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控温节能型保温材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688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控温节能型保温材料的方法,选择两端敞口的矩形中空塑料板,将其中一个敞口端采用聚氨酯封堵;然后将液态的相变材料注入矩形中空塑料板内;并将充分浸泡聚氨酯的棉纱塞入矩形中空塑料板的另一敞开端固化后进行封堵;通过破碎废弃混凝土得到再生细骨料和再生颗粒,将再生细骨料、再生颗粒、普通硅酸盐水泥和其他材料混合后形成无机发泡保温材料;最后将无机发泡保温材料、长方体气囊、矩形中空塑料板放入预制模板中,进行室温养护至期龄,最终得到控温节能型保温材料。该建筑保温材料不仅回收再利用废弃混凝土,而且其具有自重小、隔热性能好、且能够自控温的优点。

A method of using waste concrete to prepare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energy saving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控温节能型保温材料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建筑保温材料的方法,具体是一种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控温节能型保温材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提升建筑工程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全国范围内的绿色建筑以及节能建筑越来越多。由于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30%,因此降低建筑能耗能对社会整体起到环保节能的作用。在建筑能耗中,建筑围护结构约占70%~80%。因此,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极为关键。另外城市建筑拆除后产生大量废弃混凝土。据推测,到2020年,我国废弃混凝土量将达到6.28亿吨,大量堆放既浪费土地资源,又污染生态环境,如何妥善处理这些废弃混凝土,已成为现在建筑领域和环保领域研究的重点。申请号为201811560304.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再生保温砖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建筑垃圾再生料、水泥、生石灰、改性硅藻土、木质纤维素和余量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得建筑垃圾再生保温砖,其虽然实现了对废弃混凝土的再利用,但其保温隔热性能与有机保温材料的隔热性能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并且该再生保温砖的自重大、不具备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控温节能型保温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n步骤一:选择两端敞口、厚度为7mm~12mm的矩形中空塑料板,用发泡时间为3min~5min、发泡倍数为1~2倍的聚氨酯对矩形中空塑料板其中一个敞口端进行封堵,待聚氨酯反应固化结束30min后,通过气密性检测确保聚氨酯对该敞口端的封堵不漏气;/n步骤二:将相变温度为15℃~33℃的相变材料混合物加热到45℃~50℃并保持,确保相变材料混合物为液态;从矩形中空塑料板的另一敞口端向矩形中空塑料板内注入相变材料混合物,确保相变材料混合物的体积为矩形中空塑料板内部体积的3/5~4/5;/n步骤三:将充分浸泡聚氨酯的棉纱塞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控温节能型保温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选择两端敞口、厚度为7mm~12mm的矩形中空塑料板,用发泡时间为3min~5min、发泡倍数为1~2倍的聚氨酯对矩形中空塑料板其中一个敞口端进行封堵,待聚氨酯反应固化结束30min后,通过气密性检测确保聚氨酯对该敞口端的封堵不漏气;
步骤二:将相变温度为15℃~33℃的相变材料混合物加热到45℃~50℃并保持,确保相变材料混合物为液态;从矩形中空塑料板的另一敞口端向矩形中空塑料板内注入相变材料混合物,确保相变材料混合物的体积为矩形中空塑料板内部体积的3/5~4/5;
步骤三:将充分浸泡聚氨酯的棉纱塞入矩形中空塑料板的另一敞开端,塞入深度为1cm~2cm,所述聚氨酯的发泡时间为3min~5min、发泡倍数为1~2倍;待聚氨酯反应固化结束30min,将添加相变材料混合物的矩形中空塑料板放入45℃~50℃的环境中进行泄漏检测,确保液态相变材料混合物不发生泄漏;
步骤四:采用破碎设备对废弃混凝土进行破碎预处理、碾磨,并进行筛分处理,得到再生细骨料和粒径小于100目的再生颗粒;
步骤五:按照质量份数将14~18份公称粒径小于2.5mm的再生细骨料、13~16份废弃混凝土颗粒、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圣程姜慧黄兰英禄利刚宋雪娟殷惠光朱信鸽马晴晴张洁宋雷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