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福连专利>正文

止滑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058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止滑垫,是一种使用高周波加热系统以熔接黏合方式而使垫体、吸盘与黏胶层更具结合力的止滑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止滑垫包括有一垫体、复数个吸盘,以及至少一黏胶层;藉此,透过上、下织布层及缓冲层的层叠形成一体成型的垫体,其中该垫体下端面设置吸盘与黏胶层等设计,有效达到垫体的厚度超过5毫米,确实达到使垫体、吸盘与黏胶层能相互黏合而不致于脱落,并再透过该吸盘紧抓地面而不致滑动,具有良好的止滑效果,亦可供使用者于垫体上稳固站立而不易跌倒等主要优势。

Antiskid p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止滑垫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止滑垫,尤其是指一种使用高周波加热系统熔接黏合,而使垫体、吸盘与黏胶层更具结合力的止滑垫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习知的止滑垫主要由一垫体及一吸盘组合而成,主要将该吸盘以高周波方式直接熔融于该垫体上,且经高周波熔融后该吸盘仅熔融至该垫体的表面,使其容易因吸盘与垫体的结合不佳,其仅能相同属性结合,且不够柔软而过于生硬的问题;其中,该垫体多采用塑料发泡材质所制备而成,例如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热塑性弹性体(ThermplasticElastomer,TPE)、热塑性橡胶(ThermplasticRubber,TPR)或丁腈橡胶(NitrileButadieneRubber,NBR)等,主要利用该材质本身的可变性而达到缓冲的效果;然而习知的止滑垫,因传统高周波的熔融仅能熔融5毫米以下的垫体,使得业者常碍于高周波熔融厚度的限制,使得止滑垫的厚度不足,而造成缓冲性不佳等问题。再者,习知的另一种止滑垫,由双层垫体及长纤组合而成,将双层与长纤进行黏贴,并将层布与长纤以高周波加热方式直接熔融布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止滑垫,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有:/n一垫体(10),包括有一第一织布层(11)、一第二织布层(12),以及一设置于该第一织布层(11)与该第二织布层(12)之间的缓冲层(13),该第一织布层(11)由至少二第一线材(111)上下交织排列而形成,该第二织布层(12)由至少二第二线材(121)上下交织排列而形成,而该缓冲层(13)由至少一第三线材(131)分别与该第一线材(111),以及该第二线材(121)交织排列而形成,其中该第二织布层(12)具有一第一厚度(T1),而该缓冲层(13)具有一第二厚度(T2);/n复数个吸盘(20),对应该缓冲层(13)而设置于该第二织布层(12)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滑垫,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有:
一垫体(10),包括有一第一织布层(11)、一第二织布层(12),以及一设置于该第一织布层(11)与该第二织布层(12)之间的缓冲层(13),该第一织布层(11)由至少二第一线材(111)上下交织排列而形成,该第二织布层(12)由至少二第二线材(121)上下交织排列而形成,而该缓冲层(13)由至少一第三线材(131)分别与该第一线材(111),以及该第二线材(121)交织排列而形成,其中该第二织布层(12)具有一第一厚度(T1),而该缓冲层(13)具有一第二厚度(T2);
复数个吸盘(20),对应该缓冲层(13)而设置于该第二织布层(12)的另一端部;以及
至少一黏胶层(30),设置于该第二织布层(12)与该吸盘(20)之间,该吸盘(20)藉由该黏胶层(30)而固定于该第二织布层(12),其中该黏胶层(30)固附于该第二织布层(12)内而形成一具有一第三厚度(T3)的定锚层(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滑垫,其特征在于,该吸盘(20)为聚氯乙烯吸盘、热塑性弹性体吸盘、热塑性橡胶吸盘或丁腈橡胶吸盘其中之一。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福连
申请(专利权)人:吴福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TW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