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异型管拔管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654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橡胶异型管拔管工具,属于胶管生产技术领域,包括连接块、顶压杆以及弹性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橡胶异型管拔管工具,将硫化后的胶管的自由端伸入到滑动槽内,然后启动气源,一部分高压气体穿过进气口推动顶压杆移动,使顶压杆穿进胶管的自由端,并将胶管的管壁压紧于滑动槽的内壁上,另一部分高压气体穿过通孔,进入到胶管内,使胶管的内壁与芯轴外壁脱离,并且高压气体高速流至了芯轴末端后形成反冲气流,反冲气流将连接块和胶管一同被推离芯轴,然后关闭气源,弹性结构使顶压杆复位,胶管从滑动槽内脱离,完成拔下胶管的工作,这种方式通过提高了拔下胶管的工作效率。

Rubber special pipe pulling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橡胶异型管拔管工具
本技术属于胶管生产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橡胶异型管拔管工具。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生产胶管时,需要将成型的胶管从模具的芯轴上拔下来,由于刚成型的胶管紧密贴合于芯轴上,胶管的内壁与芯轴之间的作用力较大,工作人员从芯轴上拔下胶管费时费力,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异型管拔管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拔下胶管的工作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橡胶异型管拔管工具,包括:连接块,一端设有滑动槽,另一端设有与所述滑动槽相连通的进气口;顶压杆,滑动设于所述滑动槽内,且与所述进气口相对设置,用于压紧胶管的管壁;所述顶压杆与所述进气口相对应的一端上设有用于朝向胶管和芯轴充气的通孔;和弹性结构,一端连接于所述顶压杆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块上,用于复位所述顶压杆;所述通孔的孔口面积小于所述进气口的面积;所述顶压杆借助从所述进气口通入的压缩气体运动压缩所述弹性结构,将胶管的管壁压紧在所述滑动槽内。进一步地,所述顶压杆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通气槽。进一步地,所述顶压杆远离所述进气口的外侧面为锥面。进一步地,所述顶压杆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侧设有用于与所述滑动槽的内壁密封连接的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包括:增压柱体;和调节套筒,固定设于所述增压柱体上;所述滑动槽设于所述增压柱体靠近所述调节套筒的一侧,且与所述调节套筒连通;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增压柱体远离所述调节套筒的一侧,且与所述滑动槽相连通;所述弹性结构套设于所述顶压杆上,位于所述滑动槽与所述顶压杆之间,且一端固定于所述顶压杆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调节套筒上;所述顶压杆滑动配合于所述滑动槽和所述调节套筒内。进一步地,所述顶压杆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环形凸起部,所述调节套筒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限位所述弹性结构的限位凸起部,所述弹性结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环形凸起部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限位凸起部上。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结构为弹簧。进一步地,所述增压柱体和所述调节套筒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异型管拔管工具还包括:连接管,一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气源连接;和气阀,设于所述连接管上,用于控制所述连接管的通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外延伸且与所述连接管相连通的螺纹凸起,一个所述螺纹凸起与所述进气口连接,另一个所述螺纹凸起用于与气源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橡胶异型管拔管工具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橡胶异型管拔管工具,将硫化后的胶管的自由端伸入到滑动槽内,然后启动气源,一部分高压气体穿过进气口推动顶压杆移动,使顶压杆穿进胶管的自由端,并将胶管的管壁压紧于滑动槽的内壁上,另一部分高压气体穿过通孔,进入到胶管内,使胶管的内壁与芯轴外壁脱离,并且高压气体高速流至了芯轴末端后形成反冲气流,反冲气流将连接块和胶管一同被推离芯轴,然后关闭气源,弹性结构使顶压杆复位,胶管从滑动槽内脱离,完成拔下胶管的工作。这种方式通过高压气流快速地使胶管内壁与芯轴外壁分离,并且在反冲气流的作用下将胶管从芯轴上取下,提高了拔下胶管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橡胶异型管拔管工具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橡胶异型管拔管工具的轴测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连接块;11、滑动槽;12、进气口;13、增压柱体;14、调节套筒;141、限位凸起部;2、顶压杆;21、通孔;22、通气槽;23、锥面;24、密封圈;25、环形凸起部;3、弹性结构;4、连接管;41、气阀;42、螺纹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和图2,现对本技术提供的橡胶异型管拔管工具进行说明。一种橡胶异型管拔管工具,包括连接块1、顶压杆2以及弹性结构3,连接块1的一端设有滑动槽11,另一端设有与滑动槽11相连通的进气口12;顶压杆2滑动设于滑动槽11内,且与进气口12相对设置,用于压紧胶管的管壁;顶压杆2与进气口12相对应的一端上设有用于朝向胶管和芯轴充气的通孔21;弹性结构3的一端连接于顶压杆2上,另一端连接于连接块1上,用于复位顶压杆2;通孔21的孔口面积小于进气口12的面积;顶压杆2借助从进气口12通入的压缩气体运动压缩弹性结构3,将胶管的管壁压紧在滑动槽内11。本技术提供的橡胶异型管拔管工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将硫化后胶管的自由端伸入到滑动槽11内,然后启动气源,一部分高压气体穿过进气口12推动顶压杆2移动并压缩弹性结构3,使顶压杆2穿进胶管的自由端内,并将胶管的管壁压紧于滑动槽11的内壁上,另一部分高压气体穿过通孔21,进入到胶管内,使胶管的内壁与芯轴外壁脱离,并且高压气体高速流至了芯轴末端后形成反冲气流,反冲气流将连接块1和胶管一同被推离芯轴,然后关闭气源,弹性结构3使顶压杆2复位,胶管从滑动槽11内脱离,完成拔下胶管的工作。这种方式通过高压气流快速地使胶管内壁与芯轴外壁分离,并且在反冲气流的作用下将胶管从芯轴上取下,提高了拔下胶管的工作效率。在顶压杆2靠近进气口12的一端设置后腔,压缩气体先进入后腔,再进入通孔21内,通孔21的直径与后腔直径之间的比例应控制在1:50左右,使一部分高压气源可以推动顶压杆2移动,并将胶管压紧,另一部分穿过通孔21进入到胶管与芯轴之间。使用该橡胶异型管拔管工具,拔脱作业时间缩短了2/3;也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还消除了工作人员以往拔管过程中损伤胶管表面质量的现象,也消除了胶管烫伤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请参阅图1,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橡胶异型管拔管工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顶压杆2远离进气口12的一端设有与通孔21相连通的通气槽22,设置通气槽22,使高压气体穿过通孔21后,先进入到通气槽22内,增大气流与胶管的接触面积,使胶管与芯轴圆周方向上的接触面均有气流穿过,胶管与芯轴脱离的更为彻底、效果更好。通气槽22的内壁可设为向外倾斜的锥形结构,便于气流进入到胶管与芯轴之间。请参阅图1,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橡胶异型管拔管工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顶压杆2远离进气口12的外侧面为锥面23,在高压气流推动顶压杆2朝向胶管运动,需要顶压杆2进入到胶管内,来将胶管的管壁压紧于顶压杆2与滑动槽11之间,设置锥面23,使顶压杆2更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橡胶异型管拔管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接块,一端设有滑动槽,另一端设有与所述滑动槽相连通的进气口;/n顶压杆,滑动设于所述滑动槽内,且与所述进气口相对设置,用于压紧胶管的管壁;所述顶压杆与所述进气口相对应的一端上设有用于朝向胶管和芯轴充气的通孔;和/n弹性结构,一端连接于所述顶压杆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块上,用于复位所述顶压杆;/n所述通孔的孔口面积小于所述进气口的面积;所述顶压杆借助从所述进气口通入的压缩气体运动压缩所述弹性结构,将胶管的管壁压紧在所述滑动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橡胶异型管拔管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块,一端设有滑动槽,另一端设有与所述滑动槽相连通的进气口;
顶压杆,滑动设于所述滑动槽内,且与所述进气口相对设置,用于压紧胶管的管壁;所述顶压杆与所述进气口相对应的一端上设有用于朝向胶管和芯轴充气的通孔;和
弹性结构,一端连接于所述顶压杆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块上,用于复位所述顶压杆;
所述通孔的孔口面积小于所述进气口的面积;所述顶压杆借助从所述进气口通入的压缩气体运动压缩所述弹性结构,将胶管的管壁压紧在所述滑动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异型管拔管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杆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通气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橡胶异型管拔管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杆远离所述进气口的外侧面为锥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异型管拔管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杆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侧设有用于与所述滑动槽的内壁密封连接的密封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异型管拔管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包括:
增压柱体;和
调节套筒,固定设于所述增压柱体上;
所述滑动槽设于所述增压柱体靠近所述调节套筒的一侧,且与所述调节套筒连通;所述进气口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朝阳吴英超樊硕郭旭东许春光王何阳
申请(专利权)人:阔丹凌云汽车胶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