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明霞专利>正文

一种儿科输液手臂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822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1:44
一种儿科输液手臂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板、安装箱、支撑台、粘扣带、第一移动块、第二移动块、固定台、双向丝杆、导向杆和把手;多个粘扣带并排设置在支撑台上;固定台设置在安装箱内部;安装箱设置在安装板上,安装箱上设置有第一条形孔、第二条形孔和通孔;支撑台底部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凸台、连接件和第二凸台;第一凸台设置在支撑台上;连接件与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分别转动连接;连接组件并排设置有四组;第一移动块与双向丝杆螺纹连接;双向丝杆与固定台转动连接;把手与双向丝杆连接;第二移动块与导向杆滑动连接;导向杆水平方向两端分别与固定台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儿童手部和胳膊的固定效果好,且对儿童的适用范围大。

A fixed device for pediatric transfusion 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输液手臂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固定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儿科输液手臂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儿科学属临床医学的学科,研究对象是自胎儿至青春期的儿童。它是一门研究小儿-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小儿-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质量的医学科学。儿童输液在儿童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儿科治疗过程中,静脉输液是基本治疗方法之一,但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往往受到儿科患儿的抵触反抗,导致针头无法扎入静脉的情况,严重时甚至扎破手部,造成患儿恐惧情绪。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儿科输液手臂固定装置,对儿童手部和胳膊的固定效果好,且对儿童的适用范围大。(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科输液手臂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板、安装箱、支撑台、粘扣带、第一移动块、第二移动块、固定台、双向丝杆、导向杆和把手;多个粘扣带并排设置在支撑台上;支撑台水平设置;固定台设置在安装箱内部;安装箱设置在安装板上,安装箱上设置有第一条形孔、第二条形孔和通孔;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支撑台底部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凸台、连接件和第二凸台;第一凸台设置在支撑台上;连接件与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分别转动连接;连接组件并排设置有四组;两组沿横向并排设置的连接组件中的连接件穿过第一条形孔,该两组沿横向并排设置的连接组件中的第二凸台设置在第一移动块上;第一移动块沿横向并排设置两个,且均与双向丝杆螺纹连接;双向丝杆水平设置,双向丝杆与固定台转动连接;把手与双向丝杆连接;其余两组沿横向并排设置的连接组件中的连接件穿过第二条形孔,该两组沿横向并排设置的连接组件中的第二凸台设置在第二移动块上;第二移动块沿横向并排设置两个,且均与导向杆滑动连接;导向杆水平设置,导向杆水平方向两端分别与固定台连接。优选的,支撑台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连接;第一支撑部上表面为平面;第二支撑部上设置有第一凹槽。优选的,第一凹槽为弧形槽。优选的,第一支撑部上设置有第一软垫;第二支撑部上设置有第二软垫;第二软垫轮廓与第一凹槽吻合。优选的,支撑台上设置有挡板;挡板竖直设置,挡板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医务人员将安装板安装在输液室的座椅上或床上,医务人员辅助儿童将手放置在支撑台上,并将粘扣带扣在儿童手指处和胳膊处,使儿童手部和胳膊被固定在支撑台上,方便医务人员进行静脉穿刺操作,且能防止儿童乱动,以保证输液效果;支撑台的高度能灵活调节,以适用于不同身高的儿童,适用性好,支撑台高度调节的具体过程为:医务人员旋转把手,带动双向丝杆转动,两个第一移动块相离或相向移动,第二移动块随第一移动块相离或相向滑动,第二移动块起导向作用,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带动第二凸台移动,使四个连接件绕转动连接的第一凸台转动,从而实现支撑台的升降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儿科输液手臂固定装置的主视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儿科输液手臂固定装置中安装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儿科输液手臂固定装置的局部结构侧视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儿科输液手臂固定装置中第二支撑部的结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儿科输液手臂固定装置中挡板的结构侧视图。附图标记:1、安装板;101、安装孔;2、安装箱;21、第一条形孔;22、第二条形孔;23、通孔;3、支撑台;31、第一支撑部;32、第二支撑部;321、第一凹槽;4、粘扣带;5、挡板;51、第二凹槽;61、第一软垫;62、第二软垫;7、第一凸台;8、连接件;9、第二凸台;10、第一移动块;11、第二移动块;12、固定台;13、双向丝杆;14、导向杆;15、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儿科输液手臂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板1、安装箱2、支撑台3、粘扣带4、第一移动块10、第二移动块11、固定台12、双向丝杆13、导向杆14和把手15;多个粘扣带4并排设置在支撑台3上;支撑台3水平设置;固定台12设置在安装箱2内部;安装箱2设置在安装板1上,安装箱2上设置有第一条形孔21、第二条形孔22和通孔23;安装板1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01;支撑台3底部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凸台7、连接件8和第二凸台9;第一凸台7设置在支撑台3上;连接件8与第一凸台7和第二凸台9分别转动连接;连接组件并排设置有四组;两组沿横向并排设置的连接组件中的连接件8穿过第一条形孔21,该两组沿横向并排设置的连接组件中的第二凸台9设置在第一移动块10上;第一移动块10沿横向并排设置两个,且均与双向丝杆13螺纹连接;双向丝杆13水平设置,双向丝杆13与固定台12转动连接;把手15与双向丝杆13连接;其余两组沿横向并排设置的连接组件中的连接件8穿过第二条形孔22,该两组沿横向并排设置的连接组件中的第二凸台9设置在第二移动块11上;第二移动块11沿横向并排设置两个,且均与导向杆14滑动连接;导向杆14水平设置,导向杆14水平方向两端分别与固定台12连接。本技术中,医务人员将安装板1安装在输液室的座椅上或床上,医务人员辅助儿童将手放置在支撑台3上,并将粘扣带4扣在儿童手指处和胳膊处,使儿童手部和胳膊被固定在支撑台3上,方便医务人员进行静脉穿刺操作,且能防止儿童乱动,以保证输液效果;支撑台3的高度能灵活调节,以适用于不同身高的儿童,适用性好,支撑台3高度调节的具体过程为:医务人员旋转把手15,带动双向丝杆13转动,两个第一移动块10相离或相向移动,第二移动块11随第一移动块10相离或相向滑动,第二移动块11起导向作用,第一移动块10和第二移动块11带动第二凸台9移动,使四个连接件8绕转动连接的第一凸台7转动,从而实现支撑台3的升降调节。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台3包括第一支撑部31和第二支撑部32;第一支撑部31和第二支撑部32连接;第一支撑部31上表面为平面;第二支撑部32上设置有第一凹槽321。需要说明的是,儿童胳膊放置在第一凹槽321处,儿童手掌平放在第一支撑部31上,儿童输液时的舒适性好。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凹槽321为弧形槽。需要说明的是,儿童将胳膊放置在弧形槽处,胳膊与第二支撑部32接触面更大,舒适性进一步提高。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31上设置有第一软垫61;第二支撑部32上设置有第二软垫62;第二软垫62轮廓与第一凹槽321吻合。需要说明的是,儿童将手掌放置在第一软垫6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科输液手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安装箱(2)、支撑台(3)、粘扣带(4)、第一移动块(10)、第二移动块(11)、固定台(12)、双向丝杆(13)、导向杆(14)和把手(15);/n多个粘扣带(4)并排设置在支撑台(3)上;支撑台(3)水平设置;固定台(12)设置在安装箱(2)内部;安装箱(2)设置在安装板(1)上,安装箱(2)上设置有第一条形孔(21)、第二条形孔(22)和通孔(23);安装板(1)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01);/n支撑台(3)底部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凸台(7)、连接件(8)和第二凸台(9);第一凸台(7)设置在支撑台(3)上;连接件(8)与第一凸台(7)和第二凸台(9)分别转动连接;连接组件并排设置有四组;两组沿横向并排设置的连接组件中的连接件(8)穿过第一条形孔(21),该两组沿横向并排设置的连接组件中的第二凸台(9)设置在第一移动块(10)上;第一移动块(10)沿横向并排设置两个,且均与双向丝杆(13)螺纹连接;双向丝杆(13)水平设置,双向丝杆(13)与固定台(12)转动连接;把手(15)与双向丝杆(13)连接;其余两组沿横向并排设置的连接组件中的连接件(8)穿过第二条形孔(22),该两组沿横向并排设置的连接组件中的第二凸台(9)设置在第二移动块(11)上;第二移动块(11)沿横向并排设置两个,且均与导向杆(14)滑动连接;导向杆(14)水平设置,导向杆(14)水平方向两端分别与固定台(1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输液手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安装箱(2)、支撑台(3)、粘扣带(4)、第一移动块(10)、第二移动块(11)、固定台(12)、双向丝杆(13)、导向杆(14)和把手(15);
多个粘扣带(4)并排设置在支撑台(3)上;支撑台(3)水平设置;固定台(12)设置在安装箱(2)内部;安装箱(2)设置在安装板(1)上,安装箱(2)上设置有第一条形孔(21)、第二条形孔(22)和通孔(23);安装板(1)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01);
支撑台(3)底部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凸台(7)、连接件(8)和第二凸台(9);第一凸台(7)设置在支撑台(3)上;连接件(8)与第一凸台(7)和第二凸台(9)分别转动连接;连接组件并排设置有四组;两组沿横向并排设置的连接组件中的连接件(8)穿过第一条形孔(21),该两组沿横向并排设置的连接组件中的第二凸台(9)设置在第一移动块(10)上;第一移动块(10)沿横向并排设置两个,且均与双向丝杆(13)螺纹连接;双向丝杆(13)水平设置,双向丝杆(13)与固定台(12)转动连接;把手(15)与双向丝杆(13)连接;其余两组沿横向并排设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明霞
申请(专利权)人:孔明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