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作业铁路轨道工程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773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应急作业铁路轨道工程车,属于铁路轨道设备技术领域。本应急作业铁路轨道工程车,包括轨道底盘车、支撑平移单元、回转支撑台和双向控制室,轨道底盘车底部的中间及四周设置支撑平移单元,轨道底盘车顶部转动连接回转支撑台,回转支撑台的一端设置双向控制室,回转支撑台的另一端设置施工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可对铁路沿线旁的区域施工以及较远的区域施工,施工效率较高,更换铁路线及调头效率较高。

Emergency operation railway engineering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急作业铁路轨道工程车
本技术涉及铁路轨道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应急作业铁路轨道工程车。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铁路工程建设空前加快,铁路沿线的施工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在火车空窗期,操作人员驾驶轨道车行驶至待施工位置施工作业。随着我国铁路车次越来越密集,空窗期越来越短,甚至只有夜间才有空窗期,这就导致施工时间紧张,安全性降低。在非空窗期,为躲避铁路沿线的火车通行,轨道车需要进站通过铁路道岔移动至相邻的铁路线,若站点离施工位置较远,将耗费较多时间,效率较低。再者,轨道车调头也需要进站通过铁路道岔,效率也较低。此外,轨道车只能对铁路沿线旁的区域施工,再远的区域就只能由人工施工,施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急作业铁路轨道工程车,解决目前的轨道车对铁路沿线施工效率较低、更换铁路线及调头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应急作业铁路轨道工程车,包括轨道底盘车、支撑平移单元、回转支撑台和双向控制室,支撑平移单元包括支撑梁和平移梁,轨道底盘车底部的左前角、左后角、右前角和右后角的位置均活动连接支撑梁,支撑梁可相对于轨道底盘车向外伸出及缩回,支撑梁的末端设置有第一伸缩缸,第一伸缩缸的伸缩端设置有第一支撑盘,第一伸缩缸伸缩以使第一支撑盘接触或脱离地面,轨道底盘车底部中间位置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一对平移梁,平移梁可相对于轨道底盘车向两侧伸出及缩回,轨道底盘车可相对于平移梁移动,平移梁的末端设置有第二伸缩缸,第二伸缩缸的伸缩端设置有第二支撑盘,第二伸缩缸伸缩以使第二支撑盘接触或脱离地面,轨道底盘车顶部中间位置转动连接回转支撑台底部中间位置,回转支撑台的一端设置双向控制室,回转支撑台的另一端设置有施工设备。进一步的,轨道底盘车底部中间位置的左侧和右侧均滑动连接一对平移梁,轨道底盘车上设置有液压马达,液压马达经减速器动力连接有平移齿轮,平移梁上设置有与平移齿轮啮合的平移齿条,平移齿轮相对平移齿条啮合转动以带动平移梁相对于轨道底盘车向两侧伸出及缩回且带动轨道底盘车相对于平移梁移动。进一步的,轨道底盘车底部的左前角、左后角、右前角和右后角的位置均滑动连接支撑梁,轨道底盘车上设置有液压马达,液压马达经减速器动力连接有伸缩齿轮,支撑梁上设置有与伸缩齿轮啮合的伸缩齿条,伸缩齿轮相对伸缩齿条啮合转动以带动支撑梁相对于轨道底盘车向外伸出及缩回。进一步的,轨道底盘车底部的左前角、左后角、右前角和右后角的位置均铰接支撑梁,支撑梁摆动可使支撑梁相对于轨道底盘车向外伸出及缩回。进一步的,所述施工设备为机械手,机械手的底座转动连接回转支撑台的另一端。进一步的,所述双向控制室内的前侧设置有前控制台,双向控制室的前侧开设用于操作前控制台的操作人员观察用的前视窗;双向控制室内的后侧设置有后控制台,双向控制室的后侧开设用于操作后控制台的操作人员观察用的后视窗,双向控制室的顶部开设用于操作后控制台的操作人员观察用的顶视窗。进一步的,所述轨道底盘车为电力牵引机车,电力牵引机车经受电弓连接铁路电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应急作业铁路轨道工程车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本技术的应急作业铁路轨道工程车,可便捷地进入施工区域,车辆可以搭载人员和机械设备等;借助支撑平移单元,实现车辆不进站不经道岔,在铁路线任意位置将车辆横跨移动至其他铁路线行驶,最大程度利用火车班次空窗期;借助支撑平移单元,实现车辆在合适铁路沿线位置,将车辆移动至路基旁边执行施工作业、暂时等候施工、暂时等候火车行驶等任务;借助回转支撑台,实现车辆不进站不经道岔,在单条铁路线任意位置前向与反向行驶的驾驶室调头;借助回转支撑台,巧妙避免铁路沿线上部电网的空间限制,将双向控制室与施工设备对称分布在回转支撑台上,方便配重平衡增强稳定性,同时实现车辆双向行驶时控制室对调需求;车辆直接从电气化轨道铁路取电,保证施工所需能源的充足、便利和清洁,不必另外搭载燃油与发电机等;借助双向控制室,实现将车辆行驶控制与施工设备施工控制集成为同一个控制室两个朝向控制;借助机械手,可以对铁路沿线旁的区域施工以及较远的区域施工,施工效率较高。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应急作业铁路轨道工程车进行施工准备状态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应急作业铁路轨道工程车沿铁路运行状态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应急作业铁路轨道工程车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应急作业铁路轨道工程车的双向控制室的立体图;其中,1、轨道底盘车,2、支撑平移单元,21、左前平移梁,211、左前第二伸缩缸,212、左前第二支撑盘,22、左后平移梁,221、左后第二伸缩缸,222、左后第二支撑盘,23、右前平移梁,231、右前第二伸缩缸,232、右前第二支撑盘,24、右后平移梁,241、右后第二伸缩缸,242、右后第二支撑盘,25、左前支撑梁,251、左前第一伸缩缸,252、左前第一支撑盘,26、左后支撑梁,261、左后第一伸缩缸,262、左后第一支撑盘,27、右前支撑梁,271、右前第一伸缩缸,272、右前第一支撑盘,28、右后支撑梁,281、右后第一伸缩缸,282、右后第一支撑盘,3、回转支撑台,4、双向控制室,41、前控制台,411、前视窗,413、前座椅,42、后控制台,421、后视窗,422、顶视窗,423、后座椅,5、机械手,6、铁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应急作业铁路轨道工程车,包括轨道底盘车1、支撑平移单元2、回转支撑台3和双向控制室4等。作业区域为铁路沿线的路基边坡处危岩落石区,到达该区域最为便捷的陆路交通方式为铁路,该工程车采用轨道底盘车1来实现高效快速的转移。支撑平移单元2可以将工程车整体移动至对向车道,甚至是移动至铁路的路基,以便于作业与停放,且可在施工时对工程车实现良好平稳支撑。回转支撑台3可以绕轨道底盘车1的中心360°转动,回转支撑台3利用其回转特性带动机械手5及双向控制室4转动,从而使机械手5实现全方位的工作,使双向控制室4转换工程车的车头。受铁路运营空窗期的限制,双向控制室4可以通过转换车头的方式实现双向行驶,不需要通过站点的道岔实现掉头,更为灵活。双向控制室4便于操作人员通过前控制台41驾驶工程车沿铁轨6行驶,也便于操作人员通过后控制台42操作施工。机械手5可以对铁路沿线旁的区域施工以及较远的区域施工,施工效率较高。轨道底盘车1为电力牵引机车,电力牵引机车经受电弓连接铁路电网。轨道底盘车1通过电力自驱动以沿铁轨6行驶。如图3所示,支撑平移单元2包括支撑梁(左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急作业铁路轨道工程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底盘车、支撑平移单元、回转支撑台和双向控制室,支撑平移单元包括支撑梁和平移梁,轨道底盘车底部的左前角、左后角、右前角和右后角的位置均活动连接支撑梁,支撑梁可相对于轨道底盘车向外伸出及缩回,支撑梁的末端设置有第一伸缩缸,第一伸缩缸的伸缩端设置有第一支撑盘,第一伸缩缸伸缩以使第一支撑盘接触或脱离地面,轨道底盘车底部中间位置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一对平移梁,平移梁可相对于轨道底盘车向两侧伸出及缩回,轨道底盘车可相对于平移梁移动,平移梁的末端设置有第二伸缩缸,第二伸缩缸的伸缩端设置有第二支撑盘,第二伸缩缸伸缩以使第二支撑盘接触或脱离地面,轨道底盘车顶部中间位置转动连接回转支撑台底部中间位置,回转支撑台的一端设置双向控制室,回转支撑台的另一端设置有施工设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作业铁路轨道工程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底盘车、支撑平移单元、回转支撑台和双向控制室,支撑平移单元包括支撑梁和平移梁,轨道底盘车底部的左前角、左后角、右前角和右后角的位置均活动连接支撑梁,支撑梁可相对于轨道底盘车向外伸出及缩回,支撑梁的末端设置有第一伸缩缸,第一伸缩缸的伸缩端设置有第一支撑盘,第一伸缩缸伸缩以使第一支撑盘接触或脱离地面,轨道底盘车底部中间位置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一对平移梁,平移梁可相对于轨道底盘车向两侧伸出及缩回,轨道底盘车可相对于平移梁移动,平移梁的末端设置有第二伸缩缸,第二伸缩缸的伸缩端设置有第二支撑盘,第二伸缩缸伸缩以使第二支撑盘接触或脱离地面,轨道底盘车顶部中间位置转动连接回转支撑台底部中间位置,回转支撑台的一端设置双向控制室,回转支撑台的另一端设置有施工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作业铁路轨道工程车,其特征在于:轨道底盘车底部中间位置的左侧和右侧均滑动连接一对平移梁,轨道底盘车上设置有液压马达,液压马达经减速器动力连接有平移齿轮,平移梁上设置有与平移齿轮啮合的平移齿条,平移齿轮相对平移齿条啮合转动以带动平移梁相对于轨道底盘车向两侧伸出及缩回且带动轨道底盘车相对于平移梁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左帅刘强宋庆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