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胜寒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科用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8188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科用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基座、气压杆和正反电机,所述基座下端设置有滚轮,且基座的左上端固定安装有气压杆,所述基座的右上端设置有防护框,所述正反电机通过主动齿轮轴与从动齿轮相连接,所述从动轴左右两端均连接有转动踏板,且转动踏板设置在防护框的外端,所述气压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座椅,所述座椅的右下端设置有转动轴,且转动轴与腿板相连接,所述座椅左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柱,且支撑柱上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铁片,所述铁片与拉绳相连接,且拉绳贯穿弹簧与圆环相连接。该神经科用肢体康复训练装置,转动踏板使得锻炼者的双腿得到反复的提升和放下,使得锻炼者的双腿得到充分的锻炼。

A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device for neur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科用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神经科
,具体为一种神经科用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中老年偏瘫患者逐年增多,另外,社会上因工伤交通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的下肢伤残患者也大量存在。但现有的康复大多数为借助拐杖进行行走锻炼,采用此类锻炼器材,需要上肢借助上肢力量,且劳累时不能及时休息,不能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无法更好的为伤残或偏瘫患者提供良好的帮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科用肢体康复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康复过程大多数为借助上肢力量的拐杖进行锻炼,使得病患在移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且病患下肢不方便活动时,上肢也不便锻炼,使得病患整体免疫力下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科用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基座、气压杆和正反电机,所述基座下端设置有滚轮,且基座的左上端固定安装有气压杆,所述基座的右上端设置有防护框,且防护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通过主动齿轮轴与从动齿轮相连接,且从动齿轮设置在从动轴上,所述从动轴左右两端均连接有转动踏板,且转动踏板设置在防护框的外端,所述气压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座椅,且座椅上覆盖有软垫,所述座椅的右下端设置有转动轴,且转动轴与腿板相连接,并且腿板通过活动支柱与气压杆相连接,所述座椅左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柱,且支撑柱上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铁片,且铁片下端连接有弹簧,所述铁片与拉绳相连接,且拉绳贯穿弹簧与圆环相连接,并且圆环设置在套筒外端。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轴与从动齿轮为啮合连接,且从动齿轮与从动轴构成转动结构。优选的,所述从动轴与转动踏板为一体化结构,且转动踏板关于从动轴的中心点呈中心对称分布有2个。优选的,所述腿板通过转动轴与座椅构成转动结构,且腿板与活动支柱为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与座椅为固定连接,且支撑柱呈“L”形。优选的,所述套筒设置有2个,且套筒外的圆环通过弹簧和拉绳构成升降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神经科用肢体康复训练装置,1.设置有防护框和主动齿轮轴,通过主动齿轮轴与从动齿轮的啮合使得转动踏板转动,锻炼者将双脚放置在转动踏板上,转动踏板使得锻炼者的双腿得到反复的提升和放下,使得锻炼者的双腿得到充分的锻炼;2.设置有座椅和腿板,在锻炼者劳累时,将腿板通过转动轴转动到一定的倾斜角度,使得锻炼者可以将腿放置在腿板上进行休息,有效的减少锻炼者的疲劳,使得锻炼者恢复的效果更佳;3.设置有圆环和拉绳,通过手拉动圆环和拉绳,拉绳拉动铁片使得向下移动的铁片挤压弹簧,弹簧的回弹力使得病患的上肢得到锻炼,使得病患在下肢康复的过程中,上肢得到很好的锻炼,提高病患的身体免疫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主动齿轮轴与从动齿轮连接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滚轮;3、气压杆;4、防护框;5、正反电机;6、主动齿轮轴;7、从动齿轮;8、从动轴;9、转动踏板;10、座椅;11、软垫;12、转动轴;13、腿板;14、活动支柱;15、支撑柱;16、套筒;17、铁片;18、弹簧;19、拉绳;20、圆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神经科用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基座1、滚轮2、气压杆3、防护框4、正反电机5、主动齿轮轴6、从动齿轮7、从动轴8、转动踏板9、座椅10、软垫11、转动轴12、腿板13、活动支柱14、支撑柱15、套筒16、铁片17、弹簧18、拉绳19和圆环20,基座1下端设置有滚轮2,且基座1的左上端固定安装有气压杆3,基座1的右上端设置有防护框4,且防护框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正反电机5,正反电机5通过主动齿轮轴6与从动齿轮7相连接,且从动齿轮7设置在从动轴8上,从动轴8左右两端均连接有转动踏板9,且转动踏板9设置在防护框4的外端,气压杆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座椅10,且座椅10上覆盖有软垫11,座椅10的右下端设置有转动轴12,且转动轴12与腿板13相连接,并且腿板13通过活动支柱14与气压杆3相连接,座椅10左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5,且支撑柱15上固定有套筒16,套筒16内设置有铁片17,且铁片17下端连接有弹簧18,铁片17与拉绳19相连接,且拉绳19贯穿弹簧18与圆环20相连接,并且圆环20设置在套筒16外端。主动齿轮轴6与从动齿轮7为啮合连接,且从动齿轮7与从动轴8构成转动结构,通过转动主动齿轮轴6使得从动齿轮7带动从动轴8进行转动,使得转动踏板9带动双脚进行锻炼。从动轴8与转动踏板9为一体化结构,且转动踏板9关于从动轴8的中心点呈中心对称分布有2个,转动踏板9的转动使得双脚不在同一步伐,使得双脚的运动轨迹和走路相似,有效的提高康复的效率。腿板13通过转动轴12与座椅10构成转动结构,且腿板13与活动支柱14为活动连接,通过转动转动轴12使得腿板13倾斜一定的角度,方便腿在休息时得到支撑,减少病患的疲劳感。支撑柱15与座椅10为固定连接,且支撑柱15呈“L”形,通过支撑柱15使得套筒16得到固定,使得病患可以在休息时进行上肢的锻炼,有效的提高病患的身体素质。套筒16设置有2个,且套筒16外的圆环20通过弹簧18和拉绳19构成升降结构,通过拉动圆环20使得拉绳19拉动铁片17,铁片17向下挤压弹簧18,弹簧18的回弹力使得上肢手臂进行锻炼。工作原理:根据图1-3所示,该装置与外界电源相连接,所示当病患在需要锻炼时,将病患移至座椅10上,座椅10上设置的软垫11可以提高病患的舒适度,通过滚轮2可以将病患移至宽敞的地方,启动气压杆3,可以实现座椅10高度的调整,病患将双脚各放置在2个转动踏板9上,启动正反电机5,通过正反电机5使得主动齿轮轴6在防护框4中转动,转动的主动齿轮轴6使得啮合连接的从动齿轮7在从动轴8上转动,从动轴8的转动使得转动踏板9带动双脚进行活动,防护框4可以减少锻炼过程中腿碰撞到机械造成的伤害,当需要休息时,关闭正反电机5,再转动腿板13,使得腿板13在转动轴12上进行转动,活动支柱14对腿板13进行固定,病患将双腿放置在腿板13上,在休息过程中可以对上肢进行简单的锻炼,将双手放置在支撑柱15两侧的圆环20上,通过拉动圆环20,圆环20通过拉绳19进行上下移动,拉绳19的上端与套筒16内的铁片17相连接,铁片17受到拉绳19的拉力,使得铁片17挤压弹簧18,弹簧18的张进度可以有效的对病患的上肢进行锻炼,提高病患的身体素质,这就完成了锻炼的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科用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基座(1)、气压杆(3)和正反电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下端设置有滚轮(2),且基座(1)的左上端固定安装有气压杆(3),所述基座(1)的右上端设置有防护框(4),且防护框(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正反电机(5),所述正反电机(5)通过主动齿轮轴(6)与从动齿轮(7)相连接,且从动齿轮(7)设置在从动轴(8)上,所述从动轴(8)左右两端均连接有转动踏板(9),且转动踏板(9)设置在防护框(4)的外端,所述气压杆(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座椅(10),且座椅(10)上覆盖有软垫(11),所述座椅(10)的右下端设置有转动轴(12),且转动轴(12)与腿板(13)相连接,并且腿板(13)通过活动支柱(14)与气压杆(3)相连接,所述座椅(10)左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5),且支撑柱(15)上固定有套筒(16),所述套筒(16)内设置有铁片(17),且铁片(17)下端连接有弹簧(18),所述铁片(17)与拉绳(19)相连接,且拉绳(19)贯穿弹簧(18)与圆环(20)相连接,并且圆环(20)设置在套筒(16)外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科用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基座(1)、气压杆(3)和正反电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下端设置有滚轮(2),且基座(1)的左上端固定安装有气压杆(3),所述基座(1)的右上端设置有防护框(4),且防护框(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正反电机(5),所述正反电机(5)通过主动齿轮轴(6)与从动齿轮(7)相连接,且从动齿轮(7)设置在从动轴(8)上,所述从动轴(8)左右两端均连接有转动踏板(9),且转动踏板(9)设置在防护框(4)的外端,所述气压杆(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座椅(10),且座椅(10)上覆盖有软垫(11),所述座椅(10)的右下端设置有转动轴(12),且转动轴(12)与腿板(13)相连接,并且腿板(13)通过活动支柱(14)与气压杆(3)相连接,所述座椅(10)左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5),且支撑柱(15)上固定有套筒(16),所述套筒(16)内设置有铁片(17),且铁片(17)下端连接有弹簧(18),所述铁片(17)与拉绳(19)相连接,且拉绳(19)贯穿弹簧(18)与圆环(20)相连接,并且圆环(20)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胜寒孙司正李元超
申请(专利权)人:高胜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