的设置有若干容置铜管的容置槽(3),转盘(2)的外侧还设置有上料组件(5)、加热组件(6)和下料组件,加热组件(6)包括沿转盘(2)的周向延伸的第一加热管(61)和第二加热管(62)以及将第一加热管(61)和第二加热管(62)连接的连接管(63),第一加热管(61)设置于容置槽(3)远离转盘(2)中心的一侧,第二加热管(62)设置于容置槽(3)靠近转盘(2)中心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处理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机架(1)设置有转盘(2)和带动转盘(2)转动的电机(4),转盘(2)水平设置,转盘(2)的周向均布的设置有若干容置铜管的容置槽(3),转盘(2)的外侧还设置有上料组件(5)、加热组件(6)和下料组件,加热组件(6)包括沿转盘(2)的周向延伸的第一加热管(61)和第二加热管(62)以及将第一加热管(61)和第二加热管(62)连接的连接管(63),第一加热管(61)设置于容置槽(3)远离转盘(2)中心的一侧,第二加热管(62)设置于容置槽(3)靠近转盘(2)中心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3)将转盘(2)的顶部和底部连通,转盘(2)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盘(7),固定盘(7)设置有能够与容置槽(3)同轴的出料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孔的直径大于容置槽(3)的径向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设置有带动加热组件(6)升降的第一升降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镜明
申请(专利权)人:鹤山市富亿铜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