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型可降解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聚合物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型可降解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食源性腐败和致病微生物是影响食品安全和品质最主要的因素,食品包装则是在食品流通领域抑制食品腐败和致病微生物的关键技术环节。现有食品包装领域中,聚合物包装因价格低廉、使用便捷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这其中,特别是以聚乙烯(PE)、聚偏二氯乙烯(PVDC)和聚氯乙烯(PVC)等为代表的塑料包装,因其透明度高、拉伸性能好的优点被广泛用于日常的食品包装。但随着这些聚合物包装的广泛使用,基于其不可自然降解的高稳定性而产生的大量白色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的,以PVC为例,传统聚合物包装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增塑剂,而增塑剂在与食品接触的过程中会逐渐释放至食品中,对食品造成污染,从而威胁人体健康。因此,寻求一种可自然降解、且不含增塑剂的环保型塑料就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重点。并且,传统的食品包装主要是物理隔绝,即避免因外界因素干扰所导致的腐败和超标,对于食品内部因素的抑制则只能依靠食品添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型可降解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Ⅰ、通过成膜工艺将氯化聚碳酸亚丙酯(C-PPC)溶液制成C-PPC膜;/nⅡ、将步骤Ⅰ得到的C-PPC膜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并将等离子体处理后的C-PPC膜与甲基丙烯酸(MA)、甲基丙烯磺酸甜菜碱(SBMA)分子进行紫外接枝反应,得到C-PPC-g-P(SBMA-co-MA);/nⅢ、将步骤Ⅱ得到的C-PPC-g-P(SBMA-co-MA)与活性因子结合,最终得到抗菌型可降解聚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型可降解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Ⅰ、通过成膜工艺将氯化聚碳酸亚丙酯(C-PPC)溶液制成C-PPC膜;
Ⅱ、将步骤Ⅰ得到的C-PPC膜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并将等离子体处理后的C-PPC膜与甲基丙烯酸(MA)、甲基丙烯磺酸甜菜碱(SBMA)分子进行紫外接枝反应,得到C-PPC-g-P(SBMA-co-MA);
Ⅲ、将步骤Ⅱ得到的C-PPC-g-P(SBMA-co-MA)与活性因子结合,最终得到抗菌型可降解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可降解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Ⅰ中,C-PPC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Ⅰ-1、通过成膜工艺将质量浓度为8~13%的C-PPC溶液制备成C-PPC膜;
Ⅰ-2、将步骤Ⅰ-1中得到的C-PPC膜放置在真空烘箱中室温干燥至恒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型可降解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Ⅰ-1中,所述成膜工艺包括旋涂法或静电纺丝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可降解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Ⅱ中,C-PPC-g-P(SBMA-co-MA)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Ⅱ-1、将步骤Ⅰ中得到的恒重C-PPC膜放入等离子体中,功率设定为100W,处理60~90s;
Ⅱ-2、配制MA-SBMA的水溶液,其中,MA:SBMA:水的重量比为1:1:4;
Ⅱ-3、将步骤Ⅱ-2中配制好的溶液滴加在通过步骤Ⅱ-1等离子体处理后的C-PPC膜上...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