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风机、具有该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718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风机,包括蜗壳、设置在蜗壳内的叶轮组件以及用于驱动叶轮组件的第一电机,所述蜗壳上形成有进风口,所述主电机具有第一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组件包括同轴间隔布置的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所述第一叶轮靠近进风口,所述第二叶轮设置在第一叶轮远离进风口的一侧,所述离心风机还包括第二电机,所述次电机包括定子和设置在定子外周的转子、由此构成外转子电机,所述次电机的定子与主电机的第一输出轴连接,所述次电机的定子和转子分别连接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中的其中一个、从而能带动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转动。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以及该吸油烟机的控制方法。

A centrifugal fan, a range hood with the centrifugal fan and its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风机、具有该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装置,尤其是一种离心风机,具有该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以及该吸油烟机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吸油烟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中国以来,已成为百姓家必不可少的厨房电器。其主要功能为把用户做饭时产生的油烟通过风机系统叶轮从进风口吸入、利用进风口滤网和叶轮过滤油烟、并将过滤后的油烟从出风口排出,进而完成厨房环境的净化工作,风机叶轮作为吸油烟机核心组件,合理配置其结构对于提升吸油烟效果,减少油烟的逃逸,提升厨房空气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市场上的吸油烟机普遍采用单进风口、单出风口结构,依据吸油烟机中的风机数量可以分为单风机吸油烟机和双风机吸油烟机。其中单风机吸油烟机包含有一个叶轮组件,一个电机,电机与叶轮采用直连方式放置于蜗壳内,叶轮整体为刚性连接,所有叶片同步转动;双风机吸油烟机包含有两个叶轮组件,两个电机,电机与叶轮的连接方式与单电机相同,两个风机系统平行放置于进风口垂面上。此类风机参见图10,包括蜗壳1’、叶轮2’和驱动叶轮2’的主电机3’,蜗壳1’上形成有进风口11’,叶轮2’与主电机3’一般采用固连方式,即主电机3’的输出轴与叶轮2’的轴直接连接,其风机中空气流向如图10中的箭头所示。这种设计存在的问题如下:1)对于具有一定宽度的叶轮,其进风口11’处的流量几乎不受制约,对于远离进风口11’处,由于上部(为便于描述,“上”是指图10所示的上方、“下”是指图10所示的下方)的叶轮部分已经将大部分空气卷吸流动起来,因而大部分已具有径向速度,即上部分空气在没有与径向垂直的压力时,不再向下运动,造成虚线框中空气补充困难;2)虚线框中空气由于上部的叶轮转动造成上部压力降低,因而存在向上方运动的趋势,即会抵消虚线框中叶轮产生的部分离心力,使得该部分叶轮排气效率降低,因而吸排油烟能力较弱,风机系统性能受到制约,影响顾客体验。而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吸油烟机生产厂家不断追求大风量及大风压,以求得更好的吸油烟效果,为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现有技术一般通过对风道、叶轮、电机等部件的尺寸进行加大、提高电机性能等措施获取更好的吸油烟效果,这样既增加了成本,也浪费了资源,且并未解决根本问题,同时,如果部件尺寸加大将会影响厨房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离心风机,能够降低进风口处叶轮对远离进风口处叶轮的影响,提高叶轮的排风效率。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述吸油烟机的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离心风机,包括蜗壳、设置在蜗壳内的叶轮组件以及用于驱动叶轮组件的第一电机,所述蜗壳上形成有进风口,所述主电机具有第一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组件包括同轴间隔布置的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所述第一叶轮靠近进风口,所述第二叶轮设置在第一叶轮远离进风口的一侧,所述离心风机还包括第二电机,所述次电机包括定子和设置在定子外周的转子、由此构成外转子电机,所述次电机的定子与主电机的第一输出轴连接,所述次电机的定子和转子分别连接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中的其中一个、从而能带动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转动。为使得离心风机工作稳定而安全,所述次电机具有与定子连接的第二输出轴、并且为双输出轴电机,所述次电机的其中一个第二输出轴与第一输出轴连接,所述次电机的另一个第二输出轴与第一叶轮连接,所述转子与第二叶轮连接,所述主电机、次电机和叶轮组件同轴设置。优选的,为便于第一叶轮和次电机连接,所述第一叶轮包括第一前盘、第一后盘、设置在第一前盘和第一后盘之间的第一叶片、以及第一支撑盘,所述第一支撑盘与第一后盘连接,所述次电机的第二输出轴与第一支撑盘连接。为进一步增大第二叶轮的进风量,所述第一支撑盘呈轴流风扇结构。优选的,为便于第二叶轮和次电机连接,所述第二叶轮包括第二前盘、第二后盘、设置在第二前盘和第二后盘之间的第二叶片、以及第二支撑盘,所述第二支撑盘的周边与第二后盘连接、并且由周边向中间逐渐向第一叶轮凹陷,所述次电机的转子在第二支撑盘靠近第一叶轮的端部穿过,所述次电机的转子在周向上与第二支撑盘连接固定。为便于向转动的次电机供电,所述主电机和次电机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次电机转动支撑在支撑底座上,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环绕在次电机外周的引线回转槽,所述次电机还包括嵌套在引线回转槽中的滚动导电体。为避免支撑座移动,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支撑底座连接固定、另一端与主电机连接固定。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如上所述的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设置在箱体内。为便于对离心风机的运转进行自动控制,所述箱体内、位于离心风机的上游还设置有油烟传感器。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如上所述的吸油烟机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吸油烟机开启;2)接收用户指令;3)用户指令如果要求进入单叶轮模式,则进入步骤4),如果要求进入双叶轮模式,则进入步骤5);4)若为单叶轮模式,锁定次电机;4.1)启动主电机,使第一叶轮、第二叶轮同步转动;4.2)判断是否为智能模式,如果是,进入步骤4.3),如果不是,则回到步骤2);4.3)读取油烟传感器检测到的当前的油烟浓度值;4.4)判断油烟浓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如果是,则调整主电机转速,使得主电机转速增大,并回到步骤4.3),直至油烟浓度低于预设阈值时回到步骤2)、主电机的转速达到主电机的转速限值时保持当前转速、或者用户输入新的指令根据新的指令运转;如果不是,则回到步骤2);5)若为双叶轮模式,则锁定次电机;5.1)接着启动主电机,使第一叶轮、第二叶轮同步转动,直至转速升高到预设的指定转速;5.2)启动次电机,使第一叶轮、第二叶轮转速分离;5.3)判断是否为智能模式,如果是,则进入步骤5.4),如果不是,则回到步骤2);5.4)读取油烟传感器(6)检测到的当前的油烟浓度值;5.5)判断油烟浓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如果是,则调整次电机转速,将次电机转速增大,并进入步骤5.6),如果不是,则回到步骤2);5.6)读取油烟传感器检测到的当前的油烟浓度值,判断油烟浓度是否依然大于阈值,如果是,进入步骤5.7);如果不是,则清零次电机转速调整的次数,回到步骤2);5.7)判断是否达到次电机转速调整的次数上限,如果是,调整主电机转速,将主电机转速增大,并回到步骤5.4),直至油烟浓度低于预设阈值时回到步骤2)、主电机的转速达到主电机的转速限值时保持当前转速、或者用户输入新的指令根据新的指令运转;如果不是,则回到步骤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双风机级联的模式,将主电机和次电机的工作状态组合,达到两种工作模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风机,包括蜗壳(1)、设置在蜗壳(1)内的叶轮组件(2)以及用于驱动叶轮组件(2)的第一电机(3),所述蜗壳(1)上形成有进风口(11),所述主电机(3)具有第一输出轴(31),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组件(2)包括同轴间隔布置的第一叶轮(21)和第二叶轮(22),所述第一叶轮(21)靠近进风口(11),所述第二叶轮(22)设置在第一叶轮(21)远离进风口(11)的一侧,所述离心风机还包括第二电机(4),所述次电机(4)包括定子(43)和设置在定子(43)外周的转子(44)、由此构成外转子电机,所述次电机(4)的定子(43)与主电机(3)的第一输出轴(31)连接,所述次电机(4)的定子(43)和转子(44)分别连接第一叶轮(21)和第二叶轮(22)中的其中一个、从而能带动第一叶轮(21)和第二叶轮(22)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风机,包括蜗壳(1)、设置在蜗壳(1)内的叶轮组件(2)以及用于驱动叶轮组件(2)的第一电机(3),所述蜗壳(1)上形成有进风口(11),所述主电机(3)具有第一输出轴(31),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组件(2)包括同轴间隔布置的第一叶轮(21)和第二叶轮(22),所述第一叶轮(21)靠近进风口(11),所述第二叶轮(22)设置在第一叶轮(21)远离进风口(11)的一侧,所述离心风机还包括第二电机(4),所述次电机(4)包括定子(43)和设置在定子(43)外周的转子(44)、由此构成外转子电机,所述次电机(4)的定子(43)与主电机(3)的第一输出轴(31)连接,所述次电机(4)的定子(43)和转子(44)分别连接第一叶轮(21)和第二叶轮(22)中的其中一个、从而能带动第一叶轮(21)和第二叶轮(22)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电机(4)具有与定子(43)连接的第二输出轴(41)、并且为双输出轴电机,所述次电机(4)的其中一个第二输出轴(41)与第一输出轴(31)连接,所述次电机(4)的另一个第二输出轴(41)与第一叶轮(21)连接,所述转子(44)与第二叶轮(22)连接,所述主电机(3)、次电机(4)和叶轮组件(2)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21)包括第一前盘(211)、第一后盘(212)、设置在第一前盘(211)和第一后盘(212)之间的第一叶片(213)、以及第一支撑盘(214),所述第一支撑盘(214)与第一后盘(212)连接,所述次电机(4)的第二输出轴(41)与第一支撑盘(21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盘(214)呈轴流风扇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轮(22)包括第二前盘(221)、第二后盘(222)、设置在第二前盘(221)和第二后盘(222)之间的第二叶片(223)、以及第二支撑盘(224),所述第二支撑盘(224)的周边与第二后盘(222)连接、并且由周边向中间逐渐向第一叶轮(21)凹陷,所述次电机(4)的转子(44)在第二支撑盘(224)靠近第一叶轮(21)的端部穿过,所述次电机(4)的转子(44)在周向上与第二支撑盘(224)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机(3)和次电机(4)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支撑底座(45),所述次电机(4)转动支撑在支撑底座(45)上,所述支撑底座(45)上设置有环绕在次电机(4)外周的引线回转槽(451),所述次电机(4)还包括嵌套在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豪余旭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