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719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转轴装置,包括两个转动件及两个活动板,各转动件包含轴部和座体,各座体内设有弧形导引道和复位件,各轴部共用一个外部旋转中心以形成相对转动,进而折叠或展平这两个转动件,再将这两个活动板对称设置,并将各自的板脚分别导入对应的座体内,各板脚的圆弧段位于各弧形导引道中形成相对运动,各板脚的自由端分别触及各复位件;在展平状时,各活动板分别被各轴部顶起至平齐,且各自板脚分别推压各复位件来蓄力;在折叠状时,各活动件的轴部分别离开各活动板,以释放各复位件各自推压各板脚运动,促使各活动板张开而在两者之间形成容置空间。

Rotating shaf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可相对展开或翻转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上的转轴装置,所述折叠式电子装置包括转轴装置以及连接至所述转轴装置的相对两侧的两个机体,以配合挠性显示装置使用。
技术介绍
由于近年来开发出的挠性显示装置能够配合可折叠的手持式电子装置使用,使得此类产品又成为各个企业有兴趣投入开发的项目之一,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6205385A的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专利案(2016年12月07日公布,后续称为专利文献1),示出的结构包括柔性显示面板、第一支撑构件、第二支撑构件、第一转动板以及第二转动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第二显示区域和位于这两个显示区域之间的弯曲显示区域,使所述第一、第二支撑构件分别在这两个显示区域之下,并且分别在所述弯曲显示区域的第一、第二部分下方延伸,又使所述第一、第二转动板配置成分别围绕着彼此平行的第一、第二轴转动,并且分别朝向所述第一、第二支撑构件的所述边缘延伸;如此在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展开状态中,通过这两个支撑构件为所述弯曲显示区域的这两个部分分别提供支撑,并将这两个支撑构件的边缘在所述弯曲显示区域之下形成分开预定距离,至于这两个转动板则分别支撑这两个支撑构件的一部分,并通过这两个转动板的结合使所述弯曲显示区域以预定曲率弯曲。另外,也可参见美国专利技术专利权第US9,250,733B号的一种转轴装置及具有所述转轴装置的可折叠显示装置(HingeDeviceandFoldableDisplayApparatushavingthesame)专利案(2016年02月02日公告,后续称为专利文献2),其中示出的转轴装置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铰链件、第一支撑件以及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第二本体分别配置于支撑挠性显示面板(flexibledisplaypanel)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铰链件以可折叠的方式将这两个本体彼此铰接,而所述第一、第二支撑件分别将各自的一端部枢接于所述第一、第二本体,且使这两个支撑件的另一端部为自由端部;其中,这两个支撑件分别以摆动的方式配置于这两个本体的顶侧,并搭配所述铰链件一起形成容置空间,以在这两本体为折叠状时,所述挠性显示面板被折叠而使其两个部分面对面,并使所述挠性显示面板形成具有曲率的折叠部分,从而伸入所述容置空间中,或是在这两个本体为展平状时,这两个支撑件搭配所述铰链件用以支撑所述挠性显示面板的第一、第二部分和折叠部分,并使这三部分被支撑在同一基准平面。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2中,所述的两个转动板/支撑件均是将各自的一端部以枢接方式设置,由于旋转中心即为枢接的轴心,是这两个转动板/支撑件的转动依据,不易变动而导致整体厚度容易受限于所采用的轴、销等组成构件的直径尺寸,不易减少整体厚度;其次,不管是专利文献1的第一、第二铰链构件,或是专利文献2的第一、第二枢轴突出部(firsthingeprojectionandsecondhingeprojection),均属于双轴式转轴/铰链而分别具有两个旋转中心,也就使得双轴之间需要维持一定距离,以供双轴的其他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2的图中示出的齿状结构,来产生相对运动,因此,除了不易缩减整体尺寸之外,也使专利文献1、2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对折后,不易让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挠性显示面板(后续统一称为「挠性显示装置」)的弯曲区域/折叠部分产生较小弯曲曲率。由此,如何减小整体厚度、并减少其他零组件尺寸所产生的影响,还能让所述挠性显示装置的弯曲部位产生较小曲率,成为本专利技术欲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轴装置,通过活动板的圆弧状板脚搭配转动件内部的弧形导引道,以取代传统转动板/支撑件的端部的枢接方式,减少了零组件及组装工序,从而减小整体厚度,又通过采用三个半圆形/弓形的转动件,并使各转动件共用同一外部旋转中心,以取代传统双轴式转轴/铰链实施,以在所述折叠式电子装置对折时,能让所述挠性显示装置的弯曲部位产生较小曲率,又能在所述折叠式电子装置展平时,通过各转动件的轴部搭配各活动板而让所述挠性显示装置被撑平。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转轴装置,其包括:第一转动件,其包含第一轴部和第一座体,所述第一座体内设有第一弧形导引道和第一复位件;第二转动件,其包含第二轴部和第二座体,所述第二轴部与所述第一轴部共用一个旋转中心以形成相对转动,进而折叠或展平这两个转动件,所述第二座体内设有第二弧形导引道和第二复位件;以及对称设置的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分别设有第一板脚和第二板脚,这两个板脚均具有圆弧段且一端为自由端;其中,所述第一板脚的自由端导入所述第一座体以触及所述第一复位件,且使所述第一板脚的圆弧段位于所述第一弧形导引道而能形成相对运动;所述第二板脚的自由端导入所述第二座体以触及所述第二复位件,且使所述第二板脚的圆弧段位于所述第二弧形导引道而能形成相对运动;由此,在展平状时,这两个活动板分别被第二轴部和第一轴部顶起至平齐,并通过各自的板脚分别推压这两个复位件来蓄力;而在折叠状时,这两个活动件的轴部分别离开这两个活动板,以释放这两个复位件各自推压这两个板脚运动,促使这两个活动板张开而在两者之间形成容置空间。为便于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则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特征、以及依附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其它从属申请专利范围特征,连同这些特征所具有的优点,详述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转轴装置呈展平状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转轴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转轴装置在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转轴装置中,作为辅助转动及扭力提供部位呈展平状的剖视图。图5为图4的转轴装置呈折叠状的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转轴装置中,作为供线路通过及置放部位呈展平状的剖视图。图7为图6的转轴装置呈折叠状的剖视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转轴装置中,示出所述弹性片与第一、第二座体呈展平状的剖视图。图9为图8的转轴装置呈折叠状的剖视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转轴装置中,示出所述第三轴部与第一轴部/第二轴部呈展平状的剖视图。图11为图10的转轴装置呈折叠状的剖视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转轴装置中,示出所述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呈展平状的剖视图。图13为图12的转轴装置呈折叠状的剖视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转轴装置呈折叠状的立体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转轴装置去除所述弹性片时且呈折叠状的立体示意图。符号说明第一转动件10第一轴部11轴杆111第一圆弧凹槽112限位块113限位槽114弧形凸肋115止挡块116第一座体12第一定位部121第一连接部122第一弧形导引道13第一弧形限位槽131第一复位件14第一延伸部15第一径向通道151第一活动空间16第一活动腔室17第一定位腔室18第一容置槽19第二转动件20第二轴部21轴套2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轴装置,包括:/n第一转动件,包含第一轴部和第一座体,所述第一座体内设有第一弧形导引道和第一复位件;/n第二转动件,包含第二轴部和第二座体,所述第二轴部与所述第一轴部共用一个旋转中心以形成相对转动,进而折叠或展平所述两个转动件,所述第二座体内设有第二弧形导引道和第二复位件;和/n对称设置的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分别设有第一板脚和第二板脚,所述两个板脚均具有圆弧段且使一端为自由端;其中,所述第一板脚的自由端导入所述第一座体以触及所述第一复位件,且使所述第一板脚的圆弧段位于所述第一弧形导引道从而能够形成相对运动;所述第二板脚的自由端导入所述第二座体以触及所述第二复位件,且使所述第二板脚的圆弧段位于所述第二弧形导引道从而能够形成相对运动;/n由此在展平状时,所述两个活动板分别被第二轴部和第一轴部顶起至平齐,并通过各自的板脚分别推压所述两个复位件来蓄力;而在折叠状时,所述两个活动件的轴部分别离开所述两个活动板,以释放所述两个复位件各自推压所述两个板脚运动,促使所述两个活动板张开而在两者之间形成容置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21 TW 1071213831.一种转轴装置,包括:
第一转动件,包含第一轴部和第一座体,所述第一座体内设有第一弧形导引道和第一复位件;
第二转动件,包含第二轴部和第二座体,所述第二轴部与所述第一轴部共用一个旋转中心以形成相对转动,进而折叠或展平所述两个转动件,所述第二座体内设有第二弧形导引道和第二复位件;和
对称设置的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分别设有第一板脚和第二板脚,所述两个板脚均具有圆弧段且使一端为自由端;其中,所述第一板脚的自由端导入所述第一座体以触及所述第一复位件,且使所述第一板脚的圆弧段位于所述第一弧形导引道从而能够形成相对运动;所述第二板脚的自由端导入所述第二座体以触及所述第二复位件,且使所述第二板脚的圆弧段位于所述第二弧形导引道从而能够形成相对运动;
由此在展平状时,所述两个活动板分别被第二轴部和第一轴部顶起至平齐,并通过各自的板脚分别推压所述两个复位件来蓄力;而在折叠状时,所述两个活动件的轴部分别离开所述两个活动板,以释放所述两个复位件各自推压所述两个板脚运动,促使所述两个活动板张开而在两者之间形成容置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轴装置,还包括弹性片,其间隔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引孔和至少一个第二导引孔,所述第一转动件的第一座体壁面还对应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部以穿设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导引孔,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第二座体壁面还对应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部,以穿设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导引孔,使所述弹性片分别连接所述两个座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轴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座体沿轴向设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穿设有第一径向通道,所述第二座体沿轴向设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穿设有第二径向通道,以与所述第一径向通道位于同一路径上,以容纳及汇集线路并供所述线路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轴部包含轴向偏心设置的轴杆;所述第二轴部包含轴向偏心设置的轴套,以枢接所述轴杆,并在所述轴套的径向另外端部枢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导入所述第二座体的滑槽中以形成相对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轴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座体沿轴向设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穿设有第一径向通道,所述第二座体沿轴向设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穿设有第二径向通道,以与所述第一径向通道位于同一路径上,以容纳及汇集线路并供所述线路通过,并且将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延伸部,以平行于所述两个径向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轴部包含轴向开放且为阶梯状的第一圆弧凹槽,槽内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块和限位槽;所述第二轴部包含轴向开放且为阶梯状的第二圆弧凹槽,槽内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块和限位槽,以对应所述第一圆弧凹槽的限位槽和限位块,由此在呈展平状时,使所述第一圆弧凹槽的限位块和限位槽分别与所述第二圆弧凹槽的限位槽和限位块相互止挡。


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有村
申请(专利权)人: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TW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