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培南类化合物连续化后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合成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培南类化合物连续化后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医药化工领域中,反应完体系的后处理是永远无法避免的研究之一。通常后处理的单元操作主要包括:萃取分液、压滤、干燥、PH调节、结晶、离心。当前国内化工医药行业主要是以批次后处理为主,也就是单项后处理操作单元的间歇式进行,优点是单批处理量大。缺点为耗时耗力,自动化程度低,若后处理的体系随时间延长而发生变质,则批次后处理将会损失很多产品,常用培南类抗生素就属于这种易变质类型(比如专利CN207845524U中提供的后处理方法就存在这些问题)。具体地,当前行业中,针对培南类大批量反应体系的后处理技术比较单一。就萃取分液来说车间生产常用大釜批次处理分液,单项操作单元的耗费时间为6小时,经萃取分离处理的含产品的水相中,溶剂残留(NEP、TMG、异戊醇)均较大。有机相中溶解的产品残留能达到0.3%,经常会进行二次萃取分液操作。可以说传统批次萃取分液操作耗时费力,分离效果也不是非常好。而且,培南类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培南类化合物连续化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所述培南类化合物的反应粗产物进行连续化萃取,得到萃取重相和萃取轻相;/nS2,对所述萃取重相进行连续化固液分离,得到液相分离物;/nS3,对所述液相分离物进行连续化pH调节至其pH值为6.1~6.3,得到pH调节液;/nS4,采用第一析晶溶剂将所述pH调节液进行连续化析晶处理,得到所述培南类化合物的产品。/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培南类化合物连续化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培南类化合物的反应粗产物进行连续化萃取,得到萃取重相和萃取轻相;
S2,对所述萃取重相进行连续化固液分离,得到液相分离物;
S3,对所述液相分离物进行连续化pH调节至其pH值为6.1~6.3,得到pH调节液;
S4,采用第一析晶溶剂将所述pH调节液进行连续化析晶处理,得到所述培南类化合物的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萃取重相进行所述连续化固液分离之前,所述步骤S2还包括在所述萃取重相中加入第二析晶溶剂并使二者在PFR反应器中混合的步骤;且所述第二析晶溶剂的加入量为所述萃取重相重量的50~80%,控制PFR反应器中的温度为-7~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重相在PFR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为2~8min。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连续化萃取过程包括依次进行的N次,N≥2,且第M次所述连续化萃取过程分离出的重相进入第M+1次所述连续化萃取过程,1≤M≤(N-1),将第N次所述连续化萃取过程分离出的重相作为所述步骤S2中的所述萃取重相;优选地,N=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化萃取过程中,所述培南类化合物的反应粗产物的停留时间为1~7min,处理温度为-7~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化固液分离的过程中,将所述萃取重相分为多部分,多部分所述萃取重相分别一一对应地进入不同的压滤装置进行处理,且各所述压滤装置的处理通量为1~2L/min,所述萃取重相的停留时间为2~11min。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析晶溶剂为甲醇和/或正丙醇,所述第二析晶溶剂为甲醇和/或正丙醇。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化析晶处理过程中,所述pH调节液的停留时间为2~11min,处理温度为-22~-12℃。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调节所述液相分离物pH值的试剂为甲醇和乙酸的混合液,优选其pH值为3~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所述液相分离物pH值的过程中,所述液相分离物的停留时间为2~11min,处理温度为-7~3℃。
11.一种培南类化合物连续化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续萃取分液单元(10),设置有培南类化合物粗产物进口、萃取剂进口、萃取重相出口和萃取轻相出口,所述连续萃取分液单元(10)用于对培南类化合物的反应粗产物进行连续化萃取;
连续压滤单元(20),设置有压滤液进口、固相出口和液相出口,所述压滤液进口与所述萃取重相出口相连,所述连续压滤单元(20)用于对所述萃取重相出口排出的萃取重相进行连续化固液分离;
连续pH调节单元(30),设置有液相进口、pH调节剂进口及调节液出口,所述液相进口与所述液相出口相连,所述连续pH调节单元(30)用于对所述液相出口排出的液体进行连续化pH调节;以及
连续析晶单元(40),设置有调节液进口、第一析晶溶剂进口和析晶浆液出口,所述调节液进口与所述调节液出口相连,所述连续析晶单元(40)用于对所述调节液出口排出的进行连续化析晶。
技术研发人员:洪浩,洪亮,陶建,郭金海,程希安,张岩,
申请(专利权)人: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