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蛋白质印迹法用抗体孵育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103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蛋白质印迹法用抗体孵育盒,包括盒盖(1)和盒体(2),所述的盒盖(1)上方设有储液器,所述的盒体(2)下方设有回收储液器,并安置在有制冷及避光功能的外壳(3)内,所述的盒体(2)内设有多个隔板(4),将盒体分隔呈多个PVDF膜存放腔(7);盒盖(1)上方的储液器连接盒盖(1)顶部,盒体(2)下方的储液器连接盒体(2)底部;所述的盒盖(1)上设有一抗添加孔、TBTS添加孔和二抗添加孔,所述的盒体(2)底部设有流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实验准确性、降低抗体浪费、节约实验成本等优点。

An antibody incubator for automatic Western blot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蛋白质印迹法用抗体孵育盒
本技术涉及分子生物学实验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蛋白质印迹法用抗体孵育盒。
技术介绍
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其目的是将目的蛋白通过电泳分离后转移至PVDF膜上,再与已知的蛋白抗体杂交,最后通过酶系统的显色反应对目的蛋白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WesternBlot主要步骤包括电泳、转移、封闭、杂交和显色五步,其中封闭和杂交过程可合称为抗体孵育过程。一般而言,在抗体孵育过程中,需将PVDF膜放入常用的长方形塑料盒或圆形培养皿进行抗体孵育,并置于摇床上,后需要依次添加一抗并过夜,使用TBTS洗膜三次,添加二抗,再次使用TBTS洗膜三次,最后进行显色。这一传统的过程存在一些问题:(1)长方形塑料盒或圆形培养皿孵育操作非常不方便,无法根据膜的大小进行调整,极易造成抗体孵育不均匀,产生摩擦力,导致结果重复性不好;(2)孵育盒的封口膜因湿润封口不牢固;(3)实验者需要不停地进行加液、换液等简单的机械操作,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4)抗体孵育过程较长,需要实验者花费大量的时间;(5)人工操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加液错误、抗体回收不充分、洗膜不彻底等问题。因此如何高效、简便的完成Westernblot抗体孵育的过程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并且急需解决。目前已授权的专利针对其中部分问题做出来一些设计,例如:专利号“CN206876712U”设计了一种可通过移动孵育盒中分隔板来调整间隙的大小的设计,初步提出了解决膜与盒不匹配的问题。专利号“CN205665255U”设计了一种在孵育盒中添加疏水性的中间隔板,在隔板下层控制加水量,可保持湿润,减少抗体的量,减少水的挥发,提高密闭性。但是对于WesternBlot抗体孵育过程中的其他问题,尚未有专利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自动蛋白质印迹法用抗体孵育盒。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蛋白质印迹法用抗体孵育盒,包括盒盖和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盖上方设有储液器,所述的盒体下方设有回收储液器,并安置在有制冷及避光功能的外壳内,所述的盒体内设有多个隔板,将盒体分隔呈多个PVDF膜存放腔;盒盖上方的储液器连接盒盖顶部,盒体下方的储液器连接盒体底部。所述的盒盖上设有一抗添加孔,TBST添加孔和二抗添加孔;所述的盒盖上方设置的储液器包括一抗储液器a、TBST储液器a和二抗储液器a,所述的一抗储液器a通过中空管道连接一抗添加孔,所述的TBST储液器a通过中空管道连接TBST添加孔,所述的二抗储液器a通过中空管道连接二抗添加孔。所述的一抗储液器a设有多个,例如7-10个,所述的TBST储液器a和二抗储液器a均设有1个,各储液器口处设有控制阀门,分别连接各中空管道。储液器可实现避光等功能,通过定时开启与关闭储液器的阀门来控制加液的量和顺序。所述的盒盖上设有三排孔,每一排孔的数量与PVDF膜存放腔的数量相同,第一排孔为一抗添加孔,第二批孔为TBST添加孔,第三排空为二抗添加孔。或者,所述的盒盖(1)上设有一排孔,每个PVDF膜存放腔上方盒盖(1)对应一个孔,且各孔均同时连接所述的一抗储液器a(51)、TBST储液器a(52)和二抗储液器a(53),通过阀门控制各储液器的开启和关闭,先后向各PVDF膜存放腔内输入不同液体。所述的盒盖为黑色光滑塑料,盒盖内侧设有封口胶。所述的盒体长轴外侧设有标度尺,内侧设置位置可调的隔板,隔板(4)设有在盒体内的滑道上,并通过限位器定位。所述的盒体底部为倾斜面,并在上方设有带有微孔的隔层,并在倾斜面末端设有流出口,盒体内的液体汇集到流出口,通过一分多中空管流至盒体底部的回收储液器。所述的一分多中空管为一个与流出口连接的总管,以及该总管分出的多根并联分支管道,各分支管道分别连接各回收储液器,各回收储液器及各并联分支管道处均设有控制器开启和关闭的阀门,以实现将不同的液体回收进相应的储液器。所述的盒体底部的倾斜角度为3~10度。所述的盒体底部呈漏斗状,并在漏斗上方设有带有微孔的隔层。所述的盒体底部设置的储液器包括一抗储液器b、TBST储液器b和二抗储液器b。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自动的抗体孵育盒,可实现以下功能:(1)实现简便的调整膜道的宽度;(2)加入孵育盒封口带实现紧密封口;(3)自动的定时加液、回收液体等过程;(4)外罩可实现制冷,保持抗体活性。最终实现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实验准确性、降低抗体浪费、节约实验成本的目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自动蛋白质印迹法用抗体孵育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盒盖上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盒盖的仰视图;图4为盒体的俯视图;图5为第一种盒体结构的侧视图;图6为第一种盒体结构的仰视图;图7为第二种盒体结构的侧视图图8为第二种盒体结构的仰视图;图9为一分三中空管道结构示意图;图10为第二种自动蛋白质印迹法用抗体孵育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第二种自动蛋白质印迹法用抗体孵育盒的盒盖上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蛋白质印迹法用抗体孵育盒,包括盒盖1和盒体2,所述的盒盖1上方设有储液器,所述的盒体2下方设有回收储液器,并安置在有制冷及避光功能的外壳3内,所述的盒体2内设有多个隔板4,将盒体分隔呈多个PVDF膜存放腔7;盒盖1上方的储液器连接盒盖1,盒体2下方的回收储液器连接盒体2底部。如图2~3所示,所述的盒盖1上设有一抗添加孔11,TBST添加孔12和二抗添加孔13;所述的盒盖1上方设置的储液器包括一抗储液器a51、TBST储液器a52和二抗储液器a53,所述的一抗储液器a51通过中空管道连接一抗添加孔11,所述的TBST储液器a52通过中空管道连接TBST添加孔12,所述的二抗储液器a53通过中空管道连接二抗添加孔13。所述的一抗储液器a51设有7个-10个,所述的TBST储液器a52和二抗储液器a53均设有1个,各储液器口处设有控制流量的阀门。储液器可实现避光等功能,通过定时开启与关闭储液器的阀门来控制加液的量和时间顺序。如图3所示,所述的盒盖1上设有三排孔,每一排孔的数量与PVDF膜存放腔的数量相同,第一排孔为一抗添加孔11,第二排孔为TBST添加孔12,第三排孔为二抗添加孔13。所述的盒盖1为黑色光滑塑料,盒盖1内侧设有封口胶。如图4所示,所述的盒体2长轴外侧设有标度尺,内侧设置位置可调的隔板4,隔板4设有在盒体内的滑道上,并通过限位器定位,将隔板4调至固定位置后通过限位器予以固定。如图5-6所示,所述的盒体2底部为倾斜面21,倾斜角度为3-5度,并在上方设有带有微孔的隔层a22,并在倾斜面末端设有流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蛋白质印迹法用抗体孵育盒,包括盒盖(1)和盒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盖(1)上方设有储液器,所述的盒体(2)下方设有回收储液器,并安置在有制冷及避光功能的外壳(3)内,所述的盒体(2)内设有多个隔板(4),将盒体分隔呈多个PVDF膜存放腔(7);盒盖(1)上方的储液器连接盒盖(1)顶部,盒体(2)下方的储液器连接盒体(2)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蛋白质印迹法用抗体孵育盒,包括盒盖(1)和盒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盖(1)上方设有储液器,所述的盒体(2)下方设有回收储液器,并安置在有制冷及避光功能的外壳(3)内,所述的盒体(2)内设有多个隔板(4),将盒体分隔呈多个PVDF膜存放腔(7);盒盖(1)上方的储液器连接盒盖(1)顶部,盒体(2)下方的储液器连接盒体(2)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蛋白质印迹法用抗体孵育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盖(1)上设有一抗添加孔(11),TBST添加孔(12)和二抗添加孔(13);所述的盒盖(1)上方设置的储液器包括一抗储液器a(51)、TBST储液器a(52)和二抗储液器a(53),所述的一抗储液器a(51)通过中空管道连接一抗添加孔(11),所述的TBST储液器a(52)通过中空管道连接TBST添加孔(12),所述的二抗储液器a(53)通过中空管道连接二抗添加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蛋白质印迹法用抗体孵育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抗储液器a(51)设有多个,所述的TBST储液器a(52)和二抗储液器a(53)均设有1个,各储液器口处设有控制开启和关闭的阀门,分别连接各中空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蛋白质印迹法用抗体孵育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盖(1)上设有三排孔,每一排孔的数量与PVDF膜存放腔的数量相同,第一排孔为一抗添加孔(11),第二批孔为TBST添加孔(12),第三排孔为二抗添加孔(13);
或者,所述的盒盖(1)上设有一排孔,每个PVDF膜存放腔上方盒盖(1)对应一个孔,且各孔均同时连接所述的一抗储液器a(51)、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鑫王金武金文杰李涛万克明许燕强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