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油茶树整形的环扎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640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油茶树整形的环扎方法,是通过在谷雨至夏至期间的雨后两天内,用直径0.6mm~0.8mm的双股细扎丝,对低龄油茶树上明显具有垂直优势的骨干枝基部进行环扎来实现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环扎的效果很容易稳定,便于大规模推广的风险防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油茶树整形的环扎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良种油茶栽培属于经济林培育与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油茶树整形的环扎方法。
技术介绍
油茶整形的目的是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是可以科学地调整树体高度和冠幅,适度矮化等;第二是通过合理的整形,培养牢固的骨架,加速树冠的形成,并使干、枝、梢、花、果合理占据空间,保持协调的从属关系,促使幼树早期丰产;第三是通过合理的整形,调节生长枝和结果枝的比例,促进或抑制花芽分化,控制花芽数量,克服大小年过分明显现象。对于油茶树的整形主要是采用修剪的方法进行,短截、疏剪、缩剪、环剥、环割、环扎等均属于修剪整形的具体方式。其中短截是将枝梢的先端部分剪去,以降低分支部位,控制树冠过快增长;疏剪是指从基部分枝将枝梢全部剪除,不留基桩的修剪方法,其主要是减少营养消耗,调整树体结构,平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缩减又叫回缩修剪,即剪去多年生枝一部分,主要是用于老枝的更新复壮、改变生长方法以调整生长势力、更新衰退结果枝组等,环割是指将二年生以上生长势强的大枝或侧枝,在基部平滑处,用利刀环割一圈或数圈,环割主要用于生长过旺、适龄不开花的幼年结果树的促花保果;环剥是指将适龄不开花或开花不易坐果的旺长树主干或主枝环割两圈,间距3~5mm,剥去皮层,这种方法只能用于生长势旺、更新能力强的品种;而环扎以往的做法是将生长旺的主枝或大侧枝用16#或14#铁丝环扎一道或二道,松紧以皮层外表湿润为准,一般20~30天解除。环割、环剥、环扎的作用机理一致,只是其程度不一样而已。良种油茶树从定植后,从开始结果再长到成年树为结果初期,时间至少长达8年,修剪的目标为培育3主枝基本平衡的自然圆头形树冠,但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这种合理树形的培育过程不能一劳永逸,而是一个贯穿整个结果初期的、每年都需要通过修剪来调节的动态过程。现有良种油茶大规模推广栽培的过程中,一般采用短截、疏剪、缩剪等方式进行修剪整形,沿用的都是以往栽培果树的精细化修剪模式,这些虽然都是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成熟的修剪方法,但采用的短截、疏剪、缩剪这些操作方式非常耗时费工且不可逆。因为木本树种多年生积累的个体差异太大,已有的环割方法效果不稳定,现有的环剥方法也因为现有定型刀具多固定为5mm皮层高差,不能因树制宜,大面积使用很难获得一致效果。当前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的状况已成定局,技术工人也越来越难找,尤其大型规模化的油茶园急需创新出一种简约省工的修剪模式,先解决骨干枝的平衡或者去留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油茶树整形的环扎方法及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的特征是在谷雨至夏至期间的雨后两天内,用直径0.6mm~0.8mm的双股细扎丝,对低龄油茶树上明显具有垂直优势的骨干枝基部进行环扎。进一步,上述用于油茶树整形的环扎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的:(1)、选择雨后或者灌溉后处于结果初期需要整形的油茶园,比较确定已形成竞争优势的骨干枝枝组;(2)、从用于放置多根细扎丝的扎丝盒中取出一根细扎丝对折叠成双股,先围绕上述骨干枝基部绕1整圈,逆时针方向扭个节拧成一个双股扎丝环,其大小比骨干枝外径略大,以便于再插进两个特制的秃钉;(3)、双手各拿一个特制的秃钉,分别从骨干枝基部两侧插入双股扎丝环内,其中一侧的秃钉用一只手按顺时针方向、另一侧的秃钉用另一只手按逆时针方向,双手反方向同时用力扭前半个圈;(4)、继续对称反转后半个圈,以完成整圈的对称反转拧紧双股扎丝环;(5)、观察上述步骤对称反转操作拧紧骨干枝后细扎丝陷入皮层深度的情况,中途或需要上下拨动未紧贴骨干枝的扎丝,使双股扎丝环尽可能紧绕骨干枝基部的木质部以形成一个正圆,双手继续均匀用力直到双股扎丝整周完全陷进皮层,操作者已经有扎丝完全箍紧木质部的手感为止。进一步,上述特制的秃钉包括杆段和手持环段,其中杆段与手持环段一体成型或是焊接固定而成。便于双手反方向扭转使力。进一步,上述特制的秃钉中杆段长度为75mm~80mm,手持环段的内径为23mm~27mm、外径为31mm~3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是针对结果初期的油茶树实施,完全不同于以往用粗铁丝对树的主干进行环扎,不会对整株树的产量造成影响,被环扎的骨干枝垂直优势被抑制、开花数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开花期只会稍稍提前而不会推迟,所以便于大规模推广的风险防控;(2)本专利技术环扎的效果很容易稳定,可以根据所环扎的骨干枝是否继续保留来决定扎一道箍还是两道箍来保证达到预期效果,即扎一道箍平衡3个主枝生长势,环扎的枝组倾向于抑制营养生长,缓和垂直优势,以便于后续利用,用于每年实现了常态化管理的良种油茶园;扎两道箍倾向于加剧生殖生长,促其多开花结果后翌年再缩剪清除,用于多年没有整形、骨干枝分布很乱的良种油茶园。大规模推广本专利技术时,操作过程便于标准化;(3)本专利技术使用的细扎丝直径仅0.6mm~0.8mm,配套成对的尺寸合理的人性化秃钉对称反转操作,大大提高了工效,熟练工每天可以轻松完成80个以上的扎箍,且效果持续时间长,最多可以超过4个月,且可以实现100%阻断整周韧皮部;(4)本专利技术选择22#细扎丝作为环扎耗材,完全不同于以往用用14#或者16#的扎丝,容易锈蚀,包括使用的工具在内,大规模推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时,至始至终没有任何残留污染环境,所以无需后续处理;(5)如果环扎的骨干枝对象扩大范围,比如用于主枝或者副主枝需要继续保留的场合,目的只是促其多开花结果,20天左右看到叶片有明显的黄化效果后解除扎丝就行。这种可以中途撤消、恢复生长势的优点是目前正在推广的环剥技术无法做到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特制的秃钉结构示意图(男士使用);图2为本专利技术特制的秃钉结构示意图(女士使用);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放置许多根细扎丝的扎丝盒的结构示意图(材质为木质,用5mm厚度的复合板材加工而成);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细扎丝对折并围成双股扎丝环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秃钉插入双股扎丝环内并对称反转前半圈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秃钉插入双股扎丝环内并对称反转后半圈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双股扎丝环在环扎拧紧后陷入韧皮层、箍紧木质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以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任何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前提下的相同或相似变换,均应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一用于油茶树整形的环扎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的:(1)、带上本专利技术的环扎装备,如图1、图2、图3所示,在6月中旬以前,选择雨后或者灌溉后处于结果初期需要整形的油茶园,比较确定已形成竞争优势的骨干枝枝组;(2)、如图4所示,从细扎丝盒(定型规格见图3)中取一根250mm长(对折后就是2×125mm)的22#细扎丝对折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油茶树整形的环扎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谷雨至夏至期间的雨后两天内,用直径0.6mm~0.8mm的双股细扎丝,对低龄油茶树上明显具有垂直优势的骨干枝基部进行环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油茶树整形的环扎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谷雨至夏至期间的雨后两天内,用直径0.6mm~0.8mm的双股细扎丝,对低龄油茶树上明显具有垂直优势的骨干枝基部进行环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茶树整形的环扎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是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的:
(1)、选择雨后或者灌溉后处于结果初期需要整形的油茶园,比较确定已形成竞争优势的骨干枝枝组;
(2)、从用于放置若干根细扎丝的扎丝盒中取出一根细扎丝对折叠成双股,先围绕上述骨干枝基部绕1整圈,逆时针方向扭个节拧成一个双股扎丝环,其内径大小比骨干枝外径略大,以便于再插进两个特制的秃钉;
(3)、双手各拿一个特制的秃钉,分别从骨干枝基部两侧插入双股扎丝环内,其中一侧的秃钉用一只手按顺时针方向扭转、另一侧的秃钉用另一只手按逆时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海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