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破乳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934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破乳剂,制备方法是将脂肪醇聚醚溶于溶剂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脂肪醇聚醚溶液;将有机催化剂和烯烃酸加入到脂肪醇聚醚溶液中,于一定温度及转速下,进行一定时间的酯化反应;待酯化反应完成后,于一定温度及转速下,加入引发剂进行一定时间的聚合反应;待聚合反应完成后,用旋转蒸发仪将反应容器中的溶剂蒸干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一定时间得到新型破乳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破乳剂具有破乳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并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

A new demuls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破乳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破乳剂领域,涉及用于油包水、重质油包水等乳液的破乳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破乳剂。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开采量日益增加,世界石油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我国石油供需缺口也在逐年增加,开发并利用油砂、油页岩、油泥等重质油资源,从而代替部分常规石油,不仅能缓解我国能源压力,而且能最大化的有效的利用资源。然而,在重质油开采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进行油水乳液的破乳,因为重质油中存在能稳定油水乳液的天然界面活性物质,比如胶质,沥青质,环烷酸及微晶石蜡,这些作为天然的乳化剂,能够使油水两相体系稳定,尤其是重质油中高含量的胶质,沥青质能够形成具有一定黏弹性的界面膜,这种界面膜能够强有力的吸附在水分子的表面从而稳定油水乳液。另外,开采加工过程中带来的表面活性物质或其他化学助剂也能够吸附在油水界面上,加重油水两相乳化程度,从而使油水两相体系更加稳定,形成高度稳定的油水乳状液。形成的油水乳状液不仅给后续加工过程带来极大的困难(腐蚀设备,使催化剂中毒,增加运输成品),而且严重影响油品的品质,因此必须进行油水乳状液的破乳脱水以达到改善油的品质,减少油的损失。为了将重质油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油水两相体系打破,也就是进行破乳,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但是工业上最常见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入化学药剂进行破乳,加入的破乳剂分子渗入并粘附在乳化水滴的界面上,顶替天然乳化剂并破坏油水界面膜,使水滴聚集变大,沉降,从而使油水两相分离,现有技术中市售的常规破乳剂针对重质油形成的油水乳液破乳效果较差(脱水时间长、脱水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重质油水乳液体系分离的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破乳剂能快速有效的实现重质油水乳液体系的破乳分离,具有破乳速度快、脱水率高的特点。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破乳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脂肪醇聚醚溶解于有机溶剂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脂肪醇聚醚溶液;2)将有机催化剂加入到步骤1)中所述脂肪醇聚醚溶液中;3)将烯烃酸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溶液中进行酯化反应;4)待步骤3)中的酯化反应完成后,加入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5)待步骤4)中的聚合反应完成后,将产物中的溶剂蒸干,干燥产物,得到新型破乳剂。所述的脂肪醇聚醚为直链型的聚醚,具体为起始剂为丙二醇,反应单体为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聚醚。所述溶剂为芳香烃类溶剂,进一步的,所述的芳香烃类溶剂为二甲苯、乙苯、甲苯、三甲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脂肪醇聚醚单剂和溶剂的比例为1-15g:100mL。该比例中脂肪醇聚醚单剂在芳香烃类溶剂中的质量分数为1%-15%;两种芳香烃类混合溶剂的体积比为1:1;具体为二甲苯和甲苯的体积比为1:1,三种芳香烃类混合溶剂的体积比为1:2:1;具体为甲苯、三甲苯、乙苯的体积比为1:2:1,四种芳香烃类混合溶剂的体积比为1:2:1:1,具体为二甲苯、乙苯、甲苯、三甲苯的体积比为1:2:1:1。所述的有机催化剂为磺酸或乙酸盐,进一步的,所述的磺酸为芳基磺酸,所述的有机酸盐为乙酸盐,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芳基磺酸为苯磺酸类物质,具体为苯磺酸、对甲苯磺酸、邻甲苯磺酸、间甲苯磺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乙酸盐具体为乙酸锌、乙酸钴、乙酸锰、乙酸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有机催化剂加入反应的比例占脂肪醇聚醚的质量分数为0.01%-10%。该比例中,单一一种苯磺酸类物质的质量分数为0.01%-10%;两种苯磺酸类物质的质量比为1:1;具体为对甲苯磺酸和邻甲苯磺酸的质量比为1:1;三种苯磺酸类物质的质量比为1:2:1;具体为对甲苯磺酸、间甲苯磺酸和苯磺酸的质量比为1:2:1;单一一种乙酸盐的质量分数为0.01%-10%;两种乙酸盐的质量比为1:1;具体为乙酸锌和乙酸钴的质量比为1:1;乙酸锰、乙酸铁的质量比为1:1;三种乙酸盐的质量比为1:1:1;具体乙酸锌、乙酸钴、乙酸锰的质量比为1:1:1;乙酸钴、乙酸锰、乙酸铁的质量比为1:1:1。所述的烯烃酸为碳原子数为3-20的烯烃酸。进一步的,所述的烯烃酸为碳原子数为3-20分子量为72-283g/mol的烯烃酸。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所述的烯烃酸为碳原子数为3-20、分子量为72-283g/mol,至少含有一个羧基的烯烃酸。具体的烯烃酸为2-丁烯酸、油酸、丙烯酸、十一烯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烯烃酸加入反应的比例占脂肪醇聚醚的质量分数为1%-30%。该比例中,单一一种烯烃酸的质量分数为1%-30%;两种烯烃酸的质量比1:1,具体为丙烯酸和2-丁烯酸的质量比为1:1;油酸和十一烯酸的质量比为1:1;三种烯烃酸的质量比1:2:1;具体为丙烯酸、2-丁烯酸和油酸的质量比为1:2:1;2-丁烯酸、油酸和十一烯酸的质量比为1:2:1。所述酯化反应的温度为80℃-170℃。该温度中,当反应体系中单一芳烃作为溶剂时,酯化反应的温度为80℃-170℃,具体为二甲苯做溶剂时,温度为130℃;乙苯做溶剂时,温度为136℃;甲苯做溶剂时,温度为80℃;二甲苯做溶剂时,温度为170℃。两种芳烃混合做溶剂时,具体为二甲苯和甲苯混合做溶剂,温度为140℃;三种芳烃混合做溶剂时,具体为甲苯、三甲苯和二甲苯混合做溶剂,温度为110℃;四种芳烃混合做溶剂时,具体为二甲苯、乙苯、甲苯、三甲苯混合做溶剂,温度为95℃。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晴、偶氮二异庚晴、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二碳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引发剂加入反应的比例占脂肪醇聚醚的质量分数为0.01%-10%。该比例中,当所选用的引发剂为上述任意一种引发剂时,质量分数为0.01%-10%;当所选用的引发剂为上述中任意两种引发剂时,比例为1:1,具体为偶氮二异丁晴和偶氮二异庚晴的质量比为1:1;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二叔丁基的质量比为1:1;当所选用的引发剂为上述中任意三种引发剂时,比例为1:1:1,具体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二碳酸酯的质量比为1:1:1;偶氮二异庚晴、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叔丁基的质量比为1:1:1。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为70℃-130℃。该温度中,当所选用的引发剂为上述任意一种引发剂时,聚合温度为70℃-130℃,具体为偶氮二异丁晴、偶氮二异庚晴、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二碳酸酯对应的聚合温度;当所选用的引发剂为上述中任意两种引发剂时,具体为偶氮二异丁晴和偶氮二异庚晴为引发剂时,聚合温度为110℃;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二叔丁基为引发剂时,聚合温度为120℃;当所选用的引发剂为上述中任意三种引发剂时,具体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二碳酸酯为引发剂时,聚合温度为125℃;偶氮二异庚晴、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叔丁基为引发剂时,聚合温度为130℃。所述的干燥产物的温度为8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破乳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将脂肪醇聚醚溶于有机溶剂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脂肪醇聚醚溶液;/n2)将有机催化剂加入到步骤1)中所述脂肪醇聚醚溶液中;/n3)将烯烃酸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溶液中进行酯化反应;/n4)待步骤3)中的酯化反应完成后,加入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n5)待步骤4)中的聚合反应完成后,将产物中的溶剂蒸干,干燥产物,得到一种新型破乳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破乳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脂肪醇聚醚溶于有机溶剂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脂肪醇聚醚溶液;
2)将有机催化剂加入到步骤1)中所述脂肪醇聚醚溶液中;
3)将烯烃酸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溶液中进行酯化反应;
4)待步骤3)中的酯化反应完成后,加入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
5)待步骤4)中的聚合反应完成后,将产物中的溶剂蒸干,干燥产物,得到一种新型破乳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醇聚醚为直链型、起始剂为丙二醇,单体为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聚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芳香烃类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破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芳香烃类溶剂为二甲苯、乙苯、甲苯、三甲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破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醇聚醚单剂和溶剂的比例为1-15g:100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催化剂为磺酸或有机酸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破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磺酸为芳基磺酸;所述的有机酸盐为乙酸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破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芳基磺酸为苯磺酸、对甲苯磺酸、邻甲苯磺酸、间甲苯磺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乙酸盐为乙酸锌、乙酸钴、乙酸锰、乙酸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或6或7或8所述的破乳剂,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林马俊李鑫钢隋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