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装置及记录介质、编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786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编程装置及记录介质、编程方法,使对于用户而言能够容易理解编程操作、和与通过该操作而生成的程序对应的被控制部的三维物体移动的关联性。编程装置具有:编程板(120),受理至少一个的第一用户操作,用于通过确定被配置在平面方向上相互不同的位置的多个部分中两个以上的部分来指示平面形状;高度受理部,受理至少一个的第二用户操作,用于与所述两个以上的部分中任意一个的部分建立对应地指示针对所述平面的相交方向的位置即高度或者该高度的移位量;以及控制部,生成使目标设备(200)对应通过编程板(120)及所述高度受理部所指示的立体形状而移动的命令列表。

Programming device,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gramm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编程装置及记录介质、编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编程装置及记录介质、编程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伴随着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等信息通信设备的普及、和包括这些信息通信设备的各种各样设备的控制技术的发展,程序的研发技术的重要性被提出。近年来,自幼儿期的编程教育的重要性被得到世界性的认知,自义务教育阶段就被采用作为必修科目的国家增加。在我们国家(日本)编程教育也被纳入政策中,可以预测未来对编程教育的关注将扩展到更低年龄层。以这种对编程教育的关注的提高为背景,已研发出各种各样的编程教育工具。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这样的技术,用户直接手拿着物理的块体(物体)进行实际移动,通过进行一维或者二维的连接来生成程序,根据该程序控制执行装置的动作。另外,在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这样的技术,用户直接手拿着物理的块体(物体)在规定的板上进行实际移动,通过顺序地进行组装来生成程序,控制行走机器人的动作。根据这些文献所记载的技术,通过由行走机器人或角色顺序地执行对被连接或者组装而成的各块体设定的功能,能够直观地学习程序的结构和执行状况。在本说明书中,将如专利文献1或非专利文献1那样通过直接移动物体进行编程称作有形编程。另一方面,将如非专利文献2那样通过触摸移动在液晶显示装置等电子显示器的画面上显示的假想块体即假想图标进行编程称作视觉编程。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有形是指具有实体,在现实空间中能够用手摸到并实际感觉到的状态。此外,液晶显示装置等电子显示器自身虽然是有形的,但是通过触摸其显示器画面来操作在那样的显示器上被电子地显示出的图标等,不是有形的操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04620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Cubetto:コーデイングとプログラミングを教えてくれる子ども向けロボット”、[online]、2016、PrimoToys、[2016年11月22日検索]、インターネット<URL:https://www.primotoys.com/ja/>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通常,在针对幼儿等低龄者的编程教育中,从智力的发展的角度讲,使进行有形编程即在现实空间内实际触摸物体进行移动、变形等操作来进行编程,被认为学习效果比较高。但是,上述的专利文献1和非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属于虽然是有形编程,但却是在规定的接合部连接被设定了功能的块体并在规定的板上顺序地组装来进行编程的方法,因而连接或者组装的块体整体的形状和配置、与实际进行动作的执行装置和行走机器人的行进方向没有关系。因此,低龄者不易直观地掌握、理解编程时的操作内容和执行装置的移动的关系,存在不能充分得到编程的学习效果的情况。另外,近年来如无人机那样的飞行体的普及、智能电话等移动终端和游戏机的应用软件的假想空间内的对象(角色等)的移动等、与三维空间中的物体的移动相关的控制技术的进步显著。因此,在三维空间中的物体的移动自然在内,掌握理解在二维空间的移动基础上将其它次元的参数的变化作为第三维的虚拟三维中的物体移动(下面,为了方便,将这些移动统称为“三维物体移动”)的能力的重要性也被提出。这样,以往作为面向低龄者的编程教育工具,已知有进行有形编程的工具,但是都不能说是对于幼儿而言可以充分得到编程的学习效果的工具。即,尚未得知诸如对于用户而言容易理解基于有形编程的编程操作、和与通过该操作而生成的程序对应的被控制部的三维物体移动的关联性的编程教育工具。所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鉴于上述的课题,提供一种编程装置及记录介质、编程方法,使对于用户而言能够容易理解编程操作、和与通过该操作而生成的程序对应的被控制部的三维物体移动的关联性。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编程装置具有:平面形状指示部,受理至少一个的第一用户操作,该至少一个的第一用户操作是通过确定被配置在平面方向上相互不同的位置的多个部分中两个以上的部分来指示平面形状的操作;高度受理部,受理至少一个的第二用户操作,该至少一个的第二用户操作是与所述两个以上的部分中任意一个的部分建立对应地指示针对所述平面的相交方向的位置即高度或者该高度的移位量的操作;以及控制部,生成使被控制部对应通过所述平面形状指示部及所述高度受理部所指示的立体形状而移动的命令列表。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编程方法是由具有平面形状指示部、高度受理部及控制部的编程装置执行的,所述编程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编程装置的所述平面形状指示部受理至少一个的第一用户操作,该至少一个的第一用户操作是通过确定被配置在平面方向上相互不同的位置的多个部分中两个以上的部分来指示平面形状的操作;通过所述编程装置的所述高度受理部受理至少一个的第二用户操作,该至少一个的第二用户操作是与所述两个以上的部分中任意一个的部分建立对应地指示针对所述平面的相交方向的位置即高度或者该高度的移位量的操作;以及通过所述编程装置的所述控制部生成命令列表,用于使被控制部对应通过所述平面形状指示部及所述高度受理部指示的立体形状而移动。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记录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使具有平面形状指示部、高度受理部及控制部的编程装置的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通过所述编程装置的所述平面形状指示部受理至少一个的第一用户操作,该至少一个的第一用户操作是通过确定被配置在平面方向上相互不同的位置的多个部分中两个以上的部分来指示平面形状的操作;通过所述编程装置的所述高度受理部受理至少一个的第二用户操作,该至少一个的第二用户操作是与所述两个以上的部分中任意一个的部分建立对应地指示针对所述平面的相交方向的位置即高度或者该高度的移位量的操作;以及通过所述编程装置的所述控制部生成命令列表,用于使被控制部对应通过所述平面形状指示部及所述高度受理部指示的立体形状而移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使对于用户而言能够容易理解编程操作、和与通过该操作而生成的程序对应的被控制部的三维物体移动的关联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适用了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编程装置的编程教育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概略图。图2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编程教育装置所适用的结构例的功能框图。图3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编程教育装置所适用的另一结构例的功能框图。图4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编程教育装置的编程操作及程序生成、执行方法的一例(一般模式)的流程图。图5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适用的编程操作处理的概略图(其一)。图6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适用的编程操作处理的概略图(其二)。图7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适用的程序生成、执行处理(总括处理)的概略图(其一)。图8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适用的程序生成、执行处理(总括处理)的概略图(其二)。图9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适用的程序生成、执行处理(步骤处理)的概略图(其一)。图10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适用的程序生成、执行处理(步骤处理)的概略图(其二)。图11是表示在有关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编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n平面形状指示部,受理至少一个的第一用户操作,该至少一个的第一用户操作是通过确定被配置在平面方向上相互不同的位置的多个部分中两个以上的部分来指示平面形状的操作;/n高度受理部,受理至少一个的第二用户操作,该至少一个的第二用户操作是与所述两个以上的部分中任意一个的部分建立对应地指示针对所述平面的相交方向的位置即高度或者该高度的移位量的操作;以及/n控制部,生成使被控制部对应通过所述平面形状指示部及所述高度受理部所指示的立体形状而移动的命令列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27 JP 2017-0608081.一种编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平面形状指示部,受理至少一个的第一用户操作,该至少一个的第一用户操作是通过确定被配置在平面方向上相互不同的位置的多个部分中两个以上的部分来指示平面形状的操作;
高度受理部,受理至少一个的第二用户操作,该至少一个的第二用户操作是与所述两个以上的部分中任意一个的部分建立对应地指示针对所述平面的相交方向的位置即高度或者该高度的移位量的操作;以及
控制部,生成使被控制部对应通过所述平面形状指示部及所述高度受理部所指示的立体形状而移动的命令列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编程装置还具有一个以上的高度指示部,指示所述相交方向的高度或者所述高度的移位量,
所述高度受理部被设于所述任意一个的部分,按照使所述一个以上的高度指示部与该任意一个的部分对应地配置的操作,受理所述至少一个的第二用户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编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编程装置还具有参数值受理部,受理至少一个的第三用户操作,该至少一个的第三用户操作是与所述两个以上的部分中任意一个的部分建立对应地指示用于规定所述被控制部的状态的参数的值的操作,
所述控制部生成所述命令列表,使得所述被控制部沿着与通过所述平面形状指示部所指示的所述平面形状对应的路径移动、或者沿着与在针对所述平面的相交方向上向所述平面投影得到的形状和所述平面形状相同的立体形状对应的路径移动,并且在所述被控制部位于与所述路径上的所述任意一个的部分对应的位置时,根据通过与该任意一个的部分对应的所述一个以上的参数值指示部所指示的所述参数的值,使所述被控制部的状态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编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编程装置还具有一个以上的参数值指示部,指示用于规定所述被控制部的状态的参数的值,
所述参数值受理部被设于所述任意一个的部分,按照使所述一个以上的参数值指示部与该任意一个的部分对应地配置的操作,受理所述至少一个的第三用户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以上的部分中任意一个的部分具有功能受理部,受理至少一个的第四用户操作,该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坂知明桥本章吾山口伦治
申请(专利权)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