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空冷换热器的稀油润滑站
本专利技术涉及稀油站器件领域,具体是一种带空冷换热器的稀油润滑站。
技术介绍
稀油站是一种提供大量流动性润滑油的器件,常常用于辅助大型机器,大型机器的轴承部位会生成大量的热量,需要大量的润滑油在润滑的通过带走热量。润换油带走大型机器轴承的热量后会流回稀油站,在稀油站处需要对润滑油进行冷却。现有技术中,稀油站的冷却基本都是通过水冷换热器完成的,运行时将高温的润滑油通入换热器内,换热器再通入冷却水进行降温,虽然降温效果较好,但是需要外界提供冷却水,适应性有所损伤,而直接使用空气吹入润滑油中,一来无法保证空气中的水汽是否会与润滑油混合产生负面影响,二来空气直通润滑油将润滑油冷却的低温理论极限为室温,考虑换热温差,润滑油受到的降温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空冷换热器的稀油润滑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空冷换热器的稀油润滑站,包括箱体和循环泵,循环泵设置在箱体上,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空冷换热器的稀油润滑站,包括箱体(1)和循环泵(2),所述循环泵(2)设置在箱体(1)上,箱体(1)侧面设置回油口(11),所述循环泵(2)出口管末端为出油口(21),箱体(1)内存有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稀油润滑站还包括进气组件(3),所述箱体(1)侧面的上部还设有通风窗(12),所述进气组件(3)安装在箱体(1)内壁上,进气组件(3)吸取外界大气送入箱体(1)内,气体再从通风窗(12)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空冷换热器的稀油润滑站,包括箱体(1)和循环泵(2),所述循环泵(2)设置在箱体(1)上,箱体(1)侧面设置回油口(11),所述循环泵(2)出口管末端为出油口(21),箱体(1)内存有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稀油润滑站还包括进气组件(3),所述箱体(1)侧面的上部还设有通风窗(12),所述进气组件(3)安装在箱体(1)内壁上,进气组件(3)吸取外界大气送入箱体(1)内,气体再从通风窗(12)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空冷换热器的稀油润滑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稀油润滑站还包括布气管(4),所述布气管(4)一端连接在进气组件(3)上,一端深入箱体(1)内的润滑油中,布气管(4)位于润滑油中的管路段上伸出若干支管均布在箱体(1)内进行出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空冷换热器的稀油润滑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3)包括外壳(31)、压气机构(32)、插杆(33)和吸水层(34),所述箱体(1)侧壁上设有进气孔(14)和出水孔(15),
所述外壳(31)安装于箱体(1)内壁上,外壳(31)内设置压气机构(32)和吸水层(34),所述吸水层(34)位于外壳(31)内的一端,与吸水层(34)相接触的外壳(31)内壁上设有排气口(312)和排水口(313),所述外壳(31)侧壁上还设有进气口(311),所述进气口(311)连接外壳(31)内壁的一端位于吸水层(34)与压气机构(32)之间,所述进气口(311)与进气孔(14)相连接,所述排气口(312)与布气管(4)相连接,所述排水口(313)与出水孔(15)相连接;
所述压气机构(32)包括沿外壳(31)内壁滑动的活塞(321),所述活塞(321)朝向吸水层(34)的端面上设置插杆(33),所述吸水层(34)上设有与插杆(33)相同孔径的插杆孔(341),所述插杆(33)的延伸方向与排气口(312)轴线重合,所述活塞(321)位于远离吸水层(34)位置时,插杆(33)的端部位于吸水层(34)内,所述活塞(321)位于靠近吸水层(34)位置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