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粘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6966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胶粘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减粘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丙烯酸异壬基酯90‑100份、氢化松香酯60‑75份、树脂50‑80份、碳酸氢钠0.6‑0.7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工艺调整,控制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实现了通过固化剂用量进行调整,剥离力调节范围宽,最大剥离力高,结合树脂、固化剂、溶剂、自膨胀微球发泡剂、色粉和发泡剂混合制成加热减粘胶层,自膨胀微球发泡剂、色粉和发泡剂的结合使用利于控制厚层PVC闭孔发泡,不致于积聚热量造成中心焦化,从而可以在受热后降低基材表面的粘度,方便在加热后将压敏胶取下,从而可以实现压敏胶的UV照射及加热双重方式减粘,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剥离力度。

A visbreaking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粘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胶粘剂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减粘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压敏胶,是压敏胶粘剂的简称,是一类具有对压力有敏感性的胶粘剂,主要用于制备压敏胶带,一般压敏胶的剥离力(胶粘带与被粘表面加压粘贴后所表现的剥离力)<胶粘剂的内聚力(压敏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胶粘剂的粘基力(胶粘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这样的压敏胶粘剂在使用过程中才不会有脱胶等现象的发生,压敏胶按照主体树脂成分可分为橡胶型和树脂型两类,橡胶型又可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类,树脂型又主要包括丙烯酸类、有机硅类以及聚氨酯类,橡胶类压敏胶除主要成分为橡胶外,还要加入其他辅助成分。中国专利网公开了一种剥离力可调UV减粘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108864957A,该专利通过工艺调整,控制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实现了通过固化剂用量进行调整,剥离力调节范围宽,最大剥离力高,可以方便快速满足不同剥离力的市场需求,减粘方式较为单一,不能满足不同使用方式的压敏胶的减粘需要,使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国专利网还公开了一种加热减粘胶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粘压敏胶,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丙烯酸异壬基酯90-100份、氢化松香酯60-75份、树脂50-80份、碳酸氢钠0.6-0.7份、三官能并氰酸8.5-9份、乙酸乙酯20-25份、有机溶剂20-26份、松香32-38份、固化剂20-30份、自膨胀微球发泡剂25-30份、色粉10-15份、发泡剂20-4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粘压敏胶,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丙烯酸异壬基酯90-100份、氢化松香酯60-75份、树脂50-80份、碳酸氢钠0.6-0.7份、三官能并氰酸8.5-9份、乙酸乙酯20-25份、有机溶剂20-26份、松香32-38份、固化剂20-30份、自膨胀微球发泡剂25-30份、色粉10-15份、发泡剂20-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粘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为醇酸树脂、合成脂肪酸树脂、聚氯乙烯树脂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粘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TDI、IPDI封闭型异氰酸酯固化剂及IPDI异氰脲酸酯固化剂其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粘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全氯乙烯、三氯乙烯、乙烯乙二醇醚其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粘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膨胀微球发泡剂中自膨胀微球的粒径为13-15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粘压敏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四海车荣升施法宽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博益鑫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