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字型复合永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312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1:31
一种V字型复合永磁电机,涉及电机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提高弱磁扩速能力的技术问题。该电机包括定子、转子,所述转子上设有多个永磁单元,各个永磁单元围绕转子的轴心对称间隔布设,并且每个永磁单元均被转子的直轴分为对称的两半;所述永磁单元包括V字型的永磁槽,及嵌置在V字型永磁槽内的两个复合磁体,并且永磁槽内的两个复合磁体布设成V字型,所述复合磁体由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层叠而成,并且第一永磁体位于第二永磁体的外侧,并且第一永磁体的矫顽力大于第二永磁体的矫顽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机,能满足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驱动要求。

V-shaped composite permanent magnet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V字型复合永磁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V字型复合永磁电机的技术。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都采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作为动力源,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采用永磁体励磁,其磁场恒定,不能调节,因此存在着弱磁扩速能力困难的缺陷。电机参数和尺寸一定时,转速随电压增加而上升,在基速以上的恒功率运行区域,随着转速升高,由于供电电压的限制(电动汽车用电机由电池供电),难以恒功率提速;此外,在电机的直轴(d轴)上,永磁体的磁导率接近空气,直轴电感Ld小,增加弱磁升速的困难。现有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必须通过弱磁,通过调节定子电流(即增加定子直轴去磁电流分量-Id)来获得磁阻转矩,以电机气隙磁场的减弱来等价于直接减弱励磁磁场来达到弱磁,弱磁扩速范围窄,定子损耗大,系统(电机和控制器)效率低,同时增加直轴电枢电流-Id将导致磁钢不可逆退磁风险,加厚磁钢又将增加转子离心力和成本。因此现有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存在着功率和转矩密度低,高速恒功率范围窄、转矩波动大、过载能力和系统效率低、磁钢退磁风险大和可靠性差等缺陷,这些缺陷制约着驱动电机的研发及其产业化进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弱磁扩速能力好的V字型复合永磁电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V字型复合永磁电机,包括定子、转子,所述转子上设有多个永磁单元,各个永磁单元围绕转子的轴心对称间隔布设,并且每个永磁单元均被转子的直轴分为对称的两半;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单元包括V字型的永磁槽,及嵌置在V字型永磁槽内的两个复合磁体,并且永磁槽内的两个复合磁体布设成V字型,所述复合磁体由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层叠而成,并且第一永磁体位于第二永磁体的外侧,并且第一永磁体的矫顽力大于第二永磁体的矫顽力。进一步的,第一永磁体的长度与第二永磁体的长度相同。进一步的,第一永磁体的厚度小于第二永磁体的厚度。进一步的,第二永磁体的厚度是第一永磁体的厚度的1.6~2.0倍。进一步的,转子上还设有多个磁障单元,各个磁障单元围绕转子的轴心对称间隔布设,并且每个磁障单元均被转子的交轴分成对称的两半,每个磁障单元包括两个内层磁障槽,两个内层磁障槽是弧顶朝内且半径相异的弧线形槽,并且两个内层磁障槽沿转子的径向从内至外同心布设。进一步的,每个磁障单元还包括一个表面磁障槽,表面磁障槽是开设在转子周面的向内凹陷的凹槽。本技术提供的V字型复合永磁电机,利用钕铁硼和铝镍钴永磁材料的矫顽力特性差异,组成磁路上串联的复合磁体永磁转子,既能获得较高的气隙磁通,提高效率和功率、转矩密度,又能通过定子直轴电流矢量脉冲产生的直轴电枢反应磁动势,来调控永磁槽内复合磁体中,矫顽力低的铝镍钴去磁和磁化程度,使一部分主磁通通过铝镍钴局部旁路,变成漏磁通,达到弱磁扩速,低速恒转矩运行,高速恒功率运行,并获得比现有永磁同步电机更宽广的恒功率速度范围,使电机综合品质大幅度提高,实现高功率密度、宽调速、快响应、频繁启动和平稳运行,满足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驱动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V字型复合永磁电机的径向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V字型复合永磁电机的局部径向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是采用本技术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中的顿号均表示和的关系,本技术中的英文字母区分大小写。如图1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V字型复合永磁电机,包括定子21、转子22,所述转子22上设有多个永磁单元,各个永磁单元围绕转子的轴心对称间隔布设,并且每个永磁单元均被转子的直轴(磁极中心线,d轴)分为对称的两半;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单元包括V字型的永磁槽,及嵌置在V字型永磁槽内的两个一字型复合磁体,并且永磁槽内的两个复合磁体布设成V字型,所述复合磁体由第一永磁体231、第二永磁体232层叠而成,并且第一永磁体231位于第二永磁体232的外侧(朝向转子外圆一侧为外侧),并且第一永磁体231的矫顽力大于第二永磁体232的矫顽力,并且在转子的径向截面中,第一永磁体231的长度与第二永磁体232的长度相同,第一永磁体231的厚度小于第二永磁体232的厚度(设复合磁体的厚度为h10,则h10=h11+h12),并且在每个复合磁体的两端都形成有隔磁槽24,并且复合磁体两端的隔磁槽24与永磁槽连成一体。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复合磁体中,第一永磁体231与第二永磁体232的厚度比例优选方案为:第二永磁体的厚度是第一永磁体的厚度的1.6~2.0倍。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复合磁体两端的隔磁槽起到减少漏磁作用,复合磁体与极靴(转子铁心)构成磁极,第一永磁体采用的是钕铁硼磁体,第二永磁体采用的是铝镍钴磁体,第一永磁体与第二永磁体在磁路上串联,钕铁硼磁体与铝镍钴磁体的剩磁较接近,但矫顽力差别很大,钕铁硼磁体难以去磁和磁化,铝镍钴磁体容易去磁和磁化;优化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的厚度比例,既能获得较高的气隙磁通,提高效率和功率、转矩密度,又能通过转子的直轴电流矢量id脉冲产生的直轴电枢反应磁动势来调控永磁槽内复合磁体中,矫顽力低的第二永磁体的磁化和去磁程度,从而调控气隙主磁通(增强或减弱);第二永磁体去磁时,使一部分主磁通通过第二永磁体局部旁路(短路),变成漏磁通,气隙主磁通减弱,达到弱磁扩速,低速恒转矩运行,高速恒功率运行,并获得比现有永磁同步电机更宽广的恒功率速度范围;磁路上串联、形成整体的条状矩形复合磁体整体充磁后嵌置在永磁槽内,结构紧凑,抗高速离心力,能有效降低电机噪音和转矩波动,使电机综合品质显著提高,实现高功率密度、宽调速、快响应、频繁启动和平稳运行,满足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驱动要求;可获得比现有V型永磁结构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更宽广的恒功率速度范围;比如:额定功率50KW,额定转速3000(r/min),额定转矩/最大转矩159/350(Nm)的电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相比现有V型永磁结构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效率从94.2%提高到96.78%,额定转矩(159Nm)下的电流从158A减小到150A,扩速范围从0-7000r/min提高到0-9500r/min,可见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能使电机扩速能力提高1.35倍。如图2所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二实施例中的转子42上还设有多个磁障单元,各个磁障单元围绕转子的轴心对称间隔布设,并且每个磁障单元均被转子的交轴(极间中心线,q轴)分成对称的两半,每个磁障单元包括两个内层磁障槽451、452,及一个表面磁障槽453,两个内层磁障槽451、452是弧顶朝内且半径相异的弧线形槽,并且两个内层磁障槽451、452沿转子的径向从内至外同心布设,表面磁障槽453是开设在转子周面的向内凹陷的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V字型复合永磁电机,包括定子、转子,所述转子上设有多个永磁单元,各个永磁单元围绕转子的轴心对称间隔布设,并且每个永磁单元均被转子的直轴分为对称的两半;其特征在于:/n所述永磁单元包括V字型的永磁槽,及嵌置在V字型永磁槽内的两个复合磁体,并且永磁槽内的两个复合磁体布设成V字型,所述复合磁体由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层叠而成,并且第一永磁体位于第二永磁体的外侧,并且第一永磁体的矫顽力大于第二永磁体的矫顽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字型复合永磁电机,包括定子、转子,所述转子上设有多个永磁单元,各个永磁单元围绕转子的轴心对称间隔布设,并且每个永磁单元均被转子的直轴分为对称的两半;其特征在于:
所述永磁单元包括V字型的永磁槽,及嵌置在V字型永磁槽内的两个复合磁体,并且永磁槽内的两个复合磁体布设成V字型,所述复合磁体由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层叠而成,并且第一永磁体位于第二永磁体的外侧,并且第一永磁体的矫顽力大于第二永磁体的矫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字型复合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永磁体的长度与第二永磁体的长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字型复合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永磁体的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德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特波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