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打印的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695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作方法,其中基于3D打印的电磁屏蔽材料由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聚乳酸27‑50份;铁氧体48.5‑70份;分散剂1‑2份;偶联剂0.5‑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基于3D打印的电磁屏蔽材料的线材,可用于打印电磁屏蔽结构件,与目前传统将电磁屏蔽材料粘接贴合到物件中的加工方式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配方选择,实现其3D打印的应用,同时提高了电磁屏蔽效果,更易于制成复杂的结构件,方便不同场所使用,可实现3D打印的应用,将混合物经过单螺杆共混挤出,添加分散剂,铁氧体粉末能够较好的分散在聚乳酸中,通过偶联剂的加入,两者的相容性得到了改善,从而提高了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线材的力学性能。

An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material based on 3D printing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3D打印的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充满了各种电磁辐射,现实电磁污染较为严重,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因此电磁危害受到了各国的重视。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已成为解决电磁污染的关键技术。随着高频高速5G时代的到来以及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对电磁屏蔽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属材料虽然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但其密度大、易腐蚀等缺点限制其进一步使用。因此,发展高效、质轻、柔性、耐腐蚀金属基电磁屏蔽材料是一项重大挑战。如何提高电磁屏蔽效率以及制备工艺是之后发展的难题。当前3D打印技术发展迅速,直接应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电磁屏蔽产品成为一种客观需求。与传统成型方法相比,3D打印技术更加灵活且借助于计算机软件系统可根据产品形状不同,设计合适的模型,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屏蔽效率。对于聚合物而言,熔融沉积成型(FDM)工艺应用最为广泛,技术最为成熟,它可将所需的复合材料丝材,通过加热打印头,将熔融的丝打印涂覆在工作台上,并逐层堆彻成三维实体制品,通过熔融沉积成型(FDM)技术打印屏蔽材料,可避免接缝造成的屏蔽遗漏,大大提高了产品整体的屏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的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3D打印的电磁屏蔽材料,其由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聚乳酸27-50份;铁氧体48.5-70份;分散剂1-2份;偶联剂0.5-1份。作为优选,所述聚乳酸的分子量为15-18万。作为优选,所述的铁氧体是由三氧化二铁和氧化镍、氧化锌、氧化锰配制烧结而成。作为优选,所述的分散剂为三乙基己基磷酸、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酸聚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作为优选,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KH570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基于3D打印的电磁屏蔽材料的方法,根据以下步骤制作而成:1)将分散剂、偶联剂溶于无水乙醇中,制得无水乙醇溶液;2)将铁氧体加入到步骤1)制得的溶液中,搅拌30分钟,然后过滤得到粉体,放置在烘箱中烘干,得到干燥的粉体;3)将步骤2)中制得的粉体与聚乳酸按照一定比例搅拌混合均匀,放置在烘箱中,预热烘干聚乳酸,然后将干燥后的混合物经单螺杆挤出,得到聚乳酸铁氧体复合材料线材。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无水乙醇为分析纯,分散剂浓度为10g/L-20g/L,偶联剂浓度为5g/L-10g/L。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烘箱温度为60℃,烘干时间为5小时。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烘箱温度为80℃,烘干时间为5小时。作为优选,所述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50r/min-70r/min,挤出温度设置为190℃-210℃。所述得到的线材直径优选1.6-2.5mm,更优选为1.75mm。本专利技术的线材其硬度为95-120MPa,拉伸强度为60-75MPa,磁导率为100-180@3MHz,可应用于FDM型3D打印中,特别是用于打印电磁屏蔽结构件,可根据结构件复杂程度进行定制打印,实现电磁屏蔽效果。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基于3D打印的电磁屏蔽材料的线材,其硬度为95-120D,拉伸强度为60-75MPa,适用于FDM工艺,可用于打印电磁屏蔽结构件,与目前传统将电磁屏蔽材料粘接贴合到物件中的加工方式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配方选择,实现其3D打印的应用,同时提高了电磁屏蔽效果,更易于制成复杂的结构件,方便不同场所使用;2)本专利技术采用铁氧体与聚乳酸制备复合材料,可实现3D打印的应用,将混合物经过单螺杆共混挤出,添加分散剂,铁氧体粉末能够较好的分散在聚乳酸中,通过偶联剂的加入,两者的相容性得到了改善,从而提高了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线材的力学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1)取50份聚乳酸、48.5份铁氧体、1份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以及0.5份硅烷偶联剂KH550;将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硅烷偶联剂KH550溶剂无水乙醇中,制得分散剂浓度为10g/L、偶联剂浓度为5g/L的溶液;2)将铁氧体加入到步骤1)制得的溶液中,搅拌30分钟,然后过滤得到粉体,放置在60℃烘箱中烘干,得到干燥的粉体;3)将骤2)中制得的粉体与聚乳酸按照一定比例搅拌混合均匀,放置在80℃的烘箱中,预热烘干聚乳酸,然后将干燥后的混合物经单螺杆挤出,得到聚乳酸/铁氧体复合材料线材,其中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60r/min,四个挤出区温度分别为190℃、200℃、210℃、200℃,控制线材挤出的孔径,最终直径为1.75mm的3D打印屏蔽材料1,测得材料1硬度为95D,拉伸强度为75MPa,磁导率为100@3MHz。实施例二1)取27份聚乳酸、70份铁氧体、2份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以及1份硅烷偶联剂KH550;将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硅烷偶联剂KH550溶剂无水乙醇中,制得分散剂浓度为20g/L、偶联剂浓度为10g/L的溶液;2)将铁氧体加入到步骤1)制得的溶液中,搅拌30分钟,然后过滤得到粉体,放置在60℃烘箱中烘干,得到干燥的粉体;3)将骤2)中制得的粉体与聚乳酸按照一定比例搅拌混合均匀,放置在80℃的烘箱中,预热烘干聚乳酸,然后将干燥后的混合物经单螺杆挤出,得到聚乳酸/铁氧体复合材料线材,其中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60r/min,四个挤出区温度分别为190℃、200℃、210℃、200℃,控制线材挤出的孔径,最终直径为1.75mm的3D打印屏蔽材料2,测得材料1硬度为120D,拉伸强度为60MPa,磁导率为180@3MHz。其中,铁氧体在复合材料中的含量较高时,电磁屏蔽材料的硬度以及电磁屏蔽效果均比铁氧体含量少的要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3D打印方式,可打印低磁导率亦可打印高磁导率电磁屏蔽材料,可以根据不同的电磁屏蔽需求,制成不同电磁屏蔽效果的线材,打印出所需要的电磁屏蔽结构件。上述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不能因此限定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范围,任何简化、修饰等置换方式,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电磁屏蔽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聚乳酸27-50份;铁氧体48.5-70份;分散剂1-2份;偶联剂0.5-1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电磁屏蔽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聚乳酸27-50份;铁氧体48.5-70份;分散剂1-2份;偶联剂0.5-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电磁屏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的分子量为15-18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电磁屏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氧体是由三氧化二铁和氧化镍、氧化锌、氧化锰配制烧结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电磁屏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为三乙基己基磷酸、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酸聚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电磁屏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KH570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6.一种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步骤制作而成:
1)将分散剂、偶联剂溶于无水乙醇中,制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小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戴文勒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