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身气垫及应用该翻身气垫的翻身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173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一种翻身气垫,包括气垫;固定在所述气垫上的至少一个气囊;连接所述气囊的至少一个充放气控制装置,所述充放气控制装置包括:联通所述气囊的气泵,牵引装置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仰卧位状态下控制所述气泵向所述气囊内充气,所述牵引装置牵引拉动所述气垫使病人实现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通过气囊带动人翻身,给人带来更好的体验。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采用了应用该翻身气垫的翻身床,通过气囊带动患者翻身,大大降低了护工的工作强度,增加工作效率。

A turn over air cushion and a turn over bed using the turn over air cush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身气垫及应用该翻身气垫的翻身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
,尤其涉及一种翻身气垫及应用该翻身气垫的翻身床。
技术介绍
在医疗护理领域,很多行动不便的患者长期处于卧床状态,而长期卧床的患者一方面由于长期卧床,身体不透气易生疮,另一方面医生检查身体不方便翻身,都需要护理人员帮助进行,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自动翻身气垫,一方面减轻病人的背臀部压力,保证了较好的清洁度,另一方面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劳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翻身气垫,通过气囊带动人翻身,给人带来更好的体验,并且应用到医护领域,采用带有该种翻身气垫的翻身床,通过气囊带动患者翻身,大大降低了护工的工作强度,增加工作效率。本技术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翻身气垫,包括:气垫;固定在所述气垫上的至少一个气囊;连接所述气囊的至少一个充放气控制装置,所述充放气控制装置包括:联通所述气囊的气泵,牵引装置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仰卧位状态下控制所述气泵向所述气囊内充气,所述牵引装置牵引拉动所述气垫使病人实现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包括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所述左侧气囊和所述右侧气囊连为一体形成一个环形圈。进一步地,所述气垫上的所述气囊为四个,且四个所述气囊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气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气囊锁合带,所述气囊锁合带用于将所述气囊固定在所述气垫上。进一步地,所述牵引装置包括气囊拉带装置和拉动按钮,所述拉动按钮设置在所述气囊拉带装置上。进一步地,所述气泵包括充气泵和吸气泵,所述充气泵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向所述气囊内充气,所述吸气泵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向所述气囊内吸气。进一步地,所述气垫底部装设有测量体重的重力感应装置,所述重力感应装置包括测量部及电性连接所述测量部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测量部测量的体重值。进一步地,所述气垫上还设置有用于测量身高的刻度标记。进一步地,所述气垫上还设置有气囊储存袋,用于盛放所述气囊。进一步,还包括一种翻身床,由床架及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翻身气垫组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翻身气垫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翻身气垫的气囊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翻身气垫的充放气装置的模块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翻身气垫的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翻身气垫的气泵的模块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翻身气垫的第一气泵的模块原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翻身气垫的第二气泵的模块原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翻身气垫的控制器的模块原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翻身气垫的重力感应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床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翻身气垫100气垫10气囊30左侧气囊301右侧气囊302小突起303气囊锁合带31锁扣器32充放气装置40第一充放气装置401第二充放气装置402气泵50第一气泵501第一充气泵5011第一吸气泵5012第二气泵502第二充气泵5021第二吸气泵5022牵引装置60气囊拉带装置601第一气囊拉带装置6011第二气囊拉带装置6012第三气囊拉带装置6013第四气囊拉带装置6014控制器70第一控制器701第二控制器702重力感应装置80测量部801体重显示屏802刻度标记90翻身床200床架201上床架2011底床架2012支撑架2013滑轮101可伸缩连杆14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专利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专利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专利,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专利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专利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本技术专利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专利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专利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专利。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专利提供的一种翻身气垫及应用该翻身气垫的翻身床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阅图1所示,为本技术专利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身气垫100,包括:气垫10;固定在所述气垫10上的至少一个气囊30;连接所述气囊30的至少一个充放气控制装置40,所述充放气控制装置40包括:联通所述气囊30的气泵50,牵引装置60及控制器70;所述控制器70用于在仰卧位状态下控制所述气泵50向所述气囊30内充气,所述牵引装置60牵引拉动所述气垫10使病人实现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或俯卧。优选的,所述气垫10采用弹性材料气垫;另外所述气囊30分别包括左侧气囊301和右侧气囊302,且左侧气囊301和右侧气囊302连在一起,形成一个环形气囊30。优选的,所述气囊30设置四个,可分别对应患者不同身体部位,例如分别设置在患者头部、胸部、髋部以及膝部四个位置,且四个位置的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身气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垫;固定在所述气垫上的至少一个气囊;连接所述气囊的至少一个充放气控制装置,所述充放气控制装置包括:联通所述气囊的气泵,牵引装置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仰卧位状态下控制所述气泵向所述气囊内充气,所述牵引装置牵引拉动所述气垫使病人实现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身气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垫;固定在所述气垫上的至少一个气囊;连接所述气囊的至少一个充放气控制装置,所述充放气控制装置包括:联通所述气囊的气泵,牵引装置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仰卧位状态下控制所述气泵向所述气囊内充气,所述牵引装置牵引拉动所述气垫使病人实现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身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包括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所述左侧气囊和所述右侧气囊连为一体形成一个环形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身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上的所述气囊为四个,且四个所述气囊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身气垫,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气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气囊锁合带,所述气囊锁合带用于将所述气囊固定在所述气垫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身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包括气囊拉带装置和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慧余燕青聂祥碧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