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衣机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708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叠衣机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叠衣机包括折叠平台和收纳腔室,所述折叠平台具有连通收纳腔室的衣物出口,所述折叠平台在衣物出口处设置有出口盖板,所述出口盖板可沿折叠平台形成的平面方向移动。控制方法包括叠衣机控制折叠平台对衣物进行折叠,折叠完成后,叠衣机控制出口盖板移动令衣物从衣物出口进入收纳腔室。叠衣机在折叠单元的衣物出口位置设置有水平移动的出口盖板,衣物不易散落,并节约了叠衣机内部的空间;在出口盖板移动的过程中,衣侧翻板翻折对衣物形成阻挡,防止衣物用于出口盖板的移动而发生位移有利于衣物从折叠单元进入收纳单元顺利进行。

A folding machine and its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叠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日常的家居生活中,需要将晾干的衣物或制作好的衣物折叠存储,生活中人们叠衣一般通过手动折叠,由于社会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用于做家务的时间减少,晾好的衣物随意堆放,既造成收纳空间的浪费,又对衣物造成损伤;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了衣物的种类的增加,用户并不能掌握针对不同衣物的折叠以及收纳的技巧,以至于折叠后的衣物并不能得到较好的保护,折叠不平整的衣物在穿着前仍需要熨烫,因而有必要提供一种体积小、自动化程度高并且外形美观的叠衣机供家庭使用。日常需要穿着的衣物种类众多,工业上使用的叠衣机仅能提供单一的程序对特定的衣物类型进行折叠,并不能为家庭用户带来便利,因而市场上缺少一种更加智能化的适合折叠不同类型衣物的叠衣机。叠衣机在折叠平台上设置有翻折板进行衣物的折叠,翻折板的翻折需要较大的空间,不利于叠衣机整体体积的缩小,且翻折过程中可能会造成衣物的散落。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叠衣机及其控制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叠衣机包括折叠平台和收纳腔室,所述折叠平台具有连通收纳腔室的衣物出口,所述折叠平台在衣物出口处设置有出口盖板,所述出口盖板可沿折叠平台形成的平面方向移动。所述出口盖板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分别遮盖衣物出口的一部分,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相对设置,并由中间向两侧相对移动;优选地,所述衣物出口为矩形,所述第一盖板遮盖矩形的一半,第二盖板遮盖矩形的另一半。所述折叠平台包括折叠翻板,所述折叠翻板设置在衣物出口四周,所述出口盖板的上表面位于折叠翻板下表面的下方。所述折叠翻板包括位于折叠平台两侧的第一衣侧翻板和第二衣侧翻板,所述出口盖板设置在第一衣侧翻板和第二衣侧翻板之间,所述第一盖板可向第一衣侧翻板方向移动,所述第二盖板可向第二衣侧翻板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折叠翻板还包括衣尾翻板,所述衣尾翻板位于第一衣侧翻板与第二衣侧翻板之间,并能够向衣物出口方向翻折。所述折叠平台内部设置有滑轨供第一盖板/第二盖板沿滑轨移动;优选地,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下表面设置有齿条,折叠平台下方设置有驱动装置和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折叠平台下表面具有与衣物出口对应的凹陷部,所述收纳腔室设置有可升降的载衣平台,所述载衣平台能够升入凹陷部承接衣物。一种叠衣机的控制方法,叠衣机控制折叠平台对衣物进行折叠,折叠完成后,叠衣机控制出口盖板移动令衣物从衣物出口进入收纳腔室。衣物折叠完成后,叠衣机控制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向折叠平台两侧以相同的速度移动相同的距离;优选地,衣物完全进入收纳腔室后,叠衣机控制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反向移动封堵衣物出口。叠衣机控制出口盖板移动之前,先控制衣侧翻板向衣物出口方向翻折阻挡衣物随出口盖板移动;优选地,衣侧翻板翻折90度;进一步优选地,叠衣机控制折叠翻板依次翻折对衣物进行折叠后,先控制衣尾翻板向衣物出口方向翻折,再控制衣侧翻板向衣物出口方向翻折。叠衣机控制出口盖板移动之前,先控制载衣平台上升至凹陷部靠近出口盖板下表面的位置,再控制出口盖板移动令衣物由出口盖板转移至载衣平台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叠衣机在折叠单元的衣物出口位置设置有出口盖板,可以通过水平移动的盖板来对衣物出口开启和关闭进行控制,并且由于出口盖板的水平移动,不需要翻折,并且向衣侧翻板的方向移动,节约了叠衣机内部的空间。水平移动的盖板不需要向下进行翻折,因而载衣平台在承接衣物时可以更靠近衣物,令衣物保持规整,不容易发生散落。叠衣机还具有相应的控制方法,在出口盖板移动的过程中,衣侧翻板翻折对衣物形成阻挡,防止衣物用于出口盖板的移动而发生位移,避免了衣物无法掉落在载衣平台上情况发生,有利于衣物从折叠单元进入收纳单元顺利进行。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附图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叠衣机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平台与载衣平台示意图;图3-图5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平台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平台传感器设置位置示意图;图7-图8是本专利技术载衣平台示意图;图9-图10是本专利技术叠衣机的控制方法示意图。图中:1、折叠单元;12、折叠平台;1211、第一衣侧翻板;1212、第二衣侧翻板;122、衣身翻板;123、衣尾翻板;131、第一盖板;132、第二盖板;1311、驱动装置;C、衣物出口;2、收纳单元;21、载衣平台;221、支撑杆;222、上滑轨;223、下滑轨;224、第一电机;225、丝杠;231、第二电机;232、皮带;3、衣架输送单元;51、第一传感器;52、第二传感器;53、第三传感器;54、第四传感器;55、第五传感器;56、第六传感器;A、衣物进入端;B、衣物终点端。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专利技术的叠衣机如图1及图2所示,叠衣机通过将支撑在衣架上的衣物取下,平铺后通过多次翻折对衣物进行折叠。所述叠衣机包括衣架输送单元3、折叠单元1,还包括收纳单元2,衣架输送单元3将支撑有衣物的衣架输送至折叠单元1,衣架可收折,收折后可以将衣物释放,折叠单元1设置有衣物输送装置和折叠平台12,折叠平台具有水平的表面用于放置衣物,并对衣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平台和收纳腔室,所述折叠平台具有连通收纳腔室的衣物出口,所述折叠平台在衣物出口处设置有出口盖板,所述出口盖板可沿折叠平台形成的平面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21 CN 20181064690921.一种叠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平台和收纳腔室,所述折叠平台具有连通收纳腔室的衣物出口,所述折叠平台在衣物出口处设置有出口盖板,所述出口盖板可沿折叠平台形成的平面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盖板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分别遮盖衣物出口的一部分,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相对设置,并由中间向两侧相对移动;
优选地,所述衣物出口为矩形,所述第一盖板遮盖矩形的一半,第二盖板遮盖矩形的另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平台包括折叠翻板,所述折叠翻板设置在衣物出口四周,所述出口盖板的上表面位于折叠翻板下表面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翻板包括位于折叠平台两侧的第一衣侧翻板和第二衣侧翻板,所述出口盖板设置在第一衣侧翻板和第二衣侧翻板之间,所述第一盖板可向第一衣侧翻板方向移动,所述第二盖板可向第二衣侧翻板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折叠翻板还包括衣尾翻板,所述衣尾翻板位于第一衣侧翻板与第二衣侧翻板之间,并能够向衣物出口方向翻折。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平台内部设置有滑轨供第一盖板/第二盖板沿滑轨移动;
优选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吕佩师许升劳春峰赵志强郝世龙李冬吴迪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