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柄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135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柄灯,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支撑杆、连接件和第一灯体,第一灯体的上侧固定设置有安装架;第一支撑杆内开设有第一长槽和第二长槽,第一长槽内设置有第一支撑组件,第二长槽内设置有第二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一长槽的内壁固定,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垂直固定,第一伸缩杆垂直于第一支撑杆设置;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伸缩杆和第三支撑杆,第二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二长槽的内壁固定,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撑杆垂直固定,第二伸缩杆垂直于第一支撑杆设置。其能够既可实现小面积光照,又可实现大面积光照,可双手拿取,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柄灯
本技术涉及灯具
,具体涉及一种手柄灯。
技术介绍
目前,在摄影摄像中,为了保证成像的清晰度和美感,通常需要给拍摄物打光,而手柄灯则可根据拍摄需求,给拍摄物不同角度的打光。然而,由于拍摄场景不同,有时需要提供较小面积的光照,有时需要提供较大面积的光照,目前市面上的手柄灯的功能较单一,只能提供同等面积的光照,并不满足一些摄影要求;并且,目前手柄灯能单手拿取,当人单手长时间握住手柄灯,手臂较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柄灯,其能够既可实现小面积光照,又可实现大面积光照,可双手拿取,方便实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柄灯,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支撑杆、连接件和第一灯体,所述第一灯体的上侧固定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底座、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安装架与第一灯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皆与底座垂直固定,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间设置有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所述第一压块与第一固定件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压块与第二固定件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的下端部皆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一压块与第二压块间设置有第二灯体,且所述第一压块与第二压块皆与第二灯体抵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内开设有第一长槽和第二长槽,所述第一长槽内设置有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二长槽内设置有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一长槽的内壁固定,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固定设置,所述第一伸缩杆垂直于第一支撑杆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伸缩杆和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二长槽的内壁固定,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撑杆固定设置,所述第二伸缩杆垂直于第一支撑杆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平行设置。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侧设有开设通孔的第一手柄。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手柄,所述第二手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侧;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三手柄,所述第三手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侧。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压块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朝向所述第二灯体方向开设;所述第二压块上开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槽朝向所述第二灯体方向开设;所述第二灯体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第二灯体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三限位槽内。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内皆设置有LED发光面板。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压块的顶部设置有凸起部。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杆铰接,所述连接件与第一支撑杆铰接处设置有锁紧件。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周壁开设有方便手握住的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有第一灯体,第一灯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上可安装第二灯体,如此,可根据需求选择是否安装第二灯体,当不安装第二灯体,则可实现小面积光照;当安装第二灯体时,则可实现大面积光照,功能更加多样化。2、本技术第一长槽中设置有第一支撑组件,第二长槽中设置第二支撑组件,通过将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伸长状态下,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可便于双手抓取,从而方便调节握拿手柄灯的姿态,以减轻长时间单手拿取手柄灯的疲劳。3、本技术结构紧凑,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其中,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处于伸长状态,且安装架上安装有第二灯体;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其中,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处于收缩状态,且未安装第二灯体;图3为第一支撑杆的左视图;其用于显示第一长槽和第二长槽;图4为第一压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第一支撑杆;11、第一手柄;12、凹槽;20、连接件;21、锁紧件;30、第一灯体;40、安装架;41、底座;42、第一固定件;43、第二固定件;44、第一压块;441、第二限位槽;442、凸起部;45、第一弹簧;46、第二压块;47、第二弹簧;50、第二灯体;60、第一伸缩杆;61、第二支撑杆;62、第二手柄;63、第二伸缩杆;64、第三支撑杆;65、第三手柄;70、第一长槽;71、第二长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图4所示,本技术的公开了一种手柄灯,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支撑杆10、连接件20和第一灯体30,第一灯体30的上侧固定设置有安装架40。安装架40包括底座41、第一固定件42和第二固定件43,安装架40与第一灯体30的顶部固定设置,第一固定件42和第二固定件43皆与底座41垂直固定,第一固定件42与第二固定件43间设置有第一压块44和第二压块46,第一压块44与第一固定件42间设置有第一弹簧45。第一弹簧45一端与第一压块44固定,第一弹簧45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件42固定。第二压块46与第二固定件43间设置有第二弹簧47。第二弹簧47的一端与第二压块46固定,第二弹簧47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件43固定。底座4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一压块44和第二压块46的下端部皆设置在第一限位槽内,第一压块44与第二压块46间设置有第二灯体50,且第一压块44与第二压块46皆与第二灯体50抵接。当只需要小面积打光时,仅仅使用第一灯体30即可,若需要大面积打光,使用安装架40将第二灯体50夹持住,即可实现实现第一灯体30和第二灯体50的同时使用。第一灯体30和第二灯体50内皆设置有LED发光面板。第一灯体30和第二灯体50皆为独立的灯,其内部设置有蓄电池,通过充电线向蓄电池充电。而蓄电池与LED发光面板连接并给LED发光面板供电。此外,在第一灯体30和第二灯体50的背面还设置有控制LED发光面板通断的开关。当需要使用第二灯体50时,将第二灯体50放置在第一限位槽处,第一弹簧45被压缩,在第一弹簧45的作用下,第一压块44抵接第二灯体50的侧面;第二弹簧47被压缩,在第二弹簧47的作用下,第二压块46抵接第二灯体50的侧面。如此,第二灯体50即被夹持固定。第一支撑杆10内开设有第一长槽70和第二长槽71,第一长槽70内设置有第一支撑组件,第二长槽71内设置有第二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杆60和第二支撑杆61,第一伸缩杆60的一端与第一长槽70的内壁固定,第一伸缩杆60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61固定设置,第一伸缩杆60垂直于第一支撑杆10设置,第二支撑杆61与第一支撑杆10平行设置。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伸缩杆63和第三支撑杆64,第二伸缩杆63的一端与第二长槽71的内壁固定,第二伸缩杆63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撑杆64固定设置,第二伸缩杆63垂直于第一支撑杆10设置,第三支撑杆64与第一支撑杆10平行设置。当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柄灯,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支撑杆、连接件和第一灯体,所述第一灯体的上侧固定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底座、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安装架与第一灯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皆与底座垂直固定,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间设置有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所述第一压块与第一固定件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压块与第二固定件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的下端部皆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一压块与第二压块间设置有第二灯体,且所述第一压块与第二压块皆与第二灯体抵接;/n所述第一支撑杆内开设有第一长槽和第二长槽,所述第一长槽内设置有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二长槽内设置有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一长槽的内壁固定,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固定设置,所述第一伸缩杆垂直于第一支撑杆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伸缩杆和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二长槽的内壁固定,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撑杆固定设置,所述第二伸缩杆垂直于第一支撑杆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平行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柄灯,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支撑杆、连接件和第一灯体,所述第一灯体的上侧固定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底座、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安装架与第一灯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皆与底座垂直固定,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间设置有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所述第一压块与第一固定件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压块与第二固定件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的下端部皆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一压块与第二压块间设置有第二灯体,且所述第一压块与第二压块皆与第二灯体抵接;
所述第一支撑杆内开设有第一长槽和第二长槽,所述第一长槽内设置有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二长槽内设置有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一长槽的内壁固定,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固定设置,所述第一伸缩杆垂直于第一支撑杆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伸缩杆和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二长槽的内壁固定,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撑杆固定设置,所述第二伸缩杆垂直于第一支撑杆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平行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阳军张华剑张威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剑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