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防火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712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防火钢结构,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一种建筑用防火钢结构,包括防火钢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钢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防火涂层,所述防火涂层的一侧设置有隔温层,所述防火钢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管道,所述防火钢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喷淋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火涂层、隔温层和空腔管道,可以有效的进行防火和耐高温,进而提高了耐火的时长,为救灾救火提供了宝贵的时长,避免了因无法及时救火导致钢结构发生形变的状况,确保了厂房的结构安全,进而有效的减少了损失,通过设置喷淋管和接通管,能够产生流动水流。

A fireproof steel structure for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防火钢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防火钢结构。
技术介绍
钢结构是一种不会燃烧的建筑材料,它具有抗震,抗弯等特性。在实际应用中,钢结构既可以相对增加建筑物的荷载能力,也可以满足建筑设计美感造型的需要;因此钢结构受到了建筑行业的青睐,单层,多层,摩天大楼,厂房,库房,候车室,候机厅等采用钢结构都很普遍。但是,钢结构作为建筑材料在防火方面又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缺陷,它的机械性能,如屈服点,抗拉及弹性模量等均会因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进而导致形变。因此防火钢结构成为了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目前的建筑用防火钢结构大多都是仅仅在外表面填涂一层防火层,这样一层的防火层远远不够到达防火的功能,因为防火层的有效防火时间仅仅只有那么十几分钟,如果时间过后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救火措施,那么目前防火钢结构就会在超高温度的工业火灾中发生形变,进而导致整个厂房的崩塌,从而导致厂房的严重损失,现在的建筑用防火钢结构在使用上远远达不到安全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防火耐高温效果不佳和降温效果不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建筑用防火钢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防火钢结构,包括防火钢本体,所述防火钢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防火涂层,所述防火涂层的一侧设置有隔温层,所述防火钢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管道,所述防火钢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喷淋头,所述喷淋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通管,所述接通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喷淋头,所述第二喷淋头的底端设置有间隙槽。优选的,所述防火钢本体的顶端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堵塞盖。优选的,所述喷淋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口。优选的,所述连接口的顶端设置有手动开关,所述手动开关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层。优选的,所述堵塞盖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堵塞盖的大小及形状均相同。优选的,所述间隙槽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间隙槽为细长的矩形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用防火钢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防火钢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防火涂层,防火涂层的一侧设置有隔温层,防火钢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管道,能够使防火钢结构有效的进行防火和耐高温,进而提高了耐火的时长,再利用空腔管道,可在防火钢结构的内部装取冷却液,进而更有效的确保了防火钢结构防火耐高温的性能,为救灾救火提供了宝贵的时长,避免了因无法及时救火导致钢结构发生形变的状况,确保了厂房的结构安全,进而有效的减少了损失。2、本专利技术,通过防火钢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喷淋管,喷淋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喷淋头,喷淋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通管,接通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喷淋头,可以使防火钢结构外表面设置的喷淋管和接通管产生流动水流,再利用第一喷淋头和第二喷淋头进行喷洒水,从而达到对钢结构周围有效降温的目的,第二喷淋头的底端又设置有间隙槽,间隙槽开设在防火钢结构的外表面,进而利用间隙槽可以对水进行一定量的存积,储存在钢结构外表面的水可以更有效的进行降温,从而使钢结构周围及表面得到有效降温,确保了钢结构在火灾中的安全使用,大大提高了使用性。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火涂层、隔温层和空腔管道,可以有效的进行防火和耐高温,进而提高了耐火的时长,为救灾救火提供了宝贵的时长,避免了因无法及时救火导致钢结构发生形变的状况,确保了厂房的结构安全,进而有效的减少了损失,通过设置喷淋管和接通管,能够产生流动水流,从而达到对钢结构周围有效降温的目的,第二喷淋头的底端又设置有间隙槽,间隙槽开设在防火钢结构的外表面,进而利用间隙槽可以对水进行一定量的存积,储存在钢结构外表面的水可以更有效的进行降温,从而使钢结构周围及表面得到有效降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火钢本体;2、防火涂层;3、隔温层;4、空腔管道;5、顶盖;6、凹槽;7、堵塞盖;8、喷淋管;9、接通管;10、第一喷淋头;11、第二喷淋头;12、间隙槽;13、输送管;14、连接口;15、手动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4,一种建筑用防火钢结构,包括防火钢本体1,防火钢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火涂层2,防火涂层2的一侧设置有隔温层3,能够使防火钢结构有效的进行防火和耐高温,进而提高了耐火的时长,防火钢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管道4,可在防火钢结构的内部装取冷却液,进而更有效的确保了防火钢结构防火耐高温的性能,为救灾救火提供了宝贵的时长,防火钢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顶盖5,顶盖5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6,凹槽6的内部设置有堵塞盖7,堵塞盖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堵塞盖7的大小及形状均相同,可以对空腔管道4内部装取冷却液后密封处理,防火钢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喷淋管8,喷淋管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喷淋头10,喷淋管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通管9,接通管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喷淋头11,可以使防火钢结构外表面进行喷洒水,从而达到对钢结构周围有效降温的目的,第二喷淋头11的底端设置有间隙槽12,间隙槽12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间隙槽12为细长的矩形状,可以利用间隙槽12可有对水进行一定量的存积,储存在钢结构外表面的水可以更有效的进行降温,从而使钢结构周围及表面得到有效降温,确保了钢结构在火灾中的安全使用,大大提高了使用性,喷淋管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管13,输送管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口14,能够接通水源,连接口14的顶端设置有手动开关15,可以进行打开和关闭处理,手动开关15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层,增大摩擦力,便于开启和关闭。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防火钢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火涂层2,防火涂层2的一侧设置有隔温层3,能够使防火钢结构有效的进行防火和耐高温,进而提高了耐火的时长,又在防火钢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管道4,空腔管道4的顶端口设置了堵塞盖7,可以对空腔管道4内部装取冷却液后密封处理,利用空腔管道4内部装取的冷却液,可以更有效的确保了防火钢结构防火耐高温的性能,为救灾救火提供了宝贵的时长,避免了因无法及时救火导致钢结构发生形变的状况,确保了厂房的结构安全,进而有效的减少了损失,再通过在防火钢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喷淋管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防火钢结构,包括防火钢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钢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火涂层(2),所述防火涂层(2)的一侧设置有隔温层(3),所述防火钢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管道(4),所述防火钢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喷淋管(8),所述喷淋管(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喷淋头(10),所述喷淋管(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通管(9),所述接通管(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喷淋头(11),所述第二喷淋头(11)的底端设置有间隙槽(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防火钢结构,包括防火钢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钢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火涂层(2),所述防火涂层(2)的一侧设置有隔温层(3),所述防火钢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管道(4),所述防火钢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喷淋管(8),所述喷淋管(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喷淋头(10),所述喷淋管(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通管(9),所述接通管(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喷淋头(11),所述第二喷淋头(11)的底端设置有间隙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防火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钢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顶盖(5),所述顶盖(5)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6),所述凹槽(6)的内部设置有堵塞盖(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磊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天锦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