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便于使用的灭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24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便于使用的灭火器,其结构包括容器、提把、压把、保险销、压力表、软管、喷管、管夹、阀体、虹吸管和升降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新型便于使用的灭火器,通过设置了升降支撑架,有利于通过托盘支撑灭火器,通过第二螺栓和压垫在固定架上固定灭火器,通过滑块在滑槽上的滑动调节第二支架在第一支架上的位置,并通过第一螺栓进行固定,对灭火器高度进行调节,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更加便捷的对灭火器进行使用,造成灭火器过重,提着使用时过于费力以及无法便捷的调节使用时的高度,十分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便于使用的灭火器
本技术是一种新型便于使用的灭火器,属于灭火器领域。
技术介绍
灭火器,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灭火器内放置化学物品,用以救灭火灾,灭火器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灭火器内装填的成分不一样,是专为不同的火灾起因而设的,我们使用时必须注意,以免产生反效果及引起生命危险,随着时代的发展,灭火器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无法实现更加便捷的对灭火器进行使用,造成灭火器过重,提着使用时过于费力以及无法便捷的调节使用时的高度,十分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便于使用的灭火器,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现更加便捷的对灭火器进行使用,造成灭火器过重,提着使用时过于费力以及无法便捷的调节使用时的高度,十分不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便于使用的灭火器,包括容器、提把、压把、保险销、压力表、软管、喷管、管夹、阀体、虹吸管和升降支撑架,所述容器顶部与提把底部螺栓连接,所述提把顶部与压把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提把背部与保险销进行插接,所述容器前端面顶部设置有压力表并且与压力表嵌入配合,所述软管顶部与容器左侧顶部进行插接,并且软管顶部与喷管进行插接,所述容器外侧面底部与管夹进行插接,所述管夹左端与喷管进行插接,所述容器外侧面中部与升降支撑架进行插接,所述阀体位于容器内部顶部,并且阀体顶部与压把下端面左端嵌入配合,所述阀体下端面中部与虹吸管顶部进行插接,所述升降支撑架由第一支架、滑槽、滑板、第二支架、第一螺栓、固定架、第二螺栓、压垫、托盘、底盘和滑轮组成,所述第一支架左侧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滑槽并且与滑槽嵌入配合,所述滑槽内侧与滑板滑动连接,所述滑板位于第二支架右侧前后两端并且与第二支架进行焊接,所述固定架右端与第二支架左侧中部进行焊接,所述固定架内侧与容器进行插接,所述第二螺栓外侧与固定架左侧中部螺纹连接,并且第二螺栓右端粘接有压垫,所述托盘右端与第二支架左侧底部进行焊接,所述第一支架左侧底部设置有底盘并且与底盘进行焊接,所述滑轮顶部与底盘底部螺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均设置有螺孔并且螺孔的数量有三个,通过螺孔对第一螺栓进行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滑轮的数量为三个并且大小和结构均一致,在底盘的低端为底盘提供稳定的支撑和移动效果。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和滑板的数量均为两个并且滑板大小与滑槽内侧大小一致,使滑板与滑槽内侧贴紧吻合,增加第二支架在第一支架上滑动的稳定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均设置有高度调节标志线并且标志线的数量为三个,在调节第二支架在第一支架上的高度时提供便捷的螺孔位置提示。进一步地,所述托盘和底盘均为圆形并且底盘的半径长度大于托盘的半径长度,使托盘可以稳定的放置在底盘上,令底盘提供稳定的支撑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为铝制材质。进一步地,所述压垫的材质为橡胶材质。本技术的一种新型便于使用的灭火器,通过设置了升降支撑架,有利于通过托盘支撑灭火器,通过第二螺栓和压垫在固定架上固定灭火器,通过滑块在滑槽上的滑动调节第二支架在第一支架上的位置,并通过第一螺栓进行固定,对灭火器高度进行调节,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更加便捷的对灭火器进行使用,造成灭火器过重,提着使用时过于费力以及无法便捷的调节使用时的高度,十分不便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容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升降支撑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升降支撑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A区结构示意图;图中:容器-1、提把-2、压把-3、保险销-4、压力表-5、软管-6、喷管-7、管夹-8、升降支撑架-9、阀体-10、虹吸管-11、第一支架-901、滑槽-902、滑板-903、第二支架-904、第一螺栓-905、固定架-906、第二螺栓-907、压垫-908、托盘-909、底盘-910、滑轮-91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与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便于使用的灭火器:包括容器1、提把2、压把3、保险销4、压力表5、软管6、喷管7、管夹8、阀体10、虹吸管11和升降支撑架9,容器1顶部与提把2底部螺栓连接,提把2顶部与压把3底部转动连接,提把2背部与保险销4进行插接,容器1前端面顶部设置有压力表5并且与压力表5嵌入配合,软管6顶部与容器1左侧顶部进行插接,并且软管6顶部与喷管7进行插接,容器1外侧面底部与管夹8进行插接,管夹8左端与喷管7进行插接,容器1外侧面中部与升降支撑架9进行插接,阀体10位于容器1内部顶部,并且阀体10顶部与压把3下端面左端嵌入配合,阀体10下端面中部与虹吸管11顶部进行插接,升降支撑架9由第一支架901、滑槽902、滑板903、第二支架904、第一螺栓905、固定架906、第二螺栓907、压垫908、托盘909、底盘910和滑轮911组成,第一支架901左侧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滑槽902并且与滑槽902嵌入配合,滑槽902内侧与滑板903滑动连接,滑板903位于第二支架904右侧前后两端并且与第二支架904进行焊接,固定架906右端与第二支架904左侧中部进行焊接,固定架906内侧与容器1进行插接,第二螺栓907外侧与固定架906左侧中部螺纹连接,并且第二螺栓907右端粘接有压垫908,托盘909右端与第二支架904左侧底部进行焊接,第一支架901左侧底部设置有底盘910并且与底盘910进行焊接,滑轮911顶部与底盘910底部螺栓连接,第一支架901和第二支架904上均设置有螺孔并且螺孔的数量有三个,通过螺孔对第一螺栓905进行固定,滑轮911的数量为三个并且大小和结构均一致,在底盘910的低端为底盘910提供稳定的支撑和移动效果,滑槽902和滑板903的数量均为两个并且滑板903大小与滑槽902内侧大小一致,使滑板903与滑槽902内侧贴紧吻合,增加第二支架904在第一支架上904滑动的稳定效果,第一支架901和第二支架904上均设置有高度调节标志线并且标志线的数量为三个,在调节第二支架904在第一支架901上的高度时提供便捷的螺孔位置提示,托盘909和底盘910均为圆形并且底盘910的半径长度大于托盘909的半径长度,使托盘909可以稳定的放置在底盘910上,令底盘910提供稳定的支撑效果,第一支架901和第二支架904均为铝制材质,压垫908的材质为橡胶材质。本专利所述的滑槽902又称导轨、滑轨和滑道,是指固定物体的表面或者内部上,供物体与其他物体进行出入活动的连接部件,所述的压垫908是一种橡胶制成的圆形垫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便于使用的灭火器,包括容器(1)、提把(2)、压把(3)、保险销(4)、压力表(5)、软管(6)、喷管(7)、管夹(8)、阀体(10)和虹吸管(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支撑架(9),所述容器(1)顶部与提把(2)底部螺栓连接,所述提把(2)顶部与压把(3)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提把(2)背部与保险销(4)进行插接,所述容器(1)前端面顶部设置有压力表(5)并且与压力表(5)嵌入配合,所述软管(6)顶部与容器(1)左侧顶部进行插接,并且软管(6)顶部与喷管(7)进行插接,所述容器(1)外侧面底部与管夹(8)进行插接,所述管夹(8)左端与喷管(7)进行插接,所述容器(1)外侧面中部与升降支撑架(9)进行插接,所述阀体(10)位于容器(1)内部顶部,并且阀体(10)顶部与压把(3)下端面左端嵌入配合,所述阀体(10)下端面中部与虹吸管(11)顶部进行插接,所述升降支撑架(9)由第一支架(901)、滑槽(902)、滑板(903)、第二支架(904)、第一螺栓(905)、固定架(906)、第二螺栓(907)、压垫(908)、托盘(909)、底盘(910)和滑轮(911)组成,所述第一支架(901)左侧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滑槽(902)并且与滑槽(902)嵌入配合,所述滑槽(902)内侧与滑板(903)滑动连接,所述滑板(903)位于第二支架(904)右侧前后两端并且与第二支架(904)进行焊接,所述固定架(906)右端与第二支架(904)左侧中部进行焊接,所述固定架(906)内侧与容器(1)进行插接,所述第二螺栓(907)外侧与固定架(906)左侧中部螺纹连接,并且第二螺栓(907)右端粘接有压垫(908),所述托盘(909)右端与第二支架(904)左侧底部进行焊接,所述第一支架(901)左侧底部设置有底盘(910)并且与底盘(910)进行焊接,所述滑轮(911)顶部与底盘(910)底部螺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便于使用的灭火器,包括容器(1)、提把(2)、压把(3)、保险销(4)、压力表(5)、软管(6)、喷管(7)、管夹(8)、阀体(10)和虹吸管(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支撑架(9),所述容器(1)顶部与提把(2)底部螺栓连接,所述提把(2)顶部与压把(3)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提把(2)背部与保险销(4)进行插接,所述容器(1)前端面顶部设置有压力表(5)并且与压力表(5)嵌入配合,所述软管(6)顶部与容器(1)左侧顶部进行插接,并且软管(6)顶部与喷管(7)进行插接,所述容器(1)外侧面底部与管夹(8)进行插接,所述管夹(8)左端与喷管(7)进行插接,所述容器(1)外侧面中部与升降支撑架(9)进行插接,所述阀体(10)位于容器(1)内部顶部,并且阀体(10)顶部与压把(3)下端面左端嵌入配合,所述阀体(10)下端面中部与虹吸管(11)顶部进行插接,所述升降支撑架(9)由第一支架(901)、滑槽(902)、滑板(903)、第二支架(904)、第一螺栓(905)、固定架(906)、第二螺栓(907)、压垫(908)、托盘(909)、底盘(910)和滑轮(911)组成,所述第一支架(901)左侧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滑槽(902)并且与滑槽(902)嵌入配合,所述滑槽(902)内侧与滑板(903)滑动连接,所述滑板(903)位于第二支架(904)右侧前后两端并且与第二支架(904)进行焊接,所述固定架(906)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可有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万汇云合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