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大棚用热风增温降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640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室大棚用热风增温降湿装置,涉及热风增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暖风机、与暖风机出风口连接的主管道、与主管道连接的支管,所述支管表面设有沿其轴向均分分布的网格状排气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支管道上设置密集的网格状小孔,充分避免了出口处的高温高压,使得温度分布比较均匀,空气湿度也会均匀降低,在有效保证温室大棚供暖的同时,可有效减少部分作物因高温而引起的死亡。

A device for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decreasing humidity of hot air in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室大棚用热风增温降湿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风增温
,特别是涉及一种温室大棚用热风增温降湿装置。
技术介绍
在温室大棚种植业中,合理的增温可保证作物良好的生长。热风增温是通过热交换器将加热的空气直接送入温室提高室温的加热方式。这种方法由于是强制加热空气,加温的效率高。热风增温加热空气的方法是可以热水或蒸汽通过换热器换热后由风机将热风吹入室内,也可以是加热炉直接燃烧加热空气,前者称为热风,后者称为热风炉。热风机有暖风机、热水热风机、蒸汽热风机,根据燃烧的燃料不同而分类。输送热空气的方法有采用管道输送和不采用管道输送两种方式。前者是输送管道上开设均匀的送风孔,室内气温比较均匀,输送管道的材料可以是塑料薄膜筒或帆布缝制的筒;输送管道的布置可以在空中,也可以在栽培床下,视种植需要确定。相比热水加温系统,热风加温运行费用较高,但其一次性投资小,安装简单。主要使用在室外增温设计温度较高(-10℃以上)、冬季增温时间短的地区,尤其适合于小面积单栋温室。热风增温系统设备的选型主要根据增温热负荷和热风机或热风炉的产热量大小确定。目前的热风增温装置由于加温管路内的空气温度较高,在管路出风口附近容易出现高温,影响作物生长,导致靠近风口的作物因高温引起死亡,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防止出风口过热的热风增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室大棚用热风增温降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温室大棚用热风增温降湿装置,包括暖风机、与暖风机出风口连接的主管道、与主管道连接的支管,所述支管表面设有沿其轴向均分分布的网格状排气孔。网格状排气孔可充分避免出口处的高温高压,使得温度分布比较均匀,空气湿度也会均匀降低,防止靠近支管的作物因高温而死亡。进一步地,所述支管沿主管道轴向呈等距间隔平行排布,此种方式排布的支管不会遮挡入射光线,不影响裁培管理作业,并且占用较少的栽培面积。进一步地,所述支管分布于主管道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支管对称分布于主管道两侧。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支管道上设置密集的网格状小孔,充分避免了出口处的高温高压,使得温度分布比较均匀,空气湿度也会均匀降低,在有效保证温室大棚供暖的同时,可有效减少部分作物因高温而引起的死亡。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温室大棚用热风增温降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网格状排气孔在支管上的分布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二中温室大棚用热风增温降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三种排气孔结构的比较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暖风机,2-主管道,3-支管,4-网格状排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温室大棚用热风增温降湿装置,包括暖风机1、与暖风机1出风口连接的主管道2、与主管道2连接的支管3,支管3表面设有沿其轴向均分分布的网格状排气孔4。其中,支管3沿主管道2轴向呈等距间隔平行排布,并且支管3对称分布于主管道2两侧。下面对热风增温降湿装置的技术参数进行计算设计:一、最大增温负荷的概算增温负荷的大小是随室外气温不断变化的。在栽培期间最冷季节保持作物正常生育所需补充的热量,叫做最大增温负荷。根据增温的基本条件,增温设备一定要具备这种能力。所以最大负荷就成为决定增温设备容量的指标。温室和大棚所需的热量,大致与温室和大棚的表面积以及最大室内外温差成正比。所以增温负荷Qg(KJ/h),可用下式表示:Qg=AgK(θi-θ0)(1-fr)式中,Ag为温室大棚的表面积(m2);K为增温负荷系数[KJ/(m2·h·℃)];θi为室内设定温度(℃);θ0为屋外设计气温(℃);fr为保温覆盖的节热率。在此公式中的热量是1h内的增温负荷。在概算时可不考虑屋外风力,主要考虑节热率而修订校正值。单层塑料薄膜的温室增温负荷系数值为K=23.87(0℃),保温覆盖的节热率是0.35,这个数值是在较温暖地区(最低温度0℃左右)温室和大棚实测的结果。增温负荷系数受室外气温和风速的影响,与保温覆盖关系也很大。所以,在冬季寒冷、土壤冻结、季节风大的地方,使用这个数值时要校正。由于增温负荷系数是概算的,校正方法是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最低温度每降低10℃,增温负荷系数要增加5%;相反的保温覆盖的节热率要减少5%。在长20米,宽8米,脊高3米,侧高1.5米的聚乙烯塑料大棚中,在外气温为-10℃进行栽培时的最大增温负荷。温室的表面积Ag为:(1.5×2+1/12×2×6.2π)×20+1.5×8+1.5×4≈143(m2)增温负荷系数:在-10℃的低温下增加5%23.87×(100+5)%=24.35屋内设定温度为10℃,节热率应当减去5%0.35×(100-5)%=0.33代入式中得Qg=143×24.35×5×(1-0.33)=11664.87(KJ/h)Qg=3.24(KJ/s)=3.24KW。二、期间增温负荷的计算最大增温负荷是决定供热设备容量的最大增温负荷。平时的增温负荷比最大值小。一般期间增温总热量不能用最大负荷求,而要用期间增温负荷求之。在栽培期间将每天的增温负荷积算起来的叫做期间增温负荷。θ0为时变化的外气温。在θi>θ0的时间内,对增温负荷按增温的时间进行求和,如果K和fr变化很小,增温期间的总热量(Qn,kJ)为:式中,K为平均增温负荷系数[kJ/(m2·h·℃)];∑(θi-θ0)为按增温时间进行求和,称为增温时,用DHh(℃·h)表示。积算一天增温时间就变为日增温时(DHd),积算一个月的增温时间就变为月增温时(DHm),上述增温时式可改为:如果知道平均增温负荷系数和增温时,就可用上式求出期间增温负荷(Qn)。因为最大增温负荷系数,是以晴天夜里地中传热量最小的黎明为对象的数值。所以,平均增温负荷要比这个数值大至少25%,增温负荷系数23.87乘以0.75就可以求得平均增温负荷系数。增温时是用增温期间的内外气温的积算值。日增温时(DHd,℃·h/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室大棚用热风增温降湿装置,包括暖风机(1)、与暖风机(1)出风口连接的主管道(2)、与主管道(2)连接的支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3)表面设有沿其轴向均分分布的网格状排气孔(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大棚用热风增温降湿装置,包括暖风机(1)、与暖风机(1)出风口连接的主管道(2)、与主管道(2)连接的支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3)表面设有沿其轴向均分分布的网格状排气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大棚用热风增温降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3)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小勇张效宁程亚雄逯晓楠李梅兰孙胜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