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淡水养殖尾水处理达标排放、回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8999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及回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淡水养殖尾水处理达标排放、回用系统,包括除磷水箱、过滤机和小分子杀菌器,除磷水箱通过第一水管与过滤机连接,过滤机内设有过滤结构,过滤结构通过第四水管连接小分子杀菌器,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若干滤芯,滤芯包括外套筒,外套筒外套有筒状的滤布,外套筒内穿设有内管,内管侧面设有流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简易技术装备实现传统养殖系统的技术改造,推动海水、淡水鱼类养殖产业的结构调整,节约有限的水资源并减少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对于水质要求高的鱼类养殖产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淡水养殖尾水处理达标排放、回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及回用
,尤其是涉及一种海、淡水养殖尾水处理达标排放、回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以鲆鲽类为代表的海水鱼类养殖产业水产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深井海水+温室大棚”的养殖模式由于日换水率高(1-8次/天),大量消耗了地下海水资源和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目前原先的鲆鲽鱼类养殖集中地区由于受到水源条件的限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岌岌可危,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改变海水鱼类养殖业的发展模式,我国自近三个五年计划以来,在国家科研项目中重点支持了海水循环水养殖关键装备与系统模式的科研攻关,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诸如生物净化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系统建设和运行成本高、操作管理专业性强的诸多原因,虽然封闭循环水养殖模式是代表未来水产养殖产业的方向,但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下,尚不具备全面推广的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淡水养殖尾水处理达标排放、回用系统,采用简易技术装备实现传统养殖系统的技术改造,推动海水、淡水鱼类养殖产业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淡水养殖尾水处理达标排放、回用系统,包括除磷水箱(1)、过滤机(4)和小分子杀菌器(20),除磷水箱(1)通过第一水管(7)与过滤机(4)连接,过滤机(4)内设有过滤结构(6),过滤结构(6)通过第四水管(10)连接小分子杀菌器(20),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6)包括若干滤芯(61),滤芯(61)包括外套筒(611),外套筒(611)外套有筒状的滤布(612),外套筒(611)内穿设有内管(613),内管(613)侧面设有流水孔(613a);外套筒(611)的两端相通并分别连接有封底套(614)、封顶套(615),封底套(614)上设有用于与外套筒(611)底部螺接的内螺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淡水养殖尾水处理达标排放、回用系统,包括除磷水箱(1)、过滤机(4)和小分子杀菌器(20),除磷水箱(1)通过第一水管(7)与过滤机(4)连接,过滤机(4)内设有过滤结构(6),过滤结构(6)通过第四水管(10)连接小分子杀菌器(20),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6)包括若干滤芯(61),滤芯(61)包括外套筒(611),外套筒(611)外套有筒状的滤布(612),外套筒(611)内穿设有内管(613),内管(613)侧面设有流水孔(613a);外套筒(611)的两端相通并分别连接有封底套(614)、封顶套(615),封底套(614)上设有用于与外套筒(611)底部螺接的内螺纹槽(614a),封顶套(615)上设有用于与内管(613)顶部螺接的内螺纹通孔(615a),第四水管(10)接于内螺纹通孔(615a)上,封底套(614)和封顶套(615)上均设有用于勒紧滤布(612)的箍线槽(61a);外套筒(611)的侧面间隔均匀地设有若干凸条(616),凸条(616)从外套筒(611)的底部延伸至外套筒(611)的顶部,封顶套(615)底部设有若干插槽(615b),插槽(615b)用于与凸条(616)顶部配合插接,封底套(614)的顶部与外套筒(611)的底部围成一圈间隙(617),间隙(617)与内管(613)上的流水孔(613a)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淡水养殖尾水处理达标排放、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涂膜槽(3),涂膜槽(3)通过第三水管(9)与过滤机(4)连接;过滤结构(6)通过第二水管(8)与涂膜槽(3)连接,涂膜槽(3)用于将硅藻土涂覆于滤布(6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淡水养殖尾水处理达标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汉勤康保良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江南给排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