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背式留置针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5048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背式留置针用保护装置,包括手托装置和设于手托装置上方的弧形保护罩和手指套;所述手托装置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水囊、设于水囊上的硅胶垫,包覆于硅胶垫和水囊外侧一周的塑料包边;所述手指套为四个,其底部分别通过活动件与硅胶垫活动连接;所述弧形保护罩的中部为透明敷贴,两侧为具有弹性的医用绷带且端部设有拇指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背式留置针用保护装置,其可将患儿的手部进行有效固定且可根据不同的手掌大小进行调节手指套的位置,同时设置的水囊不仅可用于灌入水,起到保温或降温的目的,同时可有效转移患儿的注意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背式留置针用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
,特别是涉及一种手背式留置针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使用越来越广,手背式静脉是最常用的穿刺部位;此类方式适用于儿童,为了减少儿童扎针时的痛苦,对于需要住院经常输液的儿童,一般采用留置针的方法来减少每次输液时穿刺静脉的痛苦,采用留置针后,每次只需将留置针的进口端与输液管相连即可避免重复输液,但由于留置针是埋设在儿童静脉血管中的,必须保证在儿童活动过程中和打针过程中不会被儿童挠掉。目前,常见的保护拔针的方法为为患儿的手部套上袜子或者用绷带配合支撑板进行固定;上述固定不仅穿刺部位无法观察到,而且舒适性、透气性均较差;且固定效果并不佳。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手部固定的时候,指关节的固定尤为重要,若能对四指关节进行有效固定同时将拇指露在固定装置外,势必会增加患儿使用的舒适性同时提高固定的效果。儿童天性好动,故需要设计一种可转移其注意力的保护装置尤为实用。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设计一种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手背式留置针用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背式留置针用保护装置,其可将患儿的手部进行有效固定且可根据不同的手掌大小进行调节手指套的位置,同时设置的水囊不仅可用于灌入水,起到保温或降温的目的,同时可有效转移患儿的注意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背式留置针用保护装置,包括手托装置和设于手托装置上方的弧形保护罩和手指套;所述手托装置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水囊、设于水囊上的硅胶垫,包覆于硅胶垫和水囊外侧一周的塑料包边;所述手指套为四个,其底部分别通过活动件与硅胶垫活动连接;所述手指套为圆柱状,其内壁上设有拱形的橡胶垫;所述弧形保护罩的一端与塑料包边的一端通过活动合页卡接,另一端与另一侧的塑料包边通过锁扣连接;所述弧形保护罩的中部为透明敷贴,两侧为具有弹性的医用绷带且端部设有拇指开口。如上所述的一种手背式留置针用保护装置,其中,所述活动件为一螺纹状的螺栓,其可插入开槽内对应的螺栓孔内。所述硅胶垫上设有四列对应的开槽,每列开槽上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可旋入对应的开槽内的螺栓孔内。如上所述的一种手背式留置针用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塑料包边的一侧设有一通孔,用于将水囊的注水管引出;所述注水管的端部设有密封盖,所述通孔上设有旋转盖,将注水管收纳于通孔内。如上所述的一种手背式留置针用保护装置,其中,所述水囊内置按摩球,其内可充入温水或凉水;所述水囊选用橡胶制成,所述水囊与塑料包边一体化制作。如上所述的一种手背式留置针用保护装置,其中,所述手托装置的高度为0.5cm。如上所述的一种手背式留置针用保护装置,其中,所述活动合页为合页轴,其活动插接于塑料包边的轴槽内。如上所述的一种手背式留置针用保护装置,其中,还包括腕带,其包括左右两个带体,二者之间通过粘扣连接;所述硅胶垫上对应手腕部的位置设有腕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本技术的一种手背式留置针用保护装置,其可将患儿的四指手指关节进行有效固定,且可根据不同的患儿的手部特点进行调整位置;同时大拇指不被束缚,保证其舒适性;2、本技术的一种手背式留置针用保护装置,设置可灌入水的水囊,可根据需要选择灌入不同温度的水,不仅可起到保暖降温的目的,重要的是可有效转移患儿的注意力;3、本技术的一种手背式留置针用保护装置,其中,手托装置可清洗消毒后重复使用,而弧形保护罩以及手指套均可为一次性使用;有效避免交叉感染;4、本技术的一种手背式留置针用保护装置,该装置不仅可适用于儿童,同一可适用于青、中、老年各个年龄段的患者均可适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手背式留置针用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手背式留置针用保护装置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手背式留置针用保护装置的手指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弧形保护罩2、手指套3、水囊4、硅胶垫5、橡胶垫6、活动合页7、锁扣8、螺栓9、开槽10、螺纹孔11、注水管12、密封盖13、腕带14、腕垫15、拇指开口16、透明敷贴17、旋转盖18、塑料包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效果,现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手背式留置针用保护装置,包括手托装置和设于手托装置上方的弧形保护罩1和手指套2;所述手托装置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水囊3、设于水囊3上的硅胶垫4,包覆于硅胶垫4和水囊3外侧一周的塑料包边18;所述手指套2为四个,其底部分别通过活动件与硅胶垫4活动连接;所述手指套2为圆柱状,其内壁上设有拱形的橡胶垫5;所述弧形保护罩1的一端与塑料包边18的一端通过活动合页6卡接,另一端与另一侧的塑料包边18通过锁扣7连接;所述弧形保护罩1的中部为透明敷贴16,两侧为具有弹性的医用绷带且端部设有拇指开口15。本技术的一种手背式留置针用保护装置,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首先可根据需要为水囊3注入合适温度的水,盖上密封盖后;再将患儿的手放置在该手托装置上,先将弧形保护罩1覆盖于患儿的留置针处,使其大拇指可从拇指开口15处穿出;然后再为四个手指套2上活动的手指套2,将手指套2套在对应的指关节的位置上然后将手指套2底部的螺栓8旋入对应的螺纹孔10内即可实现固定的目的;最后将腕带13进行固定即可;当使用者为儿童时,其四指关节、手背以及手腕被有效固定,其大拇指处可活动;水囊3内的水不仅可起到保暖或降温的目的,同时儿童可有效转移注意力;有效避免其拔针的危险;需要指出的是,该装置可根据儿童和成人使用设计不同大小型号;便于不同使用者进行选择。选择任一型号的产品后同样可根据不同的使用者的手指的特点将手指套2进行移动,以将手指关节处进行有效固定。本技术的一种手背式留置针用保护装置,弧形保护罩1的中部为透明敷贴16,可便于医护人员观察穿刺处的情况;两侧为具有弹性的医用绷带;该弧形保护罩1可根据不同的患者选择不同的型号也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微调,保证患者的舒适性。本技术的一种手背式留置针用保护装置,手托装置可清洗消毒后重复使用,而弧形保护罩1以及手指套2均可为一次性使用;有效避免交叉感染。作为最佳实施例,本技术的一种手背式留置针用保护装置,手指套2的长度为10-20mm,不仅可将指关节进行有效固定,而且可对手指进行有效约束。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手背式留置针用保护装置,所述活动件为一螺纹状的螺栓8,其可插入开槽9内对应的螺栓孔10内。所述硅胶垫4上设有四列对应的开槽9,每列开槽9上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螺栓孔10,所述螺栓8可旋入对应的开槽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背式留置针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手托装置和设于手托装置上方的弧形保护罩和手指套;/n所述手托装置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水囊、设于水囊上的硅胶垫,包覆于硅胶垫和水囊外侧一周的塑料包边;/n所述手指套为四个,其底部分别通过活动件与硅胶垫活动连接;/n所述手指套为圆柱状,其内壁上设有拱形的橡胶垫;/n所述弧形保护罩的一端与塑料包边的一端通过活动合页卡接,另一端与另一侧的塑料包边通过锁扣连接;/n所述弧形保护罩的中部为透明敷贴,两侧为具有弹性的医用绷带且端部设有拇指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背式留置针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手托装置和设于手托装置上方的弧形保护罩和手指套;
所述手托装置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水囊、设于水囊上的硅胶垫,包覆于硅胶垫和水囊外侧一周的塑料包边;
所述手指套为四个,其底部分别通过活动件与硅胶垫活动连接;
所述手指套为圆柱状,其内壁上设有拱形的橡胶垫;
所述弧形保护罩的一端与塑料包边的一端通过活动合页卡接,另一端与另一侧的塑料包边通过锁扣连接;
所述弧形保护罩的中部为透明敷贴,两侧为具有弹性的医用绷带且端部设有拇指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背式留置针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件为一螺纹状的螺栓,其可插入开槽内对应的螺栓孔内;
所述硅胶垫上设有四列对应的开槽,每列开槽上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可旋入对应的开槽内的螺栓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背式留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霞尚轶张海萍牛亚亚柳苗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