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菊芬专利>正文

一种妇产科医疗专用术后康复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17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妇产科医疗专用术后康复床,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座;底座一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限位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升将座;底座内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液压杆;液压杆一端与升降座固定连接;升降座一端固定连接有床体;床体一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凹孔和第二凹孔;床体一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一表面铰接有前床板;连接板远离前床板的一表面铰接有后床板;后床板相对表面之间铰接有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前床板、后床板、第一侧护板和第二侧护板的设计时术后患者在需要活动或进食时,能够通过床板连接处的相互铰接结构,灵活对患者的姿态进行调整,满足术后患者的舒适性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妇产科医疗专用术后康复床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妇产科医疗专用术后康复床。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在给妇科患者进行手术完成后大多直接躺在护理床上进行护理,而现有的护理床主要由床板和床腿构成,妇科手术后容易流出大量血液,很容易污染床褥,给医院护理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同时,对于妇产科分娩手术后的患者,剖腹产占绝大多数,在产后的2-3天需要产妇下床活动,而产妇很难自行起卧,需要在他人协助下方能完成,这样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给患者增加了极大的痛苦;因此,极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妇科护理床;且现有的护理床不便于妇产科术后患者在活动或进食时进行姿态的调整,同时安全防护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妇产科医疗专用术后康复床,通过前床板、后床板、第一侧护板和第二侧护板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康复床不便于妇产科术后患者在活动或进食时进行姿态的调整,同时安全防护性较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妇产科医疗专用术后康复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升将座;所述底座内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一端与升降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座一端固定连接有床体;所述床体一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凹孔和第二凹孔;所述床体一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表面铰接有前床板;所述连接板远离前床板的一表面铰接有后床板;所述后床板相对表面之间铰接有脚板;所述脚板两侧面分别与第二凹孔铰接;所述前床板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绞座;所述后床板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绞座;两所述第一绞座相对表面之间均铰接有第一侧护板;两所述第二绞座相对表面之间均铰接有第二侧护板;所述床体前后两端分别卡接有前护板和后护板;所述前床板、后床板、脚板和连接板一表面均开设有透气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孔和第二凹孔内表面的底部均开设有两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一相对表面之间铰接有电动推杆一端;所述前床板和后床板下表面均与电动推杆铰接。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推杆周侧面设置有护箱;所述护箱一表面与床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孔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熏蒸仪;所述第二凹孔一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器;所述熏蒸仪位于前床板下方;所述加热器位于脚板下方。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护板与第一绞座铰接处及第二侧护板与第二绞座铰接处均设置有扭簧。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一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减震脚轮。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前床板、后床板、第一侧护板和第二侧护板的设计时术后患者在需要活动或进食时,能够通过床板之间的相互铰接结构,灵活对患者的姿态进行调整,满足术后患者的舒适性需求;同时搭配有电动机构,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医用床在对患者姿态进行姿态调整时费时费力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第一凹孔、第二凹孔、透气孔、熏蒸仪和加热器的设计,一方面增强该康复床在使用时的透气性,另一方面满足患者的暖宫和加热保温需求,加快术后患者的康复进程;通过第一侧护板、第二侧护板、前护板和后护板的设计,则能够有效增强该康复床在使用的安全防护性。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妇产科医疗专用术后康复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床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升将座和液压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座,2-限位滑槽,3-升将座,4-液压杆,5-床体,6-第一凹孔,7-第二凹孔,8-连接板,9-前床板,10-后床板,11-脚板,12-第一绞座,13-第二绞座,14-第一侧护板,15-第二侧护板,16-前护板,17-后护板,18-透气孔,19-贯穿孔,20-电动推杆,21-护箱,22-熏蒸仪,23-加热器,24-万向减震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为一种妇产科医疗专用术后康复床,包括底座1;底座1一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2;限位滑槽2为T型结构;限位滑槽2上两端均设置有升降高度的限位机构;限位滑槽2内壁滑动连接有升将座3;底座1内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液压杆4;液压杆4一端与升降座3固定连接;升降座3一端固定连接有床体5;床体5一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凹孔6和第二凹孔7;床体5一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连接板8一表面铰接有前床板9;连接板8远离前床板9的一表面铰接有后床板10;后床板10相对表面之间铰接有脚板11;脚板两侧面分别通过滑槽与第二凹孔7铰接;前床板9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绞座12;后床板10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绞座13;两第一绞座12相对表面之间均铰接有第一侧护板14;两第二绞座13相对表面之间均铰接有第二侧护板15;床体5前后两端分别卡接有前护板16和后护板17;前床板9、后床板10、脚板和连接板8一表面均开设有透气孔18。其中,第一凹孔6和第二凹孔7内表面的底部均开设有两贯穿孔19;贯穿孔19一相对表面之间铰接有电动推杆20一端;前床板9和后床板10下表面均与电动推杆20铰接;第一凹孔6处设置的两个电动推杆20与前床板9下表面铰接;第二凹孔7处设置的两个电动推杆20与后床板10下表面铰接。其中,电动推杆20周侧面设置有护箱21;护箱21对电动推杆20进行保护;护箱21一表面与床体5固定连接。其中,第一凹孔6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熏蒸仪22;第二凹孔7一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器23;熏蒸仪22位于前床板9下方;加热器23位于脚板11下方;熏蒸仪22在患者坐姿状态下使用,可对患者进行暖宫;熏蒸仪22的型号为MKY-036;熏蒸仪22和加热器23所散发的热量均通过透气孔18传出;加热器23在使用时应控制在安全温度范围内。其中,第一侧护板14与第一绞座12铰接处及第二侧护板15与第二绞座13铰接处均设置有扭簧;第一侧护板14与第二侧护板15均可进行180°角度的翻转;扭簧社置的作用在于翻转后对第一侧护板14与第二侧护板15进行限位。其中,底座1一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减震脚轮24。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床体1上设置的连接板8、前床板9、后床板10和脚板11连接处均为铰接结构,通过铰接结构的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妇产科医疗专用术后康复床,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n所述底座(1)一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2);所述限位滑槽(2)内壁滑动连接有升降座(3);所述底座(1)内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液压杆(4);所述液压杆(4)一端与升降座(3)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座(3)一端固定连接有床体(5);/n所述床体(5)一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凹孔(6)和第二凹孔(7);所述床体(5)一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一表面铰接有前床板(9);所述连接板(8)远离前床板(9)的一表面铰接有后床板(10);所述后床板(10)相对表面之间铰接有脚板(11);所述脚板两侧面分别与第二凹孔(7)铰接;所述前床板(9)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绞座(12);所述后床板(10)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绞座(13);两所述第一绞座(12)相对表面之间均铰接有第一侧护板(14);两所述第二绞座(13)相对表面之间均铰接有第二侧护板(15);所述床体(5)前后两端分别卡接有前护板(16)和后护板(17);/n所述前床板(9)、后床板(10)、脚板和连接板(8)一表面均开设有透气孔(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产科医疗专用术后康复床,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一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2);所述限位滑槽(2)内壁滑动连接有升降座(3);所述底座(1)内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液压杆(4);所述液压杆(4)一端与升降座(3)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座(3)一端固定连接有床体(5);
所述床体(5)一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凹孔(6)和第二凹孔(7);所述床体(5)一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一表面铰接有前床板(9);所述连接板(8)远离前床板(9)的一表面铰接有后床板(10);所述后床板(10)相对表面之间铰接有脚板(11);所述脚板两侧面分别与第二凹孔(7)铰接;所述前床板(9)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绞座(12);所述后床板(10)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绞座(13);两所述第一绞座(12)相对表面之间均铰接有第一侧护板(14);两所述第二绞座(13)相对表面之间均铰接有第二侧护板(15);所述床体(5)前后两端分别卡接有前护板(16)和后护板(17);
所述前床板(9)、后床板(10)、脚板和连接板(8)一表面均开设有透气孔(18)。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菊芬李亚芳刘飞英
申请(专利权)人:赵菊芬李亚芳刘飞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