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转子的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46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转子的压铸模具,包括静模装置、动模装置和嵌件,动模装置包括动模部件和脱模部件,脱模部件位于动模部件的一端,动模部件包括动模固定部件和动模,动模包括芯模、动模套、动模压套和缓冲装置;本装置采用动模部件和脱模部件相互配合的方式,脱模部件插入动模部件的内部实现压铸件的自动脱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动模采用芯模和动模套相互配合的方式,芯模用于对嵌件的径向进行定位,动模套用于对嵌件的轴向进行定位,并且配合动模压套和缓冲装置对动模套轴向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弥补嵌件轴向尺寸的误差,保证了压铸件的压铸精度和稳定性。

A die casting die for outer r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转子的压铸模具
本技术涉及电机转子压铸
,尤其涉及一种外转子的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外转子是由带有嵌件的两端铝合金压铸而成,对高速旋转状态下的动平衡要求比较高,传统的卧式冷压室铝合金压铸模具型芯为实心圆柱体或实心类圆柱体,当压铸件带有嵌件时,嵌件内径过小套不进模具型芯内,嵌件内径与模具型芯外径间隙过大其位置精度又差,并且嵌件由多个钢片叠加形成的,钢片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在对工件压铸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工件钢片叠加在一起时不能保证长度方向的误差统一,上、下模之间的距离在压铸时是固定的,不能进行微调,这样导致模座上的工件与模具之间存在缝隙,容易导致铝溢出,严重影响两端压铸工作的稳定性,人们尝试采用弹性定位的方式进行定位,例如专利“CN106180635A”公开了一种弹性涨圈结构型芯的卧式冷压室铝合金压铸模具,该装置采用弹性涨圈和圆台状涨胎实现对嵌件进行固定,弹性涨圈和圆台状涨胎容易磨损,并且在铸件高温的的环境下容易老化,影响涨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影响压铸件的产品质量,并且该装置结构复杂,维修和保养成本比较高,严重影响压铸件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下问题,现有的装置采用弹性涨圈和圆台状涨胎对嵌件进行固定,容易磨损和老化,影响嵌件位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影响压铸件的产品质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外转子的压铸模具,包括静模装置和动模装置,所述动模装置相对静模装置左右移动,实现压铸模具的开启和闭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装置包括动模部件和脱模部件,所述脱模部件位于动模部件远离静模装置的一端,所述脱模部件贯穿到动模部件内部,所述动模部件包括动模固定部件和动模,所述动模固定部件与脱模部件固定连接,所述动模位于动模固定部件的内部,与静模装置配合内部形成压铸件的压铸空间,所述动模包括芯模和动模套,所述动模套套设在芯模的外表面,所述芯模和动模套位于动模固定部件的内部。在此基础上,所述动模还包括动模压套和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位于动模压套的一端,所述动模压套的另一端与动模套的端部接触,所述动模压套套设在芯模的外表面。在此基础上,所述缓冲装置为碟簧。在此基础上,所述动模固定部件包括动模固定板和动模压板,所述动模固定板与脱模部件固定连接,所述动模压板与动模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动模位于动模固定板和动模压板之间,并贯穿动模压板的左右两个端面。在此基础上,所述静模装置包括浇口板、静模压板和静模,所述静模位于浇口板、静模压板之间,所述静模贯穿静模压板的左右两端。在此基础上,所述静模装置还包括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位于静模中部靠近动模的一端,与静模固定连接,所述芯模包括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位于芯模靠近静模一端的端面中部,所述定位销位于定位孔内,将静模与芯模固定连接。在此基础上,所述脱模部件包括固定件、压板部件、复位部件、导向部件和脱模件,所述固定件与动模部件固定连接,所述压板部件位于固定件的内部远离动模部件的一端,所述导向部件、脱模件与压板部件固定连接,所述导向部件、脱模件贯穿到动模部件内,所述复位部件位于压板部件与动模部件之间。在此基础上,所述脱模件为针状结构,所述脱模件的一端与压板部件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动模固定板、芯模、动模套,与压铸件的端部接触。在此基础上,所述脱模件为多个,沿压铸件的圆周均匀布置。在此基础上,所述复位部件套设在导向部件的外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动模装置采用动模部件和脱模部件相互配合的方式,脱模部件插入动模部件的内部实现压铸件的自动脱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动模采用芯模和动模套相互配合的方式,芯模用于对嵌件的径向进行定位,动模套用于对嵌件的轴向进行定位,并且配合动模压套和缓冲装置对动模套轴向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弥补嵌件轴向尺寸的误差,避免嵌件尺寸误差导致轴向位置不准确产生嵌件损伤或者铸造液体的泄露,保证了压铸制造的稳定性。2、本装置的脱模部件采用固定件、压板部件、复位部件、导向部件和脱模件相配合的方式,压板部件与脱模件实现压铸件的脱模,导向部件对脱模件进行导向,复位部件实现压板部件的复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证了脱模的效率,提高了压铸的生产效率。3、本装置的脱模件为针式结构,沿压铸件的圆周均匀布置,保证了压铸件圆周方向受力的均匀性,避免圆周方向受力不均导致压铸件与动模卡死,保证了压铸件的脱模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动模与嵌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压铸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静模装置,11、浇口板,12、静模压板,13、静模,14、定位销,2、动模装置,21、动模部件,211、动模固定部件,2111、动模固定板,2112、动模压板,212、动模,2121、芯模,21211、定位孔,2122、动模套,2123、动模压套,2124、缓冲装置,22、脱模部件,221、固定件,222、压板部件,223、复位部件,224、导向部件,225、脱模件,3、嵌件,4、压铸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示意性的示出了一种外转子的压铸模具。本技术披露一种外转子的压铸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静模装置1、动模装置2和嵌件3,嵌件3位于动模装置2内,静模装置1和动模装置2配合对嵌件3进行压紧,动模装置2相对静模装置1左右移动,实现带有嵌件3的压铸件4的开模,压铸件4为中间带有嵌件3两端同时进行压铸的零件,如图3所示;动模装置2包括动模部件21和脱模部件22,脱模部件22位于动模部件21远离静模装置1的一端,脱模部件22贯穿到动模部件21内实现压铸件4的自动脱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动模部件21包括动模固定部件211和动模212,动模固定部件211与脱模部件22固定连接,动模212位于动模固定部件211的内部,与嵌件3、静模装置1配合内部形成压铸件4的压铸空间;动模固定部件211包括动模固定板2111和动模压板2112,动模固定板2111与脱模部件22固定连接,动模压板2112与动模固定板2111固定连接,动模212位于动模固定板2111和动模压板2112之间,并贯穿动模压板2112的左右两个端面;动模212包括芯模2121、动模套2122、动模压套2123和缓冲装置2124,如图2所示,动模套2122套设在芯模2121的外表面,动模压套2123套设在芯模2121的外表面,并位于动模套2122的一端,动模压套2123的另一端与缓冲装置2124接触,动模压套2123和缓冲装置2124位于模固定板2111和动模压板2112之间,芯模2121、动模套2122位于动模压板2112内,芯模2121贯穿动模压板2112的左右两个端面,嵌件3套设在芯模2121的外表面,一端与动模套2122远离动模压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转子的压铸模具,包括静模装置(1)和动模装置(2),所述动模装置(2)相对静模装置(1)左右移动,实现压铸模具的开启和闭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装置(2)包括动模部件(21)和脱模部件(22),所述脱模部件(22)位于动模部件(21)远离静模装置(1)的一端,所述脱模部件(22)贯穿到动模部件(21)内部,所述动模部件(21)包括动模固定部件(211)和动模(212),所述动模固定部件(211)与脱模部件(22)固定连接,所述动模(212)位于动模固定部件(211)的内部,与静模装置(1)配合内部形成压铸件的压铸空间,所述动模(212)包括芯模(2121)和动模套(2122),所述动模套(2122)套设在芯模(2121)的外表面,所述芯模(2121)和动模套(2122)位于动模固定部件(211)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转子的压铸模具,包括静模装置(1)和动模装置(2),所述动模装置(2)相对静模装置(1)左右移动,实现压铸模具的开启和闭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装置(2)包括动模部件(21)和脱模部件(22),所述脱模部件(22)位于动模部件(21)远离静模装置(1)的一端,所述脱模部件(22)贯穿到动模部件(21)内部,所述动模部件(21)包括动模固定部件(211)和动模(212),所述动模固定部件(211)与脱模部件(22)固定连接,所述动模(212)位于动模固定部件(211)的内部,与静模装置(1)配合内部形成压铸件的压铸空间,所述动模(212)包括芯模(2121)和动模套(2122),所述动模套(2122)套设在芯模(2121)的外表面,所述芯模(2121)和动模套(2122)位于动模固定部件(21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转子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212)还包括动模压套(2123)和缓冲装置(2124),所述缓冲装置(2124)位于动模压套(2123)的一端,所述动模压套(2123)的另一端与动模套(2122)的端部接触,所述动模压套(2123)套设在芯模(2121)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转子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2124)为碟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转子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固定部件(211)包括动模固定板(2111)和动模压板(2112),所述动模固定板(2111)与脱模部件(22)固定连接,所述动模压板(2112)与动模固定板(2111)固定连接,所述动模(212)位于动模固定板(2111)和动模压板(2112)之间,并贯穿动模压板(2112)的左右两个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转子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模装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东益压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