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兽用抗病毒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65362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兽用抗病毒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大青叶250‑350g、板蓝根650‑750g、杨树花250‑350g、金银花150‑250g;(2)将步骤(1)各组分混合后放入提取罐中,加入6‑9倍量的水,煎煮1‑2.5小时,再加入5‑7倍量的水,煎煮1‑2小时,浓缩3L;(3)向步骤(2)浓缩液中加入淀粉酶14‑17g,煮沸15‑30分钟,冷却后加入壳聚糖10‑14g,再升温至70‑85℃,加热1.5‑2.5小时;(4)将步骤(3)浓缩液降温至40℃以下,加入澄清剂30‑40g,静置10‑15分钟,再加入辅助剂25‑35g,静置过夜,浓缩至密度为1.2的浸膏;(5)向步骤(4)浸膏中加入糊精200g、蔗糖1000g,混合均匀后制粒、干燥制成兽用抗病毒颗粒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酶解方法提高各组分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具有药效好、无有机溶剂残留和成本低的优点。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ntiviral granules for anim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兽用抗病毒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兽药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兽用抗病毒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中药颗粒剂是在汤剂和糖浆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剂型,既保证了汤剂的全部特征,吸收快、药效强、药效高,同时又不需要煎煮,可直接冲服,且具有服用量少、安全卫生、携带保存方便等优点,非常适合现代化、集约化养殖场临床给药。抗病毒颗粒剂对流感、高热、圆环等病毒性疾病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针对临床上出现的高烧、采食量下降、精神沉郁、猪群免疫力低下等情况都有很好的效果,能够有效解决对动物机体有害的物质,如霉菌毒素、抗生素残留、细菌和病毒的代谢产物、白体代谢的废物、各种应激因素及有害有毒气体等,而传统制备兽用抗病毒颗粒剂的工艺复杂,存在无有机溶剂残留,制备成本高,且制备出的兽用抗病毒颗粒剂的药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兽用抗病毒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以增强药效,并减少制备成本。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兽用抗病毒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兽用抗病毒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取大青叶250-350g、板蓝根650-750g、杨树花250-350g、金银花150-250g,备用;/n(2)将步骤(1)中配方量的大青叶、板蓝根、杨树花、金银花进行混合,混合后放入提取罐中,加入6-9倍量的水,煎煮1-2.5小时,随后再次加入5-7倍量的水,煎煮1-2小时,随后浓缩至3L;/n(3)向步骤(2)的浓缩液中加入淀粉酶14-17g,煮沸15-30分钟,冷却后加入壳聚糖10-14g,再升温至70-85℃,加热1.5-2.5小时;/n(4)将步骤(3)的浓缩液降温至40℃以下,加入澄清剂30-40g,静置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兽用抗病毒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大青叶250-350g、板蓝根650-750g、杨树花250-350g、金银花150-250g,备用;
(2)将步骤(1)中配方量的大青叶、板蓝根、杨树花、金银花进行混合,混合后放入提取罐中,加入6-9倍量的水,煎煮1-2.5小时,随后再次加入5-7倍量的水,煎煮1-2小时,随后浓缩至3L;
(3)向步骤(2)的浓缩液中加入淀粉酶14-17g,煮沸15-30分钟,冷却后加入壳聚糖10-14g,再升温至70-85℃,加热1.5-2.5小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宇鹏孙美鹤王二红贾广欣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黑马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